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建设下的卫生统计发展与探索

2022-06-19 10:48李晓娅
智慧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发展

李晓娅

摘要:健康是人类最大的生产力,健康也是最庞大的民生产业。为了加快健康中国的建设,卫生统计工作应围绕新出现的健康问题以及服务需求,通过实施健康素养监测评估、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卫生服务研究、医疗救治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充分利用卫生统计信息作用,普及健康生活。本文主要研究健康中国下的卫生统计工作,分析了健康中国的意义和卫生统计的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卫生统计工作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健康中国;卫生统计;发展

在深化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卫生统计的重要性可以为卫生部门管理者作出有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它可以为评价卫生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相应的指标,使卫生统计员能够客观地评价医疗机构的生产经营,其统计数据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教学和研究,丰富的卫生统计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1.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意义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强国富民的需要,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长远蓝图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健康未来的需要。国民健康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建设一个健康的中国,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的福祉,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经济需求是推动未来医疗产业发展的动力。可以预见,未来医学领域将发生变化。建设、共享和促进国家健康。健康不仅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中国正面临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新挑战。全面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长期问题。为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建设新时期健康中国,明确了具体实施方案。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建设一个健康的中国,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的福祉,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国“以人为本、共享健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为全体人民建设一条健康的基本路径。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是对健康的总体看法。它不再是“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而是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指没有疾病或疼痛,还指身体、精神和社会状况良好的人。不仅存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身体健康问题,还有社会适应、环境健康、道德健康等。建设健康中国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未来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方向,是国家治理理念和国家发展目标的升华。

2.卫生统计概述

如今随着互联网逐渐发展,生活中各个领域都和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的优点之一,就是对数据搜集和处理非常方便、准确,是统计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医疗领域,把统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医疗卫生工作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中,就叫做卫生统计。具体来说,卫生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习和研究卫生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统计理论和方法。

②进行健康统计,包括医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等。

③展开卫生服务统计,包括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医疗保健制度和管理等中的统计问题。

再进行卫生统计地研究时,共有四个步骤,包括統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这四个步骤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统计设计应包括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全过程的统计设想和科学安排。然后按设计的要求及时取得准确、完整的原始数据。而后进行资料整理。资料整理的目的是把杂乱无章的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分析。最后进行资料的分析。按设计的要求,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的类型,对整理出的基础数据做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和统计处理,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表达出来,最后结合专业作出结论。

3.卫生统计在卫生事业中的重要意义

卫生统计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卫生事业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卫生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完成相关卫生的统计工作。统计卫生事业数据,并且通过我国卫生事业的全面统计,了解我国的卫生事业,通过相关卫生数据统计,了解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影响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建设效果。在我国卫生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卫生统计工作,让卫生统计工作开展更加高效,并且也能够提升卫生统计工作效果。

另外,卫生统计工作也包括医疗统计相关工作,对于我国医疗事业开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医疗统计工作开展中,更能够了解到卫生医疗工作,提升医疗工作的开展效率。

4.卫生统计信息作用的发挥

(1)卫生统计的发展策略

现阶段,我国卫生统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处理范围相对较小,无法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隐藏信息,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卫生统计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深入分析和探索大数据,不仅要分析各种流行病的危害,还要从疫情发生的概率、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引发疫情的外部因素等方面分析人们的健康状况,并与统计、疫情、数学、公共卫生管理等学科,全面分析疫情发生的方式和控制措施,为医疗设施配置、公共卫生管理和相关政策的颁布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人民健康[2]。大数据处理需要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对统计人员的要求也很多。目标数据的收集和准确性尤为重要。在数据筛选和分类过程中,需要高度的专业精神。因此,在卫生统计中,非常有必要建立一个大数据统计平台,不仅可以可视化数据分析,还可以建立与疫情相关的数据库,并通过各种数据统计分析模型等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和优化,以便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数据进行分析,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卫生统计在药物控制方面的成就

为了使人们在防治这一流行病的斗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有必要澄清这一流行病的原因、传播方式和症状。目前,世界各地的许多流行病学专家正在寻找控制和治疗该流行病的方法。但由于疫情的特殊性,现有的控制方法仍以接种疫苗和服药为主,接种疫苗的控制效果较好。虽然有些疫苗不能完全预防疫情的爆发,但如果人们愿意主动接种,将大大降低疫情爆发的概率。此外,一些疫苗的接种有许多限制因素:一方面,由于疫情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判断爆发季节。另一方面,疫情爆发后,相关研究人员从疫情研究到研制相应的疫情疫苗,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疫情会因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而随机变异。流行病的爆发通常会迅速大规模传播,人们开发疫苗的速度有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尽管接种疫苗是控制流行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它仍有许多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储备了大量的防疫药物,这些药物的选择是基于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等大数据的分析[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他们还可以利用从这些统计工作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研究这些事实以获得成熟的理论。总之,统计工作对卫生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统计工作的结果可以帮助管理者作出有效的决策,为医疗卫生部门的发展提供客观地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卫生科研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卫生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9):184,186.

[2]董国波.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计生统计直报工作探析[J].商情,2019,(49):297-297.

[3]李小梅.大数据时代下乡镇卫生院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商情,2019,(44):266-266.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发展
区域发展篇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卫计委再推“健康中国”战略型 健康产业或迎利好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