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细节培训对在职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教学质量提高的探讨

2022-06-19 16:53刘苗李家琴黄倩李春燕
医学概论 2022年7期

刘苗 李家琴 黄倩 李春燕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在职护士护理技术操作现状,了解在职护士在护理操作细节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分析影响在职护士护理操作技能水平的因素;探讨强化细节培训对在职护士操作规范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贵州医科大附属乌当医院在职护士共20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护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实验组行强化细节培训,对照组行常规培训,采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方法,对比两组护士护理技能考核评分和培训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细节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培训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 强化细节培训可有效提升职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树立护士的职业道德感,应在护士职业生涯中视为主要工作。

关键词:强化细节培训;在职护士;操作规范化;教学质量提高

护理是在治疗基础上,影响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对于护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每一处护理细节,都会对最终的护理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也正因如此,对于护士的细节培训时刻不能放松[1]。护士操作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细节培训,提高在职护士护理操作技能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經济负担,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与护理质量。本研究将以200名贵州医科大附属乌当医院在职护士为例,探讨强化细节培训对在职护士操作规范化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贵州医科大附属乌当医院在职护士共20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护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纳入标准:①工作5年以下;②具备护士及护师职称。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阶段;②休长假、病假、产假;③外出学习、进修;④不在护理岗位。两组护士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实验组行强化细节培训,包含以下方面:首先,树立护士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由于当前很多护士都属于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较差,在同事之间和护患沟通之间能力稍显不足,很容易忽视护理阶段存在的一些风险[2]。与此同时,一些护士对各类风险预估不足,责任心相对单薄,未能明确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准确定位,对于护理“三查七对”的要求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应通过宣教方式,使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充分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严格核对患者用药、液体更换等相关信息是否准确,认清自身工作质量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为自身操作可能带来的风险,树立高度警惕的思想,最大程度减少工作中的差错[3]。

其次,加强各项护理干预细节管理。护患纠纷是很多医院都会面临的重点问题,这其中固然有患者的原因,但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同样不容忽视。一些护士自身并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针对患者和自身的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细致程度不高,护理缺陷相对较多。在护士交待护理细节时,未能做到事无巨细,导致服务不到位,令患者产生信息理解歧义[4]。因此,院内科室应结合临床护理中的各项环节,通过开会或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护士当前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各项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组织培训。对于各科室的护理操作要点,应加强护士技能操作考核,减少护士因主观因素出现的护理错误事件,增强自身责任意识。

另外,增强护士风险控制意识。由于患者的病情很多时候并不能药到病除,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各项影响因素,导致患者疾病复发[5]。若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则有可能降低对临床护理风险的感知,增加患者投诉概率。因此,各科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总结上一阶段出现的各项护理风险,组织护士加强学习,保持警惕之心。并在管理制度中,规定护理风险事件消除和护士绩效待遇相关联,提高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

对照组行常规培训,建立护士对工作职责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护理工作态度,明确护理操作标准。两组每月均保证培训1次。

1.3 观察指标

采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方法,对比两组护士护理技能考核评分和培训满意度。护理技能考核评分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细节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单项满分25分,分数越高,护理技能越高。培训满意度应用院内自制问卷调查,满分100分,超过80分为高度满意,介于61-79分之间为相对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除不满意护士,均视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人员对调查资料进行统一编号,并进行数据的检查与核对。使用Epidata3.1数据录入软件,双人输录数据。使用SPSS23.0 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护理技能考核评分对比

实验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细节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护士培训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培训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见表3。

