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滑铁卢:格鲁希,你在想什么?

2022-06-18 17:59郭晔旻
世界博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威灵顿滑铁卢法军

郭晔旻

埃马纽埃尔·德·格鲁希(左),是拿破仑·波拿巴(右)提拔的最后一位元帅。

假如真的存在“穿越”这回事的话,也许我会选择回到1815年6月18日,去见见埃马纽埃尔·德·格鲁希——拿破仑·波拿巴提拔的最后一位元帅。这一天,是著名的滑铁卢之战爆发的日子。这是一个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不过20公里的小镇。1815年之前,它像欧洲大陆上的其它小镇一样默默无闻,然而,1815 年6月18日的这场大战则使其闻名寰宇。

对阵双方,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与英国的“铁公爵”威灵顿,而格鲁希决定了拿破仑的败局,从而决定了未来欧洲的走势。为什么格鲁希会按兵不动呢?这个问题只有去问一问他本人了。

现在,就让我们坐上时光机去见一见这位元帅,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拿破仑皇帝陛下所犯的错误。

在前一年,迫于欧洲列强的军事压力,拿破仑被迫退位,不得人心的波旁王朝在列强刺刀的保护下重新统治法国。时隔不久,窥到时机的拿破仑毅然潜回法国重夺皇位。一路之上,波旁王朝派去的军队纷纷倒戈,而一家法国报纸从“科西嘉怪物登陆”到“皇帝陛下将抵达忠实的巴黎”的转变也只发生在几天之内。

复辟之后的拿破仑面临着严峻的处境,他的再度统治带来的不是列强的橄榄枝,而是第七次反法同盟的刀剑。拿破仑只能迎战,他统率的法军迅速北进,首战便击溃普鲁士军队。

就在凯旋声中,拿破仑犯下了一个错误。1815年6月17日清晨,皇帝下令:格鲁希带领法军的右翼部队继续向东前进,侦察和追击列日(比利时列日省的省会)方向的敌军,并报告敌人的行踪——仅仅是为了单纯的侦察敌情,法军就分出了3.3万人的大部队和96门火炮,几乎占拿破仑当时可以动用的法军兵力的三分之一。这类任务本来只要派一个骑兵军外加一个步兵师就可以完成了。

拿破侖在滑铁卢被英普联军打败。

格鲁希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只能说,他是一个老实人。自从法国大革命起,他就是拿破仑军队中的士兵。格鲁希从军20年,参加过从西班牙到俄国、从尼德兰到意大利的各种战役。奥地利人的子弹、埃及的烈日、阿拉伯人的匕首、俄国的严寒,这些使他的前任相继丧命,从而为他腾出了位子。1815年4月15日,因镇压保王党叛乱有功,格鲁希被授予法国元帅权杖。

从履历看,格鲁希从来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更不要说拿破仑在6月18日上午又犯下了一个错误。格鲁希收到的命令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命令格鲁希所部既要向拿破仑靠拢,又要顶住普军,还要尽快到达北面的阵地,而滑铁卢是在西面。也许,任何接到命令的人都会像格鲁希一样疑惑:是直接进攻正在集结的普鲁士军队呢,还是插入普军与威灵顿率领的英军之间?是去阻止敌人的会合,还是直接去增援在滑铁卢的法军?没有明确的指示,自然不可能有坚定的行动。

正是在格鲁希的这种困惑中,滑铁卢战役爆发了。

即使以19世纪早期的会战标准衡量,滑铁卢的战场也还是太狭窄了。英军的阵地是一条长长的山岗,前面是一个山谷,与南面的法军隔开。英军阵地从左翼到右翼,全长约5.6公里,但只有不到3.2公里的阵地有防御纵深。在这一区域内,威灵顿公爵投入了49600名步兵、12400名骑兵、5645名炮兵以及156门火炮,总计67645人。与英军对峙的是拿破仑皇帝亲自统帅的法军,包括48950名步兵、15765名骑兵、7232名炮兵以及246门火炮,总计71947人。法军的骑兵占有明显优势,法军炮兵使用的12磅炮的威力和射程都超过了英军的9磅炮和6磅炮。

6月18日上午11时30分,法军炮兵用80门大炮(而不是原计划的24门12磅炮)进行炮火准备,拉开了滑铁卢决战的帷幕。隆隆炮声传到了正在率军追踪普鲁士人的格鲁希耳朵里,当然也传到了他麾下的法军将士们的耳朵里。

当时,格鲁希正在和他手下的军长们在一座花园里散步。听到滑铁卢方向传来的炮声时,热拉尔将军立即提议:“我想我们应该向那个方向前进。”

其他的法国将军们也纷纷附和:“元帅,去滑铁卢吧,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攻击了,一场重大战役已经开始了。”

“不,这只不过是我们的军队在追击英军的后卫而已。”唯独格鲁希不这么看。

“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 热拉尔再也无法忍受格鲁希表现出的踌躇了。

“皇帝给我的命令是追踪普鲁士人!”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冒犯的格鲁希用更为严厉和生硬的语气说,“在皇帝撤回成命以前,我决不偏离自己的责任!”

