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06-21 09:47刘红燕
智慧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活动度系统性

刘红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0 引言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指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机体发生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慢性病,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类抗炎、免疫制剂及血浆置换等。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该病生存率也有所提升,但有研究发现,即使通过治疗使得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患病期间患者受疾病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趋势。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于青年女性人群,治疗难度高,难以根治[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时间用药治疗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加焦虑、抑郁的发病率[2],甚至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状况。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乐观心理状况同其生活质量成明显的正向相关性[3]。心理弹性是人面对逆境、挫折、疾病等消极压力的适应能力,心理弹性的高低可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关于临床中患者的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关于心理弹性高危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50例,主要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弹性特征及其高危因素,以便于指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50例,年龄为18~53岁,平均(31.58±7.25)岁,男28例,女122例,病程:≤6个月患者95例,病程在6个月以上(不含6个月)5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4];②语言表达能力、视力、听力正常,可理解量表的内容;③患者的年龄≥18周岁,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难以配合问卷填写患者;②治疗期间正在使用镇静类、精神类药物;③患者资料缺失、不完整者;④酒精依赖史。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搜集患者的年龄、病程、婚姻状况、主要照顾者、复发次数、职业、文化程度、疾病活动度、经济收入、付费方式、对疾病的认知等资料,向患者发放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医务人员指导患者现场自行填写该量表内容,问卷填写结束立即回收,有漏填或误填项目需及时重填。

1.3 调查工具

CD-RISC量表可分为乐观性、坚韧性及力量性,其中乐观性维度共有4个条目,坚韧性维度共有13个条目,力量性维度共有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以5级评分法进行计分,范围为0~4分分别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及几乎总是这样,总评分为0~100分。CD-RISC量表主要判断人们在面对挫折、压力时的适应及反弹能力,评分越低说明人们对疾病、挫折等压力的适应及反弹能力越差。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内容共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各条目均以4级评分法进行计分,范围为1~4分,总评分范围为10~40分,其主要判断人们所具有的社会支持状况,评分越低说明人们的社会支持越差。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包含10项,总评分范围为10~40分,其主要判断人们的自我效能。

疾病活动度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评分(SLEDAI评分)根据系统性红狼斑疮病情判断结果将活动程度分为基本无活动(0~4分)、轻度活动(5~9分)、中度活动(10~14分)及重度活动(≥15分)四个等级。

一般自我效能评分以一般自我效能评分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进行评价,共含有10个项目,计分方法为四点计分,单项评分均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被测试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测试者对自身技能利用的自信程度。

1.4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CD-RISC评分,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程度的高危因素。

1.5 统计学分析

用软件SPSS 22.0处理,CD-RISC评分等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D-RISC评分情况

研究对象CD-RISC总分为(53.84±11.25)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值(P<0.05);CD-RISC中坚韧性、乐观性和力量性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值(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CD-RISC评分情况(,分)

表1 患者的CD-RISC评分情况(,分)

2.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不同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疾病活动度、婚姻状况、病程患者的CD-RISC总评分具统计学差异(P<0.05);以CD-RISC评分作为分析的因变量,经Logistic分析发现,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疾病活动度、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为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表现较为复杂,并且还存有病情迁延易反复等特点,发病因素或与遗传、内分泌等等因素相关,但目前关于该病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关于该病的治疗,临床尚无根治方法,通常通过以对症药物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这期间,病痛、疾病对患者容貌的影响、病情反复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都对患者生理、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同时,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又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疾病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与患者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疾病活动度、社会支持和社会效能水平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的CD-RISC总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值(P<0.05),提示本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弹性较差。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慢性应激事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加重患者的负性心理;同时长时间用药治疗会改变患者的身材外貌,尤其是对女性患者,易于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长期压力下会导致其对困难的适应能力降低。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期间或累及黏膜、骨骼及心脏等等,属于全身性疾病,这种对生理上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困扰。

在本研究中,影响本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高危因素可包含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疾病活动度。教育程度越高则患者可利用多种途径获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知识,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患者治疗积极性也会有所提升,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对病情控制是具有积极影响的。这与余瑶等[5]的结果相符。患者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越高则其可从外界获取面对疾病等困难的力量和信念,越有利于形成较高水平的心理弹性,李佳等[6]的调查发现,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两者成明显的正向相关性,社会支持会通过心理弹性而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须长时间用药治疗,患者及其家庭面临较高的经济压力,而经济收入较高者能够选取更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更有效的治疗,患者生理上的病痛得到有效缓解,其心理负性情绪也会有积极性的转变。疾病活动度为活动期患者的病情相对较重,患者的病痛程度越高,更能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控制病情发展的同时应注意治疗合并症,避免这些因素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干扰[7]。

综上所述,对系统性红狼斑疮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极具必要性的,经本研究发现影响本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高危因素包含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及疾病活动度,保护因素有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由此,在系统性红狼斑疮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加强对不同群体特性的研究,注重患者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的全面调养,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活动度系统性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对狼疮样大鼠IL—6、IFN—γ的影响分析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