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术式治疗指骨撕脱骨折锤状指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2-06-21 09:47周恩亮
智慧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克氏钢丝关节

周恩亮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7700)

0 引言

手指伸肌肌腱在止点附近断裂,导致远端指间关节屈伸受限,手指屈曲畸形临床成为锤状指。大部分的锤状指均伴随着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避免出现残疾[1]。而撕脱程度小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但骨折块被撕脱明显的患者会出现骨折不稳以及指关节功能性障碍,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方式可包括石黑法、钢丝抽出、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法,而何种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为本次研究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2020年5月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疗指骨撕脱骨折锤状指患者,患者伤指具有明确的外伤史,手术前采取X线检查显示未指屈曲畸形明显,指骨基底背侧骨折。致伤原因:砸伤41例,挤压伤10例,摔伤2例,戳伤15例。受伤手指:拇指12例,食指15例,中指12例,环指16例,小指13例。受伤指治疗时间为1.1h至10d,平均(4.2±0.4)d。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2±1.6)岁;B组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6±2.7)岁;C组23例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0±1.7)岁;对于三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临床治疗中所有患者均采取臂丛麻醉,平躺,患肢外展,上臂气压止血带控制出血。A组患者采取石黑法治疗:C臂X线下将患指PIP关节以及DIP关节屈曲45°,适当牵引末节指体,使用直径为1.0mm的克氏针在撕脱骨块背侧正中打入中节指骨,在监控屏幕下确认阻挡针的位置合适后向远端牵拉远节指体,并将DIP关节拉伸,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后,再次使用1.00mm克氏针在患指指尖逆行穿入固定的DIP中,再次确认复位情况,将克氏针尾部修剪,患指PIP关节屈曲60°固定。B组采取钢丝抽出法治疗:将患指DIP背侧做成“H”形切口,依次将皮肤组织、筋膜层,小心将皮瓣掀起将肌腱显露。术中见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尽可能少剥离撕脱骨块,以免影响血块的血供,使用1条直径为0.3mm软性不秀钢丝在肌腱止点和撕脱骨块交界处横行穿过,使用5mL注射器针头引导细钢丝从撕脱骨块两侧向指腹侧穿出,钢丝走向尽量贴近末节指骨两侧,直视下复位骨折,保持DIP关节背伸约5°,使用直径为1.0mm克氏针在患指指尖逆行穿入固定DIP关节,C型臂X线下确认复位情况,固定在克氏针张力弓上。术后使用低温板支架具将其固定。C组患者采取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治疗:DIP关节背侧纵弧形切口,进行清创,使用1.0mm克氏针在患指指尖逆行穿入末节指骨基底,C型臂X线观察克氏针的位置情况,满意后Z型折弯,形成三角张力弓,使用0.3mm软性不锈钢丝抽出固定骨折块,钢丝末端固定在预留的克氏针三角张力弓上。使用另一枚直径为1.0mm克氏针在撕脱骨块背侧正中于患指中节45°角置入指中节指骨进行固定,C型臂X线观察复位情况,并适当调整第一枚克氏针,术后患指在低温板支架固定。以上三组每隔1~2周进行一次复查。

1.3 观察项目

1.3.1 恢复优良率

测量伸直最大的MCP关节、PIP关节以及DIP关节角度总和与手指屈曲位指端和掌横纹间距离:①伸指0°,屈指指端超过掌横纹为优;②伸指≤15°,屈指指端超过掌横纹为良;③伸指16°~45°,屈指指端距离掌横纹≤2cm为可;④相应指标均未达到以上标准为差。

1.3.2 骨折愈合

局部无压痛感觉,无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2]。

1.4 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0.0中分析,数据对比分析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恢复优良率对比

A、B、C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0%、80.0%及95.0%。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恢复优良率对比(n,%)

2.2 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A、B、C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1±0.1)周、(7.0±0.1)周及(6.0±0.3)周,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三种手术模式均具有较理想的术后愈合效果。

