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慢性胃炎病的兽医治疗策略

2022-06-20 14:18邹毅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预防症状

邹毅

摘要:猪肉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需求量大,这极大的促进着养猪业发展。生猪养殖中,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影响猪群生长发育,延迟出栏,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养殖场户要积极做好诊治工作。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猪慢性胃炎的兽医治疗策略展开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猪;慢性胃炎;症状;兽医治疗;预防

猪慢性胃炎是猪胃肠道机能紊乱所引发的慢性疾病,也被称之为“慢肠黄”,可发生于一年四季,仔猪发病率发高于成年猪,发病缓慢,病程长,影响猪群健康生长及养殖效益,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1 发病原因

猪慢性胃炎致病因素较多,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首先,突然更换饲料,喂食时间、喂食量不固定,饱一顿饥一顿,所喂食的飼料过凉、过热,喂泔水,喂食高糖分瓜果,久而久之会诱发慢性胃炎。其次,饲养管理不到位,喂食猪群发霉变质的饲料,长期过量喂食精饲料,饲料营养不均衡,配比不合理,导致猪群营养不足,抵抗力下降,进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再次,猪舍阴暗潮湿,光照通风不佳,猪群运动不足,抵抗力不足,易于诱发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最后,猪慢性胃炎可继发于猪流感、猪瘟、副伤寒等多种疾病,尤其是肺脏、肾脏衰弱的猪,慢性胃炎发病率更高[1]。

2 临床症状

患有慢性胃炎的猪,初期症状不明显,仅仅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便秘等现象。中期症状凸显,病猪不愿意站立,喜饮凉水,眼结膜发红,粪便稀且夹杂一些血液,腥臭味熏天,排便时病猪发出呻吟声。病猪后期逐渐昏昏欲睡,全身无力,极易衰竭致死。对病死猪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胃肠道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胃肠内壁充血、溃疡,肠壁变薄,小肠胀气,胆汁浓稠。

3 诊断要点

猪慢性胃炎的诊断,结合病猪临床症状表现、尸体解剖变化等因素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如需确诊,则要进行实验诊断。目前,猪慢性胃炎病诊断过程中,细菌学诊断法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无菌条件下选取病死猪肝脏等部位病变组织,将其放置于培养基上,然后使用革兰氏染色,恒温培养24h后利用显微镜检查即可发现有短杆菌,此时即可确诊为猪慢性胃炎病。

4 兽医治疗方法

患有慢性胃炎的病猪,其病变部位集中在胃肠道,所以在治疗时应清理干净胃肠道内容物,并进行止酵处理,然后遵循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温中健脾、行气和胃的原则进行治疗。治疗时,采用中药、西药治疗,或者进行联合用药,才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具体来说,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予以治疗:

方案1:上午,肌注青霉素400万IU+氨基比林10mL+VC 5mL,并拌料喂食10g小苏打;下午,取茵陈、黄连、厚朴、大黄各20g,龙胆草、白头翁各30g,山楂45g,鲜铁扫把150g,鲜鱼腥草250g,鲜旱莲草300g,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1次/d。此外,针对便秘的病猪,可用番泻叶30g煮水灌服,针对粪便稀溏的病猪,可将一把稻草烧成灰去渣加水灌服。

方案2:可选取爬墙草、旱莲草各90g,山楂蔸120g,银花藤、算盘子蔸、鱼腥草各60g,海金砂、乌桕根皮各30g,陈枳壳1个,将上述中药加水煎服之后喂服给病猪,1剂/d,连续使用3~5d即可。同时,配合西药予以治疗,肌注青霉素400万IU+氨基比林10mL+VC 5mL+碳酸氢钠40mL,1次/d,连续用药3d即可。

病例分析1:2021年10月份,安岳县杨某家中所饲养的10头3月龄仔猪中有1头出现异常,不愿进食,精神萎靡不振,养殖户随即电话邀约求诊。对病猪进行检查发现,病猪50kg,不愿站立,强行驱赶发出呻吟声,测量体温为38.7℃,精神状态不佳,喜饮凉水,眼结膜发红,粪便稀且夹杂一些血液,腥臭味熏天,检查饲料喂食情况,发现饲料有轻微发霉现象,并且饲料为自配料,有一些坚硬的秸秆,圈舍阴冷潮湿,光照通风不佳,结合病猪临床症状表现及养殖情况,最终诊断为猪慢性胃炎,随即采用上述方案1予以治疗,中西兽医综合治疗2d,病猪症状缓解,逐渐开始进食,继续治疗3d,病猪完全康复,10d后复诊,无复发迹象,代表痊愈[2]。

