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2022-06-27 18:44赵秀英
学习与科普 2022年21期
关键词:书写作业作文

赵秀英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应该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语文课堂形式多样化,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特别高,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传统的语文教学,老师在前面侃侃而谈,学生却无精打采听不进去,是老师讲得不好吗?不是,而是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太少,他们觉得无所事事。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而学生却学到了很少的知识。通过教学总结我发现这些老师在讲课中,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去主动地参与,放手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速度很快,知识掌握也不错。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取得了点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现从写作教学方面做出以下陈述:

一、书写基本功首当其冲

一手好字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书写在文科中甚至各科考试中的重要性”。简单说,在小学阶段的考试中,同等水平的作文,只是从书写上就可以拉开3—5分的距离,高考两篇作文50分,因为书写的好坏会拉开更大的距离。书写的好坏不仅与写字方法有关,更取决于学生的治学态度,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方面失分,语言文字越早抓效果越明显,所以老师在教学中除了思想教育外,每堂课都设有指导写字的环节,这个环节老师相当重视,书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潦草的书写宁愿让学生擦掉重写也不能马虎过关。直到现在,每天雷打不动地安排10分钟集体练字的时间(描红或临摹)和20分钟读书的时间。“严师出高徒。”教师的标准很重要,只要教师言必行学生就不再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尤其低年级练习书写效果最为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练习书写的积极性,要不间断地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示、比赛、评比、发奖,变着花样地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平时不定时进行作业展,或通过白板或通过传阅,不僅展示书写工整的作业,也展示书写有进步的作业,以起到鼓励和鞭策的作用,学生个个都以书写规范为荣。

老师相信:“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作为教师,每每打开学生的作业本,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书写规范、干净整洁的作业,心里着实欢喜,批作业竟然成了老师的享受,时不时老师还会在作业上批注一个“棒”字或者盖个“大拇指”的印章,有时还会写上鼓励的话,老师相信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学习的热情和激情需要教师来点燃。学生打开作业本后和教师的心情是一样喜悦、满足,多数学生都把每天练字的必修课当成快乐的事、感兴趣的事,甚至有的学生主动把班级书写好的同学的作业当字帖借来临摹,看到这种好现象真的很欣喜,老师也意识到树立榜样的重要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班作业每学期都会代表学校参加各级作业展评。

二、学习习惯和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桥梁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主阵地。课堂的实效不仅要求教师备好课、关键还要让学生会听课,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所以,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或更长的时间,老师把工作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课堂常规和习惯的养成上,老师坚信“磨刀不误砍柴功”。根据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年龄特点,经常安排学生分角色读、比赛读、演课本剧,写感受,有时通过教师插入故事、提问、语调和眼神暗示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防止学生开小差,尽量不打断课堂教学。

除了上课听课的良好习惯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渔”。随着学生知识丰富,慢慢教会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如读书方法、解词的方法、分段概括段意方法、感悟字句的方法等。学就要扎扎实实,应当掌握的知识必须当堂课落到实处,不可流于形式,课上老师经常使用学生喜欢的比赛、抢答或游戏的多种形式来检查掌握效果。

生字词的掌握是小学阶段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每学完一篇阅读课,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就有听写生字词这项,第二天再集体听写,单元复习时除了本单元的生字与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进行辨字组词外,还要再一次听写生字、词。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桌互批、小组内换着批等多种形式批改,目的是把字、词、句落到实处。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每课语文作业老师都设计用好词造句这一项和与文章有关的主观题目。

三、习作水到渠成

老师从学生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开始,就在为中、高年级的写作做准备,在平时阅读教学时融入写作方法和思路,分析课文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生词,暗示学生学会字、词、句的巧妙运用,课堂上为学生不断地积累更多的词汇,尽可能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尤其后进生,以便及时修正学生的语言。平时不断地推荐好书,为了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老师不定时地查看他们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积累各类题材的好词、佳句,以便说话或作文时做准备。

老师对于大作文是严格按照教材要求的内容写的,而小作文是比较灵活的,每一次小作文都有主题。有的是为大作文铺路;有的是为了训练详写与略写的区别,有的是选材的专题练习,中心句、过渡句的运用练习,多次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系列训练;有的是在大作文的基础上再加工或续写;还有的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让学生有话可说,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心中的真情实感得到真实的流露和发泄,而选择贴近生活的题目,如“读后感、日记、老师想对你说、从……中得到启示、童年趣事……的我、我的好同学、教师、妈妈”,变着花样找学生乐于写的各种题材,避免学生对单一文体写作产生厌倦感。写作训练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每一篇课文里都蕴含写作的训练点,语文教学要求的“三点梳理”即”学教训练点”“读写结合点”“视野拓展点”中的每一点都融入听说读写,每一课都有读写结合点,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或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不失时机地切入让学生一吐为快,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

总之,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保持积极热情的学习态度,有效挖掘学生写作的潜能。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一个慢功夫,甚至会出现泛化阶段,切不可拔苗助长或一蹴而就,只要有的放矢,离教师最初的目标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书写作业作文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作业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