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研究

2022-06-20 03:31胡忠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米非司酮

摘  要:目的  女性在围绝经期由于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药物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其用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郯城县精神病医院接收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所有患者皆处围绝经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参照组应用单一药物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药物结合左炔诺孕酮药物作用于节育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性激素水平、临床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月经间期不规则出血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间治疗前激素水平差异不大,但治疗后较治疗前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较参照组性激素水平降低更多(P<0.05);两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治疗前差异不大,治疗后都有改善,且试验组较参照组各项指标更优(P<0.05);就两组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来看,试验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规则出血例数明显更少(P<0.05),治疗6个月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在围绝经期由于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药物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性激素水平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关注女性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2-0-04

围绝经期是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特殊时期,随着女性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指标都会发生改变,性激素分泌减少,卵巢功能减退[1],也就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在此时期内主要以无排卵子宫出血为主,主要原因是女性卵巢功能衰竭无法进行排卵、性激素分泌失调等原因造成的[2],要及时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果长期存在子宫出血现象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甚至在子宫内产生病变,严重出血或出血时间过长而引发休克、贫血、感染等症状,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子宫内膜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该病大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药物治疗,但药物见效慢且长期使用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因此,常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治疗,以此来发挥药效最大化,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为探究两种药物结合的临床效果,现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郯城县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选取的患者皆为女性处于围绝经期,由于功能性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中40例应用单一药物米非司酮治疗,另外40例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药物结合左炔诺孕酮药物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与详细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郯城县精神病医院子宫出血的女性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参照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参照组患者年龄44~52岁,平均年龄(47.35±0.54)岁;病程范围5个月~4年,平均病程(2.36±0.75)年。试验组患者年龄45~53岁,平均年龄(47.52±0.43)岁;病程范围6个月~4年2个月,平均病程(2.52±0.68)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与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郯城县精神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处于围绝经期[3];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无自主表达能力或有精神类疾病者除外;②恶性肿瘤或不可治疗病症者除外;③其他妇科类疾病者除外;④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有异议或不支持除外。

1.3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通过B超(生产企业:广州索诺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S-7,粤械注准20162231593)确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将病例送到相关部门检验,确定引发子宫出血的原因,并由专家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对贫血患者给予用药治疗,主要选用硫酸亚铁缓释片(生产企业:广西梧州三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90032;规格:0.45 g×x36片/瓶),口服,1片/次,2次/d。

进行常规检查后,参照组应用单一药物米非司酮治疗,选用米非司酮片(生产企业: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规格:25 mg),空腹或进食2 h后,口服25 mg米非司酮片,2次/d,1片/次,每次服药后禁食2 h,连服3 d后,第4天清晨于阴道后穹窿放置同类前列腺素药物,注意用药后出血情况,进行性激素监测,观察性激素指标。以用药两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子宫出血情况进行酌情增减量,如果出现明显好转可以停止用药。

试验组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药物结合左炔诺孕酮药物治疗,选用参照组同样的米非司酮片,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生产企业:Bayer Oy,国药准字J20140088),由专业医护人员于患者月经第3~7天对其进行宫内放置,选取宫腔<9 cm以下位置放置1片,此操作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次月患者月经结束后接受B超检查,确保放置位置有效。患者用药两周为1个疗程,共用药2个疗程,观察身体各项指标变化,并在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查看不规则出血情况。4F16352E-C69C-4247-B9DC-B0583A7A70A0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性激素水平变化、临床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月经间期不规则出血情况进行记录和观察。

治疗有效率包括:治疗后患者无出血情况,性激素恢复正常值为显效;治疗后出血情况及性激素水平有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无任何转好状态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性激素水平包括:P(孕酮,绝经后正常值0.1~0.8 nmol/L)、LH(促黄体生成素,绝经后正常值10.87~58.64 mU/mL)、FSH(促卵泡生成素,绝经后正常值5~40 mU/mL)、E2(雌二醇,绝经后正常值92~275 pmol/L),性激素水平越趋近于正常值,说明身体状况恢复越好。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月经量越少、子宫内膜厚度越薄、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表示恢复越好。

用药后不良反应包括:反胃干呕、下腹阵痛、乳房胀痛、头晕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反胃干呕+下腹阵痛+乳房胀痛+头晕乏力)例数/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月经间期不规则出血情况,出血人数越少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治疗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n(%)]表示,应用χ2检验;性激素水平和临床相关指标评分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间治疗前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有明显降低,但试验组较参照组性激素水平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患者月经量较参照组减少更多,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参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从用药后不良症状来看,试验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效果更突出,用药后出现的不良情况发生概率低。见表4。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间期不规则出血情况比较

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不规则出血例数较参照组不规则出血例数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月经间期不规则出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女性围绝经期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是十分常见的,主要由于患者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性腺轴出现功能失调[4],导致患者雌性激素分泌紊乱,造成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引起子宫异常出血[5],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贫血、感染、大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也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45岁以上女性出现围绝经期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病率高达10%,该病症患病率极高且极易复发[6-7]。临床常用刮宫术对其进行止血,但术后具有较多不良反应。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联合药物治疗的手段最为有效。

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就是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用药物是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主要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维持体内性激素水平,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系统,同时能够加快卵泡萎缩,阻止子宫内壁异常增厚,快速达到闭经的效果[8-9],子宫内膜厚度受药物作用变薄,对子宫出血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此类药物依赖性很高,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容易出现不良症状,风险性较高,而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是通过在宫腔内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变薄,见效更快,每次使用小剂量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安全性更高,且不良反应少,药物使用剂量较小,也节约了一定的经济成本。经过不断实践和理论知识证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作用效果单一,且长期使用依赖性较强,而两种药物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女性患者激素分泌紊乱,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上,还能降低上皮细胞活性,用药剂量较少,患者不易产生依赖性,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

本文对郯城县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00%,参照组治疗有效率77.50%,试验组较参照组治疗有效率高;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有明显降低,但试验组较参照组性激素水平改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指标都有改善,且试验组较参照组各指标更优;试验组较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较参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不规则出血率明显更低,治疗3个月后的试验组患者不规则出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的试验组患者不规则出血率与参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任彩丽,杨志娥[10]在《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一文中发表的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经过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较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更优;尤其在治疗后的3个月,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有提高,但明显两种药物結合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这一结果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完全相符。4F16352E-C69C-4247-B9DC-B0583A7A70A0

综上所述,女性在围绝经期由于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药物结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控制异常出血的问题,改善性激素水平,使其恢复到正常值,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保护女性健康作出贡献,也为临床医学对绝经期女性病症治疗提供有力帮助,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林,张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21,30(2):46-48.

[2]王敏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及其单用或联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D].杭州:浙江大学,2018.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專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6):396-401.

[4]李善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8):121-123.

[5]崔红英.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9, 35(8):23,25.

[6]姜欣,曾银花.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6, 27(21):2901-2902,2903.

[7]王敏华,陈丽萍,吕美雅.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8,37(7):409-412.

[8]尚瑞彦.米非司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4):101-103.

[9]孙红霞,朱挺.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NO、前列腺素、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5):88-91.

[10]任彩丽,杨志娥.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 5(30):89-91.

作者简介:胡忠丽(1982.8-),女,汉族,籍贯:山东省临沂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妇产方向。4F16352E-C69C-4247-B9DC-B0583A7A70A0

猜你喜欢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米非司酮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为何子宫出血没了规律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