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19 21:24张亚玲
医学概论 2022年7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张亚玲

摘要:目的:探讨于剖宫产产妇开展护理工作时选择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每组各有35例。将其以35例每组的方法平均分到采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和采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记录组间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优质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医疗水平有显著提高,临床中难产产妇常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该方式有利于降低产妇产后的风险发生率,尤其是大出血的风险。由于孕妇对剖宫产的认知度不高,使很多孕妇会出现紧张的心理。这些不好的心理一出现,会导致孕妇的血压以及心率上升,给剖宫产手术带来很大不便。此手术也给孕妇的身心健康带来创伤,使孕妇在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以至对其机体组织的功能恢复带来了一定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每组各有35例。其中,优质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0.46±6.22)岁,孕周35-43周,平均孕周(38.03±0.64)周。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58±6.15)岁,孕周35-43周,平均孕周(38.09±0.87)周。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的常规护理为:需对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需将剖宫产的具体流程、注意要点等细致的告诉给产妇,与主治医生默的配合,保证剖宫产手术可以顺利的完成。实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为:①术前阶段:办理完入院后,需掌握产妇的心理状况,明确负性情绪的原因,制定实施心理疏导方案,确保她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幫助产妇进行相关检查,了解她有没有剖宫产禁忌症,同时向医生及时汇报情况。讲解剖宫产的知识,对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解决对策要重点强调。术前6h必须禁止饮食,术前4h必须禁止饮水,正确留置导尿管;②术中阶段:室内温度需要调整到22℃-25℃,湿度需要调整到55%,以产妇的主观感受作为依据合理性的完成调整。通过握手、抚摸等让产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在手术期间要对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观察,有宫缩异常或者出血的情况出现,要马上汇报,并配合进行科学治疗;③术后阶段:待手术完成后,对产后有无产后出血的可能进行评估,按照医嘱按摩子宫和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做好腹部切口护理,并对变化加以观察,有渗血或红肿出现要及时和主治医生联系,尽快处理。指导产妇尽早开始母乳喂养,若有乳管不畅通的情况,需要采用热毛巾进行定时的贴敷乳房,以保证泌乳正常;乳房胀痛应该进行按摩。产后体位上一定要保证正确,以免影响到切口恢复,早点下床进行活动,有利于提升术后恢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

分娩情况:以产后排气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妇疼痛评分为标准,新生儿评分使用Apgar评估,产后疼痛评分运用VAS量表评估。

护理满意度:在产妇出院前向其发放我院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有基础护理、护理态度等,结果包含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予以T值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优质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孕妇缺乏对剖宫产的知识,许多孕妇在产前易表现出恐惧的心理状态,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上升,进而影响剖宫产术的正常运行和产妇的康复进程。因现在医疗水平变好,许多孕妇会选择剖宫产的方式生产。很多孕妇对剖宫产不了解,所以在手术前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使孕妇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会增加孕妇的疼痛敏感度,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加强剖宫产产妇的护理工作力度。

剖宫产是孕产妇在分娩新生儿时使用的一种手术,是结合了麻醉术、输液、手术方式、手术缝合等多种措施,确保了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目前,孕产妇难产、产科合并症等发生率不断的增加,临床上对剖宫产手术的使用率也变高。剖宫产产后产妇容易出现切口撕裂的情况,所以临床中应该加强护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护理,并保证护理的全面性和细致化,是该护理模式的重要基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优质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优质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时亚.探究剖宫产产妇在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效果[J].人人健康,2020(14):580-581.

[2]戴玉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36+150.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