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2022-06-24 12:23杨永娜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应用

杨永娜

摘  要:幼师需要根据幼儿群体的特点,结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凝聚力,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更多有趣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应用;幼儿教育

幼儿无论是身心还是思想都处于懵懂状态,不成熟,在幼儿教育中用刻板的教育方法是不能够让幼儿融入学习中的,所以,幼师需要因材施教,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先找准他们的兴趣点。而目前随着我国游戏产业及游戏的广泛流传,幼儿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还要在课下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尊重学生意见和喜好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幼师的教学水平、效率,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增强幼儿的常识性教育

幼儿年纪尚小,心智懵懂。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习并了解周围事物等方面的常识性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知意识。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绝对不可以照本宣科地对孩子进行刻板的教育。若只是一种简单的讲解式教育,不只是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学习规律不符,也将造成其对幼师教育方式的抵触。因此,根据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其更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通过游戏教育的方式来实现教学,可以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二)培养幼儿语言运用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孩子需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互动。例如以《精卫填海》《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或者神话故事作为游戏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有趣轻松的故事中,通过营造欢乐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其中,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让他们融入故事情节,去与故事人物共同感受。

(三)提高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游戏中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将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处理作为幼师发展的重点工作。由于我国大多数教学体系都比较传统刻板,因此幼儿教育也受其影响,孩子只能在课堂上学习到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而对生活中较为简单的问题,适应能力不足。所以老师在游戏活动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可适当进行问题设置,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为其高阶段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四)塑造幼儿健康的性格

目前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不喜欢与别人打交道,更加喜欢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也难免导致了一些不合群的学生现象,其中还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就是内向、害羞和害怕与陌生人主动沟通,遇事也只是瞒着,并不及时与幼师反映。而以上种种现象是许多家长在家庭中无法轻易察觉到的,那么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需要幼师帮助学生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性格,这时的游戏便可以充当学生们相互交流的载体,增加學生之间的交流次数。并通过游戏让学生们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比较传统且有效的方式就是老鹰抓小鸡、过家家、堆沙子和捉迷藏等游戏,这些游戏大多不需要工具,只要在游戏中注意学生的安全即可,对于幼师来说,是一项既轻松又有效的活动,并且有利于学生在群体交流中养成良好的性格,使学生能够学会包容他人和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以幼儿为主体

首先,幼师在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利用游戏,要认识到游戏是为幼儿创造的,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学来制造合适的游戏,充分显现出课堂的效果。其次,对于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对其兴趣有所了解,通过这样便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参与其中,感到快乐,更积极地融入课堂,有效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的发展。最后,教师要设计实用性强的游戏,在教学时游戏的效率都会影响幼儿的体验,让幼儿在教学中感到轻松愉快,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实施游戏教学时,教师选取的环境也十分重要,良好的教学环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结果,可以为开展游戏活动奠定基础。幼儿也有自己对物品的审美能力,所以在进行游戏之前,教师应当尽量根据幼儿们的喜好布置游戏场所,准备游戏道具,才能制造出良好的游戏环境。不能使用成人化的布置方法,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来选择一些鲜艳,色彩丰富的道具,还可使用幼儿喜爱的卡通角色布置场地,在游戏过程中,要根据游戏的特点去规定场地的大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去进行游戏,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游戏教学。

(三)教师加强与幼儿的互动性

幼儿的心智还不成熟,所以无法像成人一样去全身心投入学习,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耍,教师要抓住这一特征,把游戏运用到教学里,用游戏来引起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游戏教学中不能只让幼儿单独去进行游戏,教师也要投入到游戏里,与幼儿一起互动,提升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在活动中更好地指导幼儿,能更有效地在学习中学习到知识。通过互动,可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和学习进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和提高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和体验,通过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在无距离感的互动中使幼儿认识幼师的亲切,从而加强教师的形象感,使幼儿更加愿意尝试和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

(四)游戏设置要有趣味性

对于教育游戏,趣味性是必然需要的一项指标,尽管幼师创造趣味游戏的对象是幼儿,但是不同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发展不会完全相同,之间有所差异,其中如果缺乏趣味性,便难以引发幼儿的广泛参与。此时,教师为了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在施教过程中引入更多元素,如音乐、美术等艺术,幼儿一般对音乐有较高的敏觉度,利用这一特点不仅能够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孩子从小接触音乐增加其对音乐的兴趣。

比如幼师带领学生在教学时选择音乐来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去演绎自己的心情,幼儿在身体随着音乐摆动的同时将会更加愉悦,更能形象地了解音乐的美妙,也可以让幼儿提升对游戏的兴趣。

(五)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相结合

为了促进幼儿的广泛参与,幼师在和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不仅要内容有趣,并且应当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充分融合,有机联系,促进其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以幼儿熟悉的话题、身边的事物展开游戏活动,进而使其能够快速地融入游戏。例如在数字教学中,可引入“寻找小雪花”游戏,给出特定的大雪花和众多不同瓣数的小雪花,有的小雪花是与大雪花一模一样,更多的则没有相同的大雪花。教师可通过故事情境,让小朋友帮助雪花妈妈寻找孩子,使其进行大、小雪花的对比分类,进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的数形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根据幼儿间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化制定多种游戏活动,以游戏促进孩子的成长。

三、结语

趣味性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竞赛带来的快乐,可以在游戏中培养自身的能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游戏教育对幼儿教学的重要性需要长期持续关注,并做到不断创新,以达到寓教于乐,为孩子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与认知意识都能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婵.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研究[J]. 时代教育,2017(22):207.

[2] 杨帆.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17(29):100.

[3] 高英花.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29):155-156.

[4] 马丽萍.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文学教育(下),2018(05):56-57.

(责任编辑:秦  雷)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游戏应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