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森林康养发展现状与前景的思考

2022-06-23 01:00伍琳琳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康养森林活动

伍琳琳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里的各类环境污染和快速的生活节奏直接导致了越来越多亚健康人群的出现。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选择走出家门,远离喧嚣的城市来拥抱大自然。森林由于其天然的生态环境、秀丽的景观和宜人的气候而成为理想的康养基地。中国疆土辽阔,其中丰富的森林和大面积的人工林和天然林成为森林康养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森林康养因此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森林康养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环境养生形式,代表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享受和美好生活的需求的迫切愿望。森林康养最早是德国提出,之后在全世界广泛展开讨论和研究。森林康养理念在2012年被中国引进之后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在这之后国家和政府颁布了有关森林康养的各项相关政策。

结合目前中国国情,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了2年多,通过应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逐渐认识到自由和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大健康产业在这期间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森林康养和健康食品可能会在将来成为发展主流。在新时代背景下,森林康养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森林康养将带动医疗、健身、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共同发展。通过融合经济和带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从而成为祖国强盛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价值。

1.国内外森林康养研究进展

19世纪4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森林康养)基地在德国成功建造。20世纪,日本提出森林浴概念,通过之前国家对于森林康养相关方法的研究,补充医学的知识同时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森林浴对于人类健康的确有益处,并在日本民众中大力推广森林浴。美国人及其重视身体健康,美国每年的森林康养基地来访者数以亿计。自1990年起,中国开始进行森林康养方面的相关探索。2012年,全国首个森林康养中心建立在湖南省林科院试验林场。目前四川省在森林康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由于四川省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森林康养理念、人气与建设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层面上领先。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国内外对森林康养的认识和发展历程,得出表1和表2。

表2 中国森林康养研究进展

2.森林是康养的基础

2.1 健康森林的多功能性

森林中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美丽的风景能给人带来放松。在历史进程中,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必要的。在森林康养中,环境是作为媒介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环境与行为有九种关系,分别为饮食、睡眠(住宿)、运动、心灵、艺术、理疗、检测、课堂、综合管理。森林的功能包括土壤保持、物质合成、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等。虽然林分结构活力、组织力、健康恢复力等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因子通常是协同作用的,但并不是每个健康指标都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子有关系。

以森林浴为例来说明森林多功能性与健康森林的关系。森林里绿荫葱茏,风景秀丽,它可以使人类愉悦放松,从而对健康长寿起到良好作用。但是,进行森林浴的人应根据自己的疾病来选择适合自己森林浴类型。由于病种、时间和人的差异,应选择适合自身的森林浴。在没有提前了解情况的人不能贸然前往,否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在高原地区长期生活的人们不能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林区进行森林浴,否则极易发生“氧气中毒”现象。森林浴在时间上也有要求,这是因为林木产生的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季节性的变化,不能一概而论,这些物质对人类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疗效。其中尤其要注意森林里的有毒物种和森林病虫害以及一些过敏源,这些因素会对大部分森林浴者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健康的森林是森林康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森林康养各种功效的实现要依托于森林的多功能性。

2.2 森林是独特而重要的康养资源

森林作为独特而重要的康养资源,凭借其富氧优质的森林环境、舒适美丽的森林景观,身处于现代污染和压力的城市人群迫切加入森林康养的大家庭。基于森林资源开展的康养活动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舒缓心理类、生理增益类、运动健身类和科普宣教类。影响以上四类康养活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森林清洁度、气候适宜度、景观美景度和资源丰富度。

舒缓心理类康养活动主要以在森林中散步观景,在安静的林子里打坐冥想等的康养活动。主要是让康养者近距离的感受大自然自然,与自然建立身心的连接,从而达到陶冶情操、舒缓身心、心情愉悦的效果。因此景观美景度是舒缓心理类康养活动中的核心,其他要素按重要性排序为气候适宜度>资源丰富度>森林洁净度。这表明,森林景观对心理调节康养活动的重要性。

开展生理增益类康养活动的基础是一个健康优质的森林环境。康养者在健康的森林里进行森林浴、负氧呼吸、林间漫步等保持和调节人体身体健康的活动。开展生理增益类康养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森林清洁度,抛开森林清洁度,其他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气候适宜度>景观美景度>资源丰富度。这表明,生理保健康养活动主要受森林气候环境的影响。

运动健身康养活动是利用大片的森林空间作为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在视野开阔、地面平整的森林康养基地中做瑜伽、进行森林漫步、骑自行车等运动。资源丰富度是核心要素,其他要素排序为景观美景度>气候适宜度>森林洁净度。这表明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森林的供应和基础设施。开展这些活动的基础是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