法国军官们绝望了,而隆隆的大炮声却在这时不祥地沉默下来。只有无可奈何的热拉尔在做最后的努力:“元帅,那就让我带着自己的这个军单独前去滑铁卢吧!”

这时候的格鲁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这或许是所有的穿越者都想当面问他的问题。是的,拿破仑的确是让格鲁希追踪普鲁士人,可是眼前的隆隆炮声,难道不是开战的信号吗?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军人,格鲁希难道就一点也不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吗?但他的确不懂!最后,格鲁希向部下们表示:“对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我的任务是追击普鲁士军队,而不是其他。”于是连热拉尔也不能去滑铁卢了。

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决定啊!事后拿破仑为他手下这位不称职的元帅下了一段尖锐评语,可谓一针见血:“格鲁希元帅的行为,就好比他这支军队半路上遇到地震被吞没得无影无踪,简直无法捉摸。”就在滑铁卢激战正酣的时刻,多达3.3万名的法国生力军却在格鲁希的率领下游离于任何战场之外。

这就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当天中午,他已经从望远镜里发现“一片乌云”正在东北面七八公里外接近战场,这是正在向滑铁卢赶来的普鲁士军队。这时,拿破仑仍然确信能在普军到来之前获得胜利,“现在我们仍有60%的几率。”

下午1点30分,在约1200米宽的烟雾笼罩的开阔地上,法军4个师组成密集队形,开始向英军阵地推进——当然遭到了英军极为顽强的抵抗。下午3点30分左右,法军发起当天最猛烈的炮击,“伸一伸胳膊都非常危险,一伸就会被弹片打飞。”法军动用5000名骑兵(43个骑兵中队)排成井然有序的方阵,在没有步兵协同的情况下从右翼向敌人逼近。在“皇帝万岁”的口号声中,法国骑兵如狂潮一般冲向联军阵地。有人曾经记载:“法国骑兵在冲锋时的英勇程度,为我毕生所仅见。从来未曾见过骑兵的行动有如此光荣者,而步兵抵抗的坚定也是足已与之相当。”

这时候的拿破仑对格鲁希望眼欲穿:“目前我们正在滑铁卢附近交战,敌军位于圣让山。因此,请立即移军与我右翼会合……” 传令军官于下午2时15分左右出发,可是由于道路状况不佳,直到下午6时才抵达格鲁希的司令部。

但一切都晚了。晚上7点,久攻不下的拿破仑孤注一掷,向滑铁卢战场投入了他的最后预备队——赫赫有名的皇家近卫军(8个营)。在以往的战斗中,只要法国近卫军投入战斗,就意味着胜利就在他们眼前。他们一拥而上,越过山脊,突破英军阵地,满以为一定得胜了。但这一次不是如此。当第一排法军距离英军阵地不到50码时,激动的威灵顿直接向士兵下达了命令:“近卫军,起立!准备!开枪!”顿时,600支毛瑟枪同时向法军开火,两轮齐射过后,法军还没来得及端起枪,就一排排地倒了下去,在不到一分鐘的时间里,曾经战无不胜的法国近卫军就丢下了300多具尸体,一向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法国近卫军突然停下了他们的步伐。

晚上9点,布吕歇尔的普鲁士军队终于赶到了滑铁卢。3.3万生力军洪水般涌入战场。普鲁士人到达之后不过10分钟,威灵顿策马登上山顶,取下帽子挥了3下,发出了全面进军的信号。他手下的军队几乎都已筋疲力尽,但士气高涨的他们还是发起了最后一击,一时间,4万人冲下了山坡!英国人的欢呼声表明,这一天是属于他们的了。

滑铁卢战役中,威灵顿公爵率领着在人数和装备上并不占优势的英军英勇作战,以坚固的防守和猛烈的攻击彻底击败了由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法军。

拿破仑本人先是躲在一个方阵中看到了整个局势,在确认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向南逃去。当夜,法军7次扎营,但7次都被普军追击,武器辎重全部丧失。拿破仑脸色苍白,泪流满面,带了1万名残兵败将退回巴黎。失败的拿破仑知道自己的星辰已经陨落了,斗志衰竭的他不愿率领一支乌合之众与敌人死拼,被迫宣布第二次退位,百日王朝宣告终结,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

但是,如果格鲁希作出不一样选择的话,历史的车轮又会滚向何方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拿破仑将赢得滑铁卢之战的胜利。实际上,在法军的冲击下,英军阵地也一度摇摇欲坠——威灵顿曾喃喃自语:“愿上帝救我,给我黑夜,或给我布吕歇尔。”他知道自己是侥幸取胜,因此在当晚写道:“有生以来,我都不曾经历过如此焦急不安的生活。我必须坦率地承认,我从来没有如此地接近失败!”毫无疑问,如果是格鲁希的生力军而不是布吕歇尔先赶到滑铁卢的话,筋疲力尽的英国人同样是无法经受住这一打击的,滑铁卢战役必将以拿破仑的胜利载入史册。

