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的思考

2022-06-20 14:52靳宇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疫病防控畜禽养殖场

靳宇田

摘要:新时期,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畜禽养殖业从粗放式扩张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大步迈进。本文对新时期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面对的风险与挑战、机遇与支持展开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养殖场;畜禽;疫病防控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经过批准,具有相应资质和一定规模的猪、牛、羊、禽等养殖场。相比中小散养户,规模养殖场在资金、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都具有不少优势。2020年我国畜禽养殖场户数量约8,000万,规模化率达到67.5%,规模养殖场已成为我国肉蛋奶生产供应的主体。随着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小散养殖场(户)的加速退出,我国养殖主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呈现龙头企业引领、集团化发展、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畜禽规模养殖企业中,存栏万头及以上规模新型现代化养殖企业占比偏少,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比重仅18%,存栏1万头以上奶牛、出栏1万头(只)以上肉牛和肉羊的规模养殖比重不足10%,畜牧养殖机械化率不足50%,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资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以上的发展目标,同时要注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中小养殖户的发展,鼓励发展“公司+农户”模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

可以预见,在畜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随着落后生产方式的淘汰,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养殖场优胜劣汰的现象将经常出现。吹尽黄沙始到金,在畜牧业发展新时期,在机遇和风险同时存在的挑战中,畜禽养殖场应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战胜风险与挑战,争取更大发展。

1 风险与挑战

1.1 环境方面

畜禽粪污处理是养殖场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畜禽粪便、养殖污水及病死畜禽等,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随意排放或丢弃,不仅会恶化养殖场周边环境,还会污染土壤、水源,散播病原微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政策法规均要求养殖场做好畜禽粪污的处理利用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1.2 疫病防控

从大环境来看,不同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参差不齐,疫病多呈混合感染,周边国家和地区动物疫病多发常发,内疫扩散和外疫传入的风险长期存在。从养殖场户个体来看,养殖企业防疫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从“预防控制”向“预防控制、净化消灭”转变,加上动物源细菌耐药、兽药残留超标,疫病防控要求与难度进一步提升。

1.3 供需转变不对称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选择肉蛋奶产品时更愿意追求品质高、安全性好、绿色生态的产品,或特色产品;②目前我国肉类产品供应主要以猪肉为首,牛、羊肉占比仍较低。除禽类之外,品质高、价格优的牛羊肉供给不足,品牌猪肉、本土猪肉、特色猪肉等可供选择较少。

1.4 养殖成本

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养殖业劳动力缺乏,导致用人成本上升;养殖场机械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购置、更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设施设备花费不菲;使用维护智慧设施装备,聘请或培养高素质饲养员与技术人员等。

1.5 价格波动

猪肉是我国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种,但是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相对偏低,行业整体抗疫病、抗风险能力不足,容易出现剧烈波动,产能大起大落,出现“猪周期”现象。“猪周期”不仅影响生猪产业,对鸡、牛、羊等畜禽产业也有较大影响,“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对养殖场威胁巨大。

2 机遇与保障

2.1 市場广阔

新时期,新发展格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加速升级阶段,肉蛋奶等动物蛋白摄入量增加,对乳品、牛羊肉的需求快速增长,绿色优质畜产品市场空间将不断拓展。同时,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日趋加速,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规模养殖场抓住转型升级机遇,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将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2.2 政策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养殖。要求保障畜牧业发展用地,简化畜禽养殖用地取得程序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种畜禽进出口等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解决好发展畜禽养殖生产的准入和准营问题。

2.3 资金扶持

①实施养殖用水、用电优惠政策;②国家支持发展畜禽良种、优质高产苜蓿、粮改饲、肉牛肉羊提质增效等项目;③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给予补助,支持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④加大对涉牧机械装备的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向规模养殖场倾斜,实行应补尽补;⑤探索推进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开展活畜禽抵押贷款试点等。

2.4 科技助力

国内畜牧业相关科研机构将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攻关研发,加强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屠宰加工、优质饲草料种植与加工等核心技术和设施装备研究。政府将加强基层畜牧兽医行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将加强市场调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跟踪监测畜牧业生产和畜禽产品市场动态,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科学引导畜牧生产。

3 规模养殖场发展建议

3.1 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

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智慧畜牧奠定了基础。养殖现代化要求传统依靠人力、依靠经验的生产模式,向依靠机械、依靠科学转变,通过科技手段降本增效提质。国内一些大型规模养殖场已经配备自动化、智能化的圈舍环境监测调控、精准饲喂、动物行为分析、疫病监测等设施设备,智能传感器、智能化养殖装备和机器人也不再遥远。规模养殖场应根据自身实际,加快养殖场机械化进度,及时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通过科学高效的运用,实现降低人力成本、精准智能饲喂、科学防疫保健、高效控制污染等目标。

3.2 延长产业链

畜禽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将成为未来畜禽及其产品交易的发展趋势。养殖场处于畜牧行业的中游,对上游饲料、兽药和下游的屠宰、加工等企业依赖性较强,对价格变动敏感,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有实力的规模养殖企业可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起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能释放、提升品牌效益的作用。如牧原集团、天邦股份,立足生猪养殖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发展为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体综合型企业。中、小型规模场可以与合作饲料、屠宰等企业签订合同,保证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稳定。

3.3 种养结合

国家大力倡导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养殖模式,不仅解决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粪肥还田,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还能强化草食畜牧业饲草、秸秆的综合利用。各规模养殖场要因地制宜,根据养殖动物种类和当地气候环境,通过“猪-沼-果(菜、粮、桑、林)”、“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和利用畜禽粪便加工生产有机肥等循环模式,变废为宝,推动农业、畜牧业融合发展。

3.4 自主品牌战略

畜禽良种资源既是养殖企业的金漆招牌,又是破解良种“芯片”卡脖子的关键一招。种畜禽场在引入优化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同时,更要注重培育发展本土优良品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一般规模养殖场可以面向市场差异化需求,丰富供给侧资源,发展特色养殖,比如黑猪、乌鸡等,避免同質化竞争。安徽绩溪黑猪,又名“荆州黑铁”,有着上千年的饲养历史,该猪生长缓慢,肉质好,耐粗饲,被称为肉中上品。随着“洋猪”大量涌入,纯种“绩溪黑猪”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濒临灭绝。绩溪通过多年的保种和利用,逐渐擦亮了“黑猪”品牌,“黑猪肉”和“绩溪火腿”名扬四方,黑猪保种企业也成功跻身安徽首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行列。

3.5 提升防疫水平

面对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规模养殖场要积极承担防疫主体责任,以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为重心,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主动开展禽白血病、猪伪狂犬病、牛羊布鲁氏菌病等重点动物疫病净化工作,降低畜禽主要疫病感染率,缩小病原体污染面积,全力助推无疫区建设行动。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要求,通过科学饲喂、严格消毒、中兽药保健等方式,做好“减抗”行动过程中畜禽疫病的防治。

猜你喜欢
疫病防控畜禽养殖场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肉羊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建议
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举措分析及讨论
水灾后畜禽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
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畜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