科普宣教类康养活动是指康养者必须在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康养活动。开展科普文化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是资源丰富度,其他要素按重要性排序为气候适宜度>景观美景度>森林洁净度。这表明科学教育活动依赖森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3.新时代下森林康养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由于其森林康养概念较早提出,加上其发达的经济和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领先了国内康养产业一大步。目前国外的森林康养产业已经推广涉及到医疗、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虽然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近几年开始逐渐被重视并发展,但和国外相比还是相对落后。通过国内外综合分析表明,现阶段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3.1 收费设置不合理

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和日本,已将森林康养费用纳入国家公费医疗体系。但中国目前还处于自费阶段,这也就限制了中国康养的普及性。由于康养基地在经济发达地区建设较少,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区域更多,所以如果收费标准设置不好,会减少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公民参与森林康养活动,制约了森林康养产业的深远发展。

3.2 民众意识度较低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和进步。但是目前对于森林康养概念来说,大部分国人还是不太清晰。仍有极少数人认为森林康养只是资本家为了盈利的一种营销手段,而不是真正为了人体健康为最终目的的活动。如果这种观念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改变的话将会使中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3.3 从业制度不完善

任何产业都需要有完善的从业制度,森林康养产业同样如此。对于目前中国的康养产业来说,紧缺专业化的人才和团队;对于从事康养事业的人们来说,他们没有形成其他产业如教育业、建筑业等从业者一样的考核制度。制度的缺乏和专业人员的紧缺会放慢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进程。

4.结合中国国情提出解决方案

4.1 森林资源方面

4.1.1 完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加强对氧气浓度、负氧离子浓度、BVOCs、PM2.5、温度、湿度等生理保健康养的核心要素指标的数据监测。合适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子能帮助康养者减轻压力和减少负面情绪并产生愉悦感和积极的心态。因此对生态环境数据的详细监测有利于更全面具体的掌握康养基地的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为康养人群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康养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1.2 加强森林景观建设

身处康养基地人们会看到不同树种结构和森林类型,人体大脑会对这些影像产生不同反应,从而产生康养效果的差异性。改善森林景观,对森林的垂直空间结构和景观结构进行改造和提升,能有效拓宽游客的视野。较丰富和多样的植物景观可以给游客带来轻松的感觉;林下植物较少、开阔的森林能带给人们较多舒适的感觉,增强了人的安全感。

4.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宽阔平整的活动场地和舒适宜人的活动环境会产生事半功倍的康养效果。因为研究表明在更大的森林里进行相关活动更能减轻焦虑、舒缓情绪,这表示面积越大的森林能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感受。拥有了可活动的大面积森林场地之后要对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表明大片的绿地可以给游客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因此,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康养者开展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康养活动大有裨益。

4.2 政府和规章制度方面

4.2.1 政企合作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对“森林康养”的正确认识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正确引导。到目前为止,民众对森林康养的认识和态度还没有进行更为明确的调查和分析,且国内的康养消费项目大多受到大众抵制。要改善这个现象,就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多多开展森林康养方面的宣传活动,如推广活动、社区宣传、学校宣讲等,以此来引导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森林康养理念的深层次理解。

4.2.2 制定合理的消费标准

目前,森林康养项目的收费参差不齐,主观因素很大,能进行康养消费的大部分是中上收入水平的人,而对中下收入阶层的人而言则会退避三舍。因此要充分了解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待森林康养消费的不同态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消费标准。为不同消费水平的人群设计不同消费标准的项目,如此不仅能增加游客数量又能增加收入,同时可以通过游客自身起到宣传和带动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行森林康养。

4.2.3 培养森林康养专业人才

培养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需要相关高校首当其冲。由于森林康养并不是一个独立个体,而是和医疗、健康、旅游等产业紧密联系的新兴产业,因此国内可以在包含林业、医疗、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学校设立森林康养专业。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森林康养专业出现在了许多高校当中。其中四川旅游学校建立了国内首个康养旅游系。通过高校的教育培养,将会产生一大批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将这些人才输送到康养基地,可以更好为中国康养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助力,让中国森林康养行业紧跟世界潮流。

5.总结和讨论

森林康养从最初概念的兴起到如今各种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出人类对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及其发展利用认识的日益加深。但目前森林康养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其中对森林康养功效的研究和论证还不够深入、一些康养相关的制度和标准还不够完善,还没有找到森林康养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举措。

对国内的研究人员来说,发达国家对于康养方面的研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成为自身挖掘参考和学习借鉴的方面,同时考虑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养基地。另外,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项目合作,积极与国际组织进行交流与互动,学习国外对于康养基地的管理、审查制度,从而使我国的森林康养事业走向国际化和标准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森林同时创造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目前我国森林康养发展相对落后于国外,目前正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在发展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国森林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绿色中国”和“健康中国”的目标。

猜你喜欢
康养森林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