病例分析2:2021年7月份,安岳县蔡某家养殖场中共有80头育肥猪,饲养期间有个别猪出现异常,食欲明显下降,生长发育受限。实际检查病猪状况,测量体重为50kg,体温为38.5℃,病猪大便干结,养殖户为降低成本,所喂食的饲料为产蛋鸡全价料,饲料中存在坚硬贝壳等物质,且由于夏季气温较高,饲料存储保管不当,出现了发霉变质现象,畜主没有及时发现依然继续喂食,久而久之诱发慢性胃炎病。明确病猪病因、临床症状表现之后,开始予以治疗,停止喂食原产蛋鸡饲料,改喂流食,便于消化,减轻胃肠道负担,然后采用方案2进行治疗,综合治疗3d,病猪逐渐开始进食、饮水,体温逐渐下降,继续治疗2d,病猪基本恢复正常,继续巩固治疗1d,病猪彻底恢复健康状态。

5 预防对策

为降低猪慢性胃炎发病率,养殖场户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确保猪群健康生长,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首先,要科学选址建舍,将猪场建立在地势较高且平坦,背风向阳的位置,要保持坐北朝南的朝向,保证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要尽可能地远离屠宰场、化工厂房及交通要道,避免被污染。建舍时,应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养殖区、生活区、饲料区等相互隔离,避免交叉污染,要控制好猪舍建设规模,合理选材,保证冬暖夏凉,为猪群生长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3]。

其次,要强化饲养管理工作,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配比科学,适口性强,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及中草药,提高猪群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强体质,降低慢性胃炎发病率。要做到定时、定量、定人喂食,避免出现过饱或过于饥饿的现象。要做好饲料储存管理工作,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定期检测饮水质量,避免污染物超标,冬季喂食时,应对饮水和饲料进行加温,避免造成胃肠道不适引发慢性胃炎等疾病。严禁猪食用含有贝壳类物质的饲料,如喂食豆秸,则应将其充分粉碎,减少坚硬物,防止慢性胃炎的发生。

再次,要强化卫生清洁与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圈舍粪便污水,清水冲刷地面,做好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计划和方案,科学选用消毒药剂,如:过氧乙酸、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轮换使用消毒药剂,避免产生耐药性,控制好消毒药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产生毒害,要保证消毒的全面性和彻底性,对圈舍墙面、地面、槽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不留死角,为猪群生长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确保猪群健康生长[3]。

最后,重视对药物的应用,猪阴虚、湿热时,会极大的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因此养殖场户要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猪慢性胃炎病的发生。要充分意识到猪慢性胃炎预防时中草药的应用优势,结合猪群实际状况合理使用中草药预防,提高猪群体质,有效降低猪慢性胃炎病的发生几率。一方面,可使用养胃清热类中草药预防,如:黄芩18g,知母、桑叶、甘草、石见穿各20g,生地、蒲公英、芦根、石斛、麦冬、花粉、玉竹、沙参各25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浸泡2h,然后煎熬成药液拌入饲料中供猪群自由食用,连续喂药3d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另一方面,可使用治以清热化湿类中药草预防,取苏叶、陈皮、干姜各20g,半夏25g,厚朴、黄芩、黄连、佩兰叶各30g,白术、苍术各40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拌入饲料中供猪群自由进食,连续喂药3d即可,能够有效降低猪慢性胃炎病的发病几率,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6 讨论

在经济发展中,养猪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病呈现出高发趋势,猪慢性胃炎就是其中之一。猪慢性胃炎属于生猪养殖常见病,其病程较长,危害较大,不利于豬群健康生长,严重的会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生猪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养殖人员要密切留意猪群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猪病情恶化成胃溃疡、胃穿孔等疾病,避免延误病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治疗猪慢性胃炎时,传统西药治疗方法虽然见效较快,但却易于出现复发现象,易于造成药物残留现象,同时会增加后期治疗成本。单纯采用中草药,见效较慢,易于延误病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猪慢性胃炎,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帮助病猪更快恢复健康。同时,在治疗猪慢性胃炎时,应做好护理工作,喂食易于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病情加重,好转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喂食量,提高病猪体能,更快恢复健康,降低病猪死亡率,减少所造成的经济[4]。

7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生猪养殖中慢性胃炎病呈现出高发趋势,影响猪群健康生长,降低了出栏率,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猪慢性胃炎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猪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能够帮助病猪更快恢复健康,降低死亡率,提高出栏率,为养殖场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中西兽医结合的策略治疗猪慢性胃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猪慢性胃炎的诊断与中药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8(8):32.

[2] 张志军.猪慢性胃炎的治疗研究[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11):28-29.

[3] 鲁国珍.猪慢性胃炎的中草药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8(7):34.

[4] 蒋勇.猪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5):120.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预防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原来我们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