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

2022-06-19 16:39蒋凡
智慧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

蒋凡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来我科接受治疗并在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共计11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运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和腹胀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腹胀持续时间更短,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通过采用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腹胀的持续时间,促进肠鸣音尽快恢复和肛门的排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不适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中医护理干预

妇产科患者由于在术后气血受阻加之术后长时间卧床,缺乏运动,造成气血受阻,脏器功能紊乱引发腹胀。在术后48—72h能够自主恢復肠蠕动,但如果超出72h后仍未有肛门自主排气和肠鸣音的恢复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症状,带来极大的不适感。为了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来我科接受治疗并在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共计11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本次实验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研究,在通知患者及其家属的情况下开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8.42±7.84)岁,其中剖宫产29例,子宫肌瘤8例,异位妊娠手术12例,卵巢囊肿摘除1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到59岁,平均年龄(39.25±7.83)岁,其中剖宫产31例,子宫肌瘤12例,异位妊娠手术8例,卵巢囊肿摘除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对比后不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案,主要是监测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患者开展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药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对腹胀患者采取中医按摩疗法。医护人员对患者腹部足三里穴、支沟穴、内关穴等多个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时间5—10分钟,按摩力度保证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内有酸胀感。(2)针灸疗法让患者选取仰卧位,对患者需要针灸的皮肤先准备消毒。选取足三里内关穴、三里穴和三阴穴开展针灸。90度垂直进针,通过提、插、捻、转等方式刺激对应穴位,留针20—30分钟左右。(3)加强膳食营养干预。在中医学的典籍中,曾有记载萝卜有补气健脾之功效,术后腹胀患者多食用萝卜能够保护脾胃,促进排气。术后的饮食以新鲜清淡为主,减少油条,大蒜等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降低饮食的刺激性。(4)中药热敷。对腹胀患者可采用陈皮、木香、芒硝、大黄等中药材进行碾碎调糊,放在患者腹部热敷。这些中药材有提高肠张力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促进通气。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腹胀的时间进行统计并调查,整体护理满意度并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将以上所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表示,t检验。认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腹胀持续时间更短,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3讨论

妇产科术后的患者常常有腹胀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由于术中患者的肠管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胃肠蠕动的速度减慢,产生腹胀;同时术前的麻醉药物会对患者的副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肠管会出现暂时性麻痹。在术后2—3d内如若能正常排气,则腹胀症状不会明显;如若3d后依旧没有通气,则腹胀感觉会持续加重。因此,需要在临床上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患者缓解腹胀症状。中医认为:术后患者的腹胀是由于脾胃升降失常,六腑转移不利所致。为了尽早地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通过按摩、针灸、食疗等多种方式起到行气排气、温和脾胃、通畅肺腑的功效。而且中药护理干预的方式安全性能高,副作用小,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通过对腹胀患者的积极干预,能够减少腹胀的术后持续时间,从根本上改善了腹胀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所选取的112例妇产科术后的腹胀患者,通过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发现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腹胀持续时间更短,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另外,由于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自身情感脆弱而且敏锐,因此术后的疼痛感觉和不适感相较于男性患者更为剧烈。频繁止痛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腹胀的出现。因此可以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术后患者的情志护理,通过转移女性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减轻疼痛感觉,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止痛药物的应用频率。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术后的腹胀患者通过采用中药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腹胀症状,能够提升患者术后护理的舒适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红娟.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第19卷(4):258,267.

[2]顾爱华.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第3卷(12):114-115.

[3]张焕.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东方药膳,2021,(23):205.

[4]张娜娜.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中医护理干预临床观察分析[J].消费导刊,2020,(10):11.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干预对产褥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
对社区老年人痰湿质体质施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究
探讨肛肠术后中医护理干预对排便的影响
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的效果探讨
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医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作用评价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