如果这样的话,法军打垮英军以后,可以转过身来对付手下败将——普鲁士军队。在粉碎布吕歇尔军团、将其逐回莱茵河东岸之后,拿破仑也就可以在近卫军的簇拥之下大摇大摆地前进,轻松拿下今天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里士满公爵夫人舞会于1815年6月15日在布鲁塞尔举行,被称为史上最著名的舞会。舞会在凌晨结束,官兵们纷纷离去,母亲、妻子和女友们哭着,拥抱着,挥手示意男人们去战斗。

接下来,欧洲大陆的局势就会变得对拿破仑极为有利了。反法同盟看似“庞然大物”,总兵力远远超过拿破仑,可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当时对法国构成威胁的只有驻扎在比利时的英国与普鲁士的军队。仓促上阵的法军竟能在反法联盟出兵干涉之初,就在滑铁卢战役前后将普鲁士人和英国人各个击破。如此惊人的胜利可以巩固法国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并大挫敌人的战斗意志。俄国、奥地利、巴伐利亚以及其他盟国的军队在向着法国东部领土缓慢跋涉的路上听到英、普两军覆灭的消息,自然丧胆。这时候的形势,正与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1619年)时迎战分兵而来的明军类似。

即使反法同盟的军队仍旧鼓起勇气前来交战,他们将面对的也将是一支更加强大的法国军队。拿破仑在1815年3月20日重夺法国之后立刻发现,在波旁王朝的10个月短暂统治下,法国军队不仅人员匮乏,武器弹药储备已消耗殆尽,马匹也严重不足。到了滑铁卢战役爆发前夕,拿破仑征集到28.4万名正规军与22.2万名后备部队。虽然数量可观,但大多数士兵毫无作战经验,有经验的军官更是稀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滑铁卢的胜利可以让拿破仑赢得宝贵的时间,将这支新军编练成令敌人望而生畏的劲旅。

实际上,欧洲君主们对拿破仑复辟的恐惧是有道理的:拿破仑正高举着大革命的火炬向巴黎挺进,如果不趁早彻底扑灭这个火炬,它将又一次动摇社会秩序的一切基础。尽管拿破仑在复辟之初表示承认早先波旁王朝签署的巴黎和约,接受1792年的法国疆界,还向沙皇和奥皇派出了使节,但谁也不会相信,这位戎马一生的“法兰西人的皇帝”会放弃自己的夙愿。在1812年前的法兰西帝国全盛时代,拿破仑的著名《法典》已成为巴黎统治下的欧洲统一的象征。拿破仑曾经对法国参议院的议员们说:“如果你们要把一直到赫邱利之柱(直布罗陀海峡)和勘察加半岛的地区统一起来,那么,法国的法律就必须在那里统治。”对他的警务大臣富歇,拿破仑更是明确表示:“我们需要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最高法庭、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度量衡。”反过来,帝国的御用学者也曾这样恭维拿破仑:“幸赖皇上的天才,全部欧洲行将成为一个大家庭,在同一宗教、同一法典下统一起来。”

接下来,拿破仑的梦想会因滑铁卢之战的胜利而获得实现吗?这其实很难说。正是拿破仑的军队将民族主义的思想带到了整个欧洲,这反过来又使得“欧洲统一”的理想显得过于超前,与民族主义思潮方兴未艾的19世纪格格不入——欧洲还需要经历两次大战的血与火的洗礼,才能走出一条用和平手段联合在一起的新路。

拿破仑在对抗整个欧洲的战争中难免失败,但有一点或许是可以确定的:因在滑铁卢失败而丢掉战后分赃会议话语权的英国,将不会成为拿破仑失败的最大赢家。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后,英国分得的“赃物”包括马耳他、好望角等海外属地,从而变成了海洋上的绝对控制者。对于大英帝国而言,特拉法尔加之战是最初的一块奠基石,滑铁卢之战则是最后的一块墙顶石。正是从海洋权力、蒸汽权力、金钱权力以及滑铁卢之战为英国赢得的威望中,诞生了所谓“不列颠和平”的时代。

回到1815年6月18日的那个下午,要是格鲁希及时赶到滑铁卢的话,这一切恐怕都不会发生。

或许,历史中所孕育的偶然性才是它的永恒魅力吧。

(责编:栗月静)

猜你喜欢
威灵顿滑铁卢法军
威灵顿唱“反调”
雨中凭吊滑铁卢古战场
为什么竖中指是骂人
求婚被拒成就威灵顿公爵
当得好将军,干不好首相
六角大楼
燃煤电厂遭遇滑铁卢
滑铁卢
法军军服改革的一场风波
法军为何在色当战役中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