3 讨论

锤状指是手指受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虽然临床治疗方式比较多,但是大多数效果并不理想,外伤会导致锤状指出现畸形,并且大部分会合并末节骨撕脱性骨折,部分患者如果情况不严重可采取保守治疗,但如果撕脱性骨折块比较大,甚至超过了关节面的1/3,撕脱性骨折不稳定以及指间关节功能出现障碍,则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临床时上,骨性锤状指末节指骨基底部的撕脱骨块较小、固定困难、易发生骨折再移位和不愈合,且存在漏诊的可能[3]。骨性锤状指发生后如果未能获得及时的治疗,可严重影响指关节功能以及外观,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术方式可包括石黑法、钢丝抽出、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法,以上治疗方式存在其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比如石黑法治疗过程中,撕脱骨块向背侧位移,闭合复位不理想,可能需要反复借助X线进行分析;采取克氏针贯穿治疗一定程度会损伤关节面,造成关节僵硬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导致指功能满意度降低[4]。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法可以在直视下操作,明确相应的解剖情况,获得理想的内固定复位,术中采取克氏针未贯穿DIP关节,可有效保护DIP关节面,此外相应的干预还能够避免术后克氏针的松动以及旋转等情况[5]。经典的石黑法手术适应证是撕脱骨折块较大的患者,手术限制性比较强,但是钢丝抽出结合克氏针悬吊固定治疗的模式,对于撕裂骨折块比较小的患者,固定效果也比较理想,手术之后一般较少出现移位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因此临床使用范围更加广。患指DIP关节背侧做纵弧形的切口可以形成一侧的翻转皮瓣,将肌腱残端有效覆盖,该种覆盖可减少残端的暴露,对于减少术后的感染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采取钢丝抽出结合克氏针悬吊固定的治疗模式也会有部分的缺点需要注意,比如手术的操作步骤增加,该种手术模式下局部皮肤所需要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等情况,延长患者的痊愈时间,因此对于手术模式的选择,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等因素充分考虑选择。此外,传统的手术治疗操作抽出钢丝肌腱止点重建技术,该种治疗方式使用纽扣等辅助物来减少其对于软组织的压迫,但是该种方式也容易导致指腹皮肤受压坏死和钢丝松解[6]。

本次的临床治疗结果中采取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法恢复优良率稍微高,但三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说明以上三种技术均具有优缺点,而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法相对于其他而言可获得明显的恢复。说明采取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法,在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少等方面会优于其他的治疗模式,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治疗压力以及经济压力也会相应地降低,对于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在治疗过程中认为手术需要注意事项为:手术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患肢使用X线图像充分分析,获得撕脱骨折块的大小以及位置,为后续手术开展提供足够证据;术中钢丝穿出指腹皮肤角度尽量和骨折线垂直90°。手术治疗尽量采取微创技术,避免多次反复穿刺造成相关组织损伤[7-9];术后外固定尽量使用低温板,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患指,克氏针外露端需要使用纱布包扎,避免刺伤;术后需要注重患者的康复训练,手术治疗联合术后康复是取得理想效果的重点,因此需要注重术后康复训练,医师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后需要认真指导患者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总之,在选择手术之前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术后需要结合手术效果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并且医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提升手术操作技术,最大程度提升手术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从不同方面保证手术的有效性。

指骨撕脱骨折锤状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该种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且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所接受的治疗方式不当,还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该种疾病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方式比较多,可包括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一般建议采取手术治疗的模式,而手术治疗方式常见为石黑法治疗、钢丝抽出法治疗、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治疗,何种手术治疗模式效果更加理想,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综上所述,对于疗指骨撕脱骨折锤状指临床治疗采取钢丝抽出+克氏针悬吊固定模式获得的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荐使用[10-11]。

猜你喜欢
克氏钢丝关节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胎圈钢丝与胶料脱层问题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关节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