3 讨论

护理风险是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护患纠纷,影响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的主要原因,指的是在护理阶段所有不确定,并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损害、伤残或死亡的危险事件。之所以会因护理风险,产生护理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社会因素。当前患者普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对于自觉护理阶段的不合理现象,维权意识较高,因此容易对护理人员各类护理干预措施表达不满。加上随着临床医学发展,临床应用的新技术逐渐增多,很多新药层出不穷,未能及时纳入到医保范畴,增加了患者自费承担的药物比例,令很多患者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大。而且医院面对的患者经济能力参差不齐,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因为自身经济负担较重,治疗依从性较差,和护理康复理念相违背,加深了护患沟通的鸿沟。其次,患者因素。一些患者普遍不具备对医学知识的基础认知水平,更希望用少量的钱,治疗难治的疾病,而且对于医护人员期待值过高,因此更容易因为细节护理不到位,将责任归咎于护理人员身上。而且一些患者也容易因为对药物费用不满意,或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发生更多纠纷。另外,也存在一些家属无理取闹的现象,同样会为护理干预增加更多沟通成本。F44EEB49-622A-49B8-B6C1-57E34DAA9150

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有较大关联,对于临床而言,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不仅会对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会让临床面临更多挑战。而护理工作对于细节处理的质量要求较高,这恰恰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快速适应复杂的临床环境[7]。很多护士由于工作年限较少,工作经验不丰富,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和要求,往往会手足无措,对于细节管理的要求经常会顾此失彼。具体而言,护士可能会因为自身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或者理论知识不多、实操技能熟练度不高等因素,耽误患者正常治疗,使患者向院内投诉,增加医院处理患者投诉的管理成本[8]。此外,一些护士对于现有规章制度不以为意,执行认真和严谨程度不足,操作未能依照技术流程进行,也容易引发医疗损害责任。因此,院内应格外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本质上是管理程序的一类,可有效识别、评价并处理各类潜在护理风险,力求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和风险事件对各方产生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降至最低。針对护士当前在细节护理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医院应重点组织细节培训,力求实现护士细节护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细节培训不仅有助于令护士在面对患者病情时更加谨慎,而且也能防止出现护理差错和事故。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往往采用基于护士的“能级体系”设计培训方案的思想,展开对在职护士的培训,也就是结合护士的不同层级,在培训内容上体现差异,从而彰显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例如针对工作年限未满3年的护士,重点培养护士护理的独立性,使护士能够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保证静脉输血的正确性。针对工作年限超过8年的护士,则需要侧重整体性护理,培训气管切开护理、心肺复苏等内容。结合国外研究资料,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仿真模拟培训形式不同,有助于护士团队协作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升[9]。而聚焦于国内,关于在职护士培训工作,主要包含示范法、科室考核法和院内考核法等,同样有助于科学配置各科室人力资源,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样也可以看出,无论国内外,都是更多关注护士能级体系,而未能关注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问题[10]。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细节培训的实验组,在护理技能考核评分和培训满意度等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是因为强化细节培训,可以让护士充分意识到细节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护理理念,并加强相关制度要求的学习,依照制度要求完成工作。对于潜在的护理风险,可以通过细节管理要求提前预估,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综上所述,强化细节培训可有效提升职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树立护士的职业道德感,应在护士职业生涯中视为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邓雅星,黄甜珍,夏晓晨,李靖,王曙红.医联体内护理帮扶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8):175-178.

[2]杜巧利,李小华.授权管理在神经外科一级质控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临床护士业务素质与管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6):174-176.

[3]郭红梅,王国芳,李燕,陈巧燕,刘美玲.医护协同管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3):1602-1603.

[4]付文君,张连琴,赵珂,吕倩,丁娟.产科病房信息化一级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1):1569-1572.

[5]徐晶晶,王荣,黄晓萍,袁翠萍,朱敏,王丽,俞蓉,陶花,朱倩倩,刘秋菊,林征.查检表在非内分泌专科护士胰岛素笔注射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21):64-66.

[6]冯世莉.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专业化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6):134-135.

[7]蔡莹,徐宇红,陈燕,陈文佳.基于“南丁格尔+”SPOC教育模式在骨科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8):122-124.

[8]陈月华,钱深,贾秋芳,刘满春[,关锐.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ICU年轻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8(3):225-228.

[9]吴修建,蒋仁莲.CBE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4-6.

[10]郑艳,田云,邓平基,秦碧勇.阶段式目标培养模式在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6):893-898.F44EEB49-622A-49B8-B6C1-57E34DAA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