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康灵伤口膏治疗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疗效观察

2022-06-19 19:16何伟海
医学概论 2022年7期

何伟海

摘要:目的 观察创康灵伤口膏外用对体表慢性皮肤溃疡修复的效果,期望为体表慢性皮肤溃疡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72例体表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在采用常规清洗和清创后,观察组予以创康灵伤口膏治疗,对照组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每日1次,4周1疗程。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创面面积改善比较,治疗后第1周两组对创面面积大小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3周、治疗后第4周,观察组对创面面积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上比较,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愈合率上比较,治疗后第1周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后,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 创康灵伤口膏对体表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疗效显著,可快速促进患者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且容易开展,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创康灵伤口膏;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修复

伤口愈合学会将慢性创面定义为:一个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的伤口。临床多指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接受超过1个月治疗未能愈合,也无愈合倾向者为慢性创面[1]。常见的慢性难愈性溃疡常见为糖尿病足溃疡、外伤性溃疡、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外周动脉疾病引起的溃疡、压力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等,常表现为严重且复杂病情,治疗难度较大。为观察创康灵伤口膏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修复的临床作用,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体表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符合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诊断,且创面无严重感染,并同意长期于我院换药室坚持换药的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0~72岁,平均(54±8)岁;创面平均面积为(11.41±3.72)cm2;病因构成如表1;溃疡部位如表2。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2~74岁,平均(55±9)岁;创面平均面积为(11.68±3.56)cm2;病因构成如表1;溃疡部位如表2。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溃疡病因构成、溃疡部位、治疗前创面面积,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慢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2] 和《慢性伤口诊疗导意见》[3]制定:局限性皮肤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者更深位置;无法通过正常有序且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溃疡形态、表面及基底符合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表现;常伴有原发病,如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外伤等。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全身营养状况(PG-SGA) 总体评估分级评分为 A 级,男女不限;无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的患者,如果有合并其他慢性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慢性疾病的控制尚可;皮肤溃疡面积大于4cm2,小于 40cm2,无窦道或囊腔者,创面分泌物渗透不大于 8 层纱布者[4] ;患者自愿受试,能按时复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不同意参与本研究者;营养状况不佳不满足者;患心血管、 脑血管、 肝、 肾和造血系統等严重原发疾病的患者,或合并其他慢性系统性疾病控制不佳者; 梅毒、麻风、皮肤肿瘤、艾滋病等特殊溃疡者;溃疡面小于4cm2或大于 40cm2的患者,有窦道或囊腔者,创面分泌物渗透大于8层纱布者[4] ;已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者。

1.5 方法

(1)给予外科护理常规清创、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常规消毒、清洗创面、清除分泌物及坏死组织等;

(2)换药方法:

对照组: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干净后,在创面上均匀外用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更换敷料1次,4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干净后,在创面上均匀外用创康灵伤口膏,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更换敷料1次,4周为1个疗程。

(3)合并治疗:在治疗中允许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如有合并症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可以同时使用降糖药物。

(4)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清淡注意营养,忌烟酒。

1.6 创面局部观察指标

(1)创面面积

采用数字化面积测量法。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3周、治疗后第4周分别记录一次创面面积。

方法:将网格薄膜置于创面边缘,不覆盖创面,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将网格与创面均摄入框内,取清晰图导进电脑,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照片导入后,先测得网格薄膜上11cm距离的像素值,用描记笔沿创面边缘勾勒创面轮廓,再得出创面的面积,每次面积描记3次,取3次的平均水平[5] 。

(2)创面愈合率:

在规定的时间内,原始创面面积跟当下测得的残余创面面积之差与原始创面面积的比值。

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残余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 制定。痊愈:溃疡面完全愈合;显效:溃疡创面面积明显缩小,愈合率≥75%;(3)有效:溃疡创面面积缩小愈合率<75%,且≥25%;(4)无效:溃疡创面面积缩小,愈合率<25%,甚至扩大;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2 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创面面积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创面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两组对创面面积大小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3周、治疗后第4周两组对创面面积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创康灵伤口膏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对创面面积改善更优。结果见表3。

2.2 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均较前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周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后,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创康灵伤口膏能有效提高创面愈合率。结果见表4。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例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创康灵伤口膏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治疗有效率。结果见表5。

2. 4 两组不良反应观察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有2例和3例出现轻度的疼痛或瘙痒感,程度较轻未做特殊处理,均在1周内恢复。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结果见表6。

3 讨论

慢性伤口的愈合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干扰,致使愈合时间延长[7-9]。慢性皮肤溃疡伤口发生在体表,病程长,对外观影响大及并发症多,若长时间不愈合,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除此之外,溃疡容易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6]。

创康灵伤口膏可有效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缺氧,并加速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新生,同时能增强与创面的黏附力,可在创面的表面形成一个生理性湿润和密闭的环境,减少创面水分的蒸发,在伤口愈合的全程中提供有利于组织修复的湿性环境。经临床研究,治疗结束后,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创面面积改善比较,治疗后第1周两组对创面面积大小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3周、治疗后第4周,观察组对创面面积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上比较,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愈合率上比较,治疗后第1周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后,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

综上,创康灵伤口膏治疗体表慢性皮肤溃疡,能缩短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的愈合周期,提高创面愈合率,且愈合后创面疤痕平整,质地柔软,不影响功能,避免了手术植皮。该疗法疗效显著,容易开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智. 创面修复外科[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2.

[3]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 慢性伤口诊疗指导意见[J].2011.

[4]李云平, 矫浩然, 王刚, 等. 关于糖尿病足溃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体系探讨[J].天津中医药, 2012, 29(3) : 251-253.

[5]张光磊, 王军. 慢性溃疡中医综合外治方案研究中的溃疡面积测量[J]. 环球中医药, 2012, 05(1) : 38-4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7]李桐.湿性敷料在骨科慢性伤口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94.

[8]朱学琴.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对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肉芽组织生长及愈合时间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4):1844-1845.

[9]赵瑞兰,孙银凤,马瑞青,等.个体化干预和综合性评估在糖尿病伴慢性傷口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