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评价

2022-06-25 02:34郭鲁闽王新于群祁晓芳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儿科山东济南250014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5期
关键词:毛细干扰素支气管

郭鲁闽,王新,于群,祁晓芳(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儿科,山东 济南 250014)

毛细支气管肺炎作为临床常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以6~24 个月婴幼儿为病症高发群体,究其主要病因,普通感冒、流感病毒感染均是致使患儿病发的影响因素,好发于春、冬两季[1-2]。患儿临床上可见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膜分泌物增多等病理反应,症状表现可见干咳、喘息,严重者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若不及时给予其有效治疗措施解除病理反应,会为其诱发肺气肿、肺不张、心肌损伤埋下隐患,久治不愈者还可能发展至哮喘,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4]。现阶段,临床针对小儿毛细气管肺炎通常是根据其临床症状实施对症处理,如抗感染、平喘、氧疗等,有报道指出,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反复发作通常可见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重组人干扰素α-2b 作为人白细胞干扰素中的一种,所具备的广谱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等药物作用,从理论上分析是可以强化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抗感染疗效和调节免疫功能,对其复发也能起到一定防控作用,但对于药物使用安全性还缺乏相关报道证实[5]。基于此,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其病症干预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0(7.05±1.88)个月;发病季节:冬季19 例、春季8 例、夏季3 例;病程2~12(4.36±0.88)天;呼吸道病原抗原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18例、副流感病毒9 例、其他病毒3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4~22(8.14±1.03)个月;发病季节:冬季18 例、春季7 例、夏季5 例;病程2~10(4.55±0.76)天;呼吸道病原抗原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20例、副流感病毒6例、其他病毒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呼吸道病原抗原检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入院检查后未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3)对药物无禁忌反应及过敏现象;(4)确诊前2 周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制剂。排除标准:(1)合并危重症、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2)先天性心脏病;(3)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4)肝肾功能不全等病症患儿。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其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抗生素使用原则进行抗感染、解痉平喘药和氨溴索化痰对症支持治疗。

1.3.1 对照组 在上述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生产厂家: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795)加硫酸特布他林(生产厂家:成都华宇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03)治疗方案,2~4 次/天、取1 mg/次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2.5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予以空气加压雾化器雾化吸入。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生产厂家: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40028)进行治疗,2 次/天,每次取10~30 万IU/kg 的rh INF-α2b 注射液。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周,后观察其治疗效果。

1.4 临床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2)体征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三凹征等症状消失时间。(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儿胃肠道不适、红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实验室指标: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CD4+、CD8+、CD4+/CD8+、干扰素-γ( IFN-γ) 、白细胞介素-10( IL-10)等指标变化,抽取静脉血静置1 h后行3 000 r/min 离心操作,获取上层清液作检测样本,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检测,CD4+、CD8+经放射免疫法得出结果后计算CD4+/CD8+比值,IFN-γ、IL-10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儿症状消失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患儿治疗后5 天内,可见临床症状(咳嗽、喘息、肺部喘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或有明显改善;有效:患儿用药后,5 天内可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偶尔可见轻微气喘,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但经肺部检查可见啰音;无效:患儿治疗5天后,咳嗽、喘息、气促症状均未见改善,或肺部听诊结果无变化,有甚者还出现病情加剧,急需采取其他治疗方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d)

对照组观察组t P 30 30 4.68±0.64 5.98±1.05 3.52<0.05 3.65±0.88 4.75±1.14 4.05<0.05 4.65±0.96 5.65±1.23 3.45<0.05 2.88±0.36 4.23±1.05 5.23<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及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P n 30 30 CD4+(%)治疗前28.29±5.15 28.31±4.98 1.15>0.05治疗后40.04±4.67 33.01±5.64 4.98<0.05 CD8+(%)治疗前30.93±4.52 30.24±5.12 0.83>0.05治疗后24.94±2.33 28.01±4.33 4.01<0.05 CD4+/CD8+治疗前0.85±0.09 0.86±0.07 1.24>0.05治疗后1.65±0.19 1.05±0.06 3.93<0.05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FN-γ、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IL-10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比较(±s)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P n 30 30 IFN-γ(ng/L)治疗前96.29±13.12 95.31±14.88 1.39>0.05治疗后108.04±14.68 116.98±16.33 7.86<0.05 IL-10(ng/L)治疗前85.93±7.63 84.24±8.23 0.84>0.05治疗后130.94±8.15 155.75±7.89 8.01<0.05

2.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s)

表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s)

观察组对照组χ2 P 30 30 2(6.67)5(16.67)3(10.00)7(23.33)5(16.67)12(40.00)4.02<0.05

3 结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作为婴幼儿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究其发病机制,临床指出和婴幼儿解剖学特点有密切关联,因为婴幼儿细支气管管腔细小,黏性分泌物容易堵塞管腔,或者受水肿、平滑肌收缩影响而造成梗阻,导致肺气肿或诱发肺不张,临床上可见咳嗽、咳喘、缺氧等症状作为病症主要表现[6]。与此同时,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相关病发机制中,患儿机体感染病毒也是主要致病因素,致病菌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后会破坏患儿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进而增加黏液分泌物,诱发上述不适症状的同时会对其机体T 细胞产生造成抑制,导致患儿病情发展至后期时会损伤其变态免疫功能来促使病情加剧,增加治愈难度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育[7]。

目前临床多是根据其临床症状来予以对症处理,包括抗感染、解除呼吸道痉挛和排痰,抑制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降低患儿其他并发症发生概率。但考虑到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存在病原体分布复杂特点,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药物难以快速改善其不适症状。干扰素作为一类糖蛋白,是人体在感染后所产生的一种效应性细胞因子,不仅具有显著抗病毒、抗肿瘤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还能对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8]。重组人干扰素α1b 作为人白细胞干扰素之一,通过作用于细胞受体来产生强化细胞免疫和抗病毒蛋白的功效,其中,经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来加快增殖、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来实现强化细胞免疫力的干预目的,进而解除其病毒感染所致病理反应和避免病毒扩散,控制住病情进展。与此同时,重组人干扰素α1b 中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药物作用到患儿细胞受体后形成一种抗病毒蛋白,进而释放出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降解病毒mRNA、磷酸二酯酶抑制病毒蛋白翻译及蛋白激酶,是抑制病毒蛋白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有效物质,是清除病毒的有效药物[9]。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布地奈德与硫酸特布他林行雾化吸入,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症状(咳嗽、喘息、肺部啰音、三凹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基于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用药,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尽早解除患儿不适症状,提高整体疗效。与此同时,因为药物经雾化吸入会直接作用到患儿支气管病灶处,不会过多影响其他组织功能,有效避免了干扰素全身性用药的弊端,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更容易接受和认可[10]。

与此同时,考虑到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普遍存在免疫力低下问题,其中,CD4和CD8均是一种T淋巴细胞,在人体整体免疫功能中占据重要地位,CD4细胞主要反应病毒入侵机体时造成免疫系统变化,但不具有杀灭病毒作用。CD8细胞是在接受到CD4释放信息后能对病毒进行抑制和抵抗。此外,患儿机体还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是诱发不适症状的主要原因。其中,IFN-γ 是反应人体细胞免疫平衡性的因子,能有效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IL-10 可有效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量。为此,本次研究通过抽取CD4、CD8及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以及IFN-γ、IL-10用以评估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CD4+及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CD8+和IFN-γ、IL-10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减少机体炎性反应,进而强化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加快其体征消失速率,是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炎性反应的有效措施,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毛细干扰素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