马长好:干就干好,还得更好

2022-06-17 04:33厉飞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叶轮工艺流程工件

文/本刊记者 厉飞

精益求精是马长好的一贯作风

2013 年8 月3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视察,在与一位一线工人亲切交谈后,他握住这位工人的手鼓励说:“加油干!”这位工人,就是本文主人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鼓集团转子车间数控立车操作员马长好。能受到总书记的接见,是因为他之前工作表现出色;而总书记的鼓励,则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让他向着更出色的目标坚定前行。

精益求精的“刀尖上的舞者”

18 年前,因为一个机缘,马长好成为沈鼓集团转子车间的一名学徒。看着上吨重的原材料在机器的加工下变成符合要求的形状,他觉得非常神奇,暗下决心要把这门技术学到手。他随身带着一个巴掌大的笔记本,师傅讲的内容他都会及时记下来。他说,师傅的话字面意思好懂,但这是几十年经验的凝结,背后很多东西需要好好消化。靠着这种钻劲儿,学徒3 个月左右,马长好就能独立制作不太复杂的产品了,而一般情况下,学徒1 年左右才能达到这个程度。

出徒后,马长好保持了好学的精神。一种机床的说明书有厚厚的三四本,内容也比较单调,但是他看得津津有味。他说,只要有学习目标,所谓的困难都能克服。就这样,他先后自学了十多种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研读了上百本数控机床资料,熟练掌握了HANS 系统、FANUC 系统等世界著名的操作系统,对机床的各方面性能了如指掌,成为沈鼓集团超一流的一线工人。

转子车间制造的是具有压缩机“心脏”之称的转子,而马长好的工作则是加工“心脏”中的“心脏”部件——叶轮。他加工的叶轮每一件价值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公差控制一般都在0.02 毫米以内,精度要求还不到头发丝的1/3,稍有不慎就会尺寸超差甚至导致工件报废。但从业几十年来,马长好交出的都是精品件,因而被工友们称为“刀尖上的舞者”。之所以有这个绰号,一方面是因为加工过程充满风险、挑战、压力和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马长好都能凭借高超的技艺解决好,有一种舞者的从容。

2017 年的一天,有个难题摆在了马长好面前。有个工件应该先加工再切割,技术人员把工艺流程弄反了,找他求助。理论上,将两个分开的部分夹住再找正就可以,但实际上让两个上吨重的铁块老实地贴合很难:夹紧了,就会产生装夹变形;夹松了,工件就可能在加工时飞出来。但马长好决定试一下,而唯一的办法就是靠他的经验和眼力硬盯。这方面,马长好功力深厚,多年来,每次加工前,他都会仔细观察原材料。他曾在成吨重的叶轮上发现过不到1 毫米的气孔,避免了残次品的产生。即便如此,整个过程中马长好还是非常谨慎,他因为在几个小时里一动不动地盯着找正,被工友戏称为“工位上的塑像”。最终,奇迹出现了,这个多数人认为会报废的工件成了合格品,不仅保证了及时供货,还节省了20 多万元成本。

无独有偶。2021 年10 月,马长好面临一次更大挑战。只是这回,考验的不是他的眼力而是手感。某产品平衡盘工件在吊运过程中遭遇磕碰,密封部位出现了小豁口。对于高精密产品来说,这属于严重损坏。所有技术人员的研判口径都一致:不可能修复,只能报废重新投料加工。这不仅意味着加工者多日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还会带来几十万元的损失。马长好不愿意放弃,他提出,让焊工将豁口补齐,由他尝试加工。由于原始结构已经遭到破坏,马长好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他最终凭借细腻的手感,完成了一次难以置信的完美补救。

马长好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得益于他一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能一贯精益求精,得益于他对于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他说,做工作一定要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越高,就越有可能把工作做好。

勇于创新克难的“马大拿”

马长好说,一个活一个方式干到退休,难免枯燥,但他遇到活就合计有没有新方法。因为爱创新,马长好不仅没受到过职业懈怠的困扰,还成了工友眼中的“马大拿”。但马长好也承认,自己的创新需要担当精神,毕竟工件很贵,尝试新方法有风险。即便如此,他还是勇敢地秉持创新精神,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四—八—多点平均找正法”、用正反向切削保证产品精度、巧妙去除叶轮不平衡量,都是他的得意之作。

创新的成果让人欣喜,但成功绝不是灵光乍现就能取得的。

一次精加工的时候,马长好遇到了从未见过的圆锥形叶轮,挠头不已。但以他的性格,当然不会轻言放弃。他先考虑在叶轮中心再下一个芯轴,但这样做会让叶轮加工状况不稳定,只能另寻他路。20 多天里,他吃不好,睡不香,脸色都不好看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晚上,他睡不着时爱琢磨事的习惯给了他馈赠,一个灵感降临了:可以给叶轮加个圆弧夹块和角度垫啊。后来的测试证明,这个方法好用又省钱。如果设计专用卡具,每个成本得3 万元,而现在几百元就能解决问题,每年可节省成本几百万元。

比起这次创新,半开式叶轮加工工艺流程的改进过程堪称漫长。加工过程中,马长好发现之前的工艺流程有不合理的地方,便去反映情况,人家说,这项工艺流程已经用了几十年,怎么会有问题?马长好回应说,正因为用了几十年才要改进,因为现在加工件的尺寸比一开始大了很多,沿用旧流程加工难度大,连量尺都困难,很容易生产出次品。对方听后揶揄地说,你觉得能改进那你就改进吧。回来后,喜欢挑战、认为干难活才能提高技术水平的马长好真的行动起来。用了几年时间,他一点点改进工艺流程,在提升加工质量的同时把加工难度降了下来,把加工周期从15 天缩短到5 天,相当于每年多出上百万元的产值。

工作近18 年来,马长好的大小创新已近400 项,为他赢得了“马大拿”的美名。

对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的工作展望,马长好说,新时代工人最重要的是懂技术,干好了还得往更好里干,争取干到中国最牛技术工人。

猜你喜欢
叶轮工艺流程工件
混流式喷水推进泵叶轮结构稳定性研究
不同后进气系统对双面复合叶轮的影响
基于机器视觉的传送带工件动态抓取应用
离心泵叶轮与电机连接结构的研究
连云港港口30万吨级码头引入“直通装船”作业模式
四爪单动卡盘如何校正工件
采用串讲法讲评工艺流程题
化学工艺流程题型解题模型建构及教学启示
配合间隙对涡轮增压器运动性能的影响
中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