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配网运行安全管理分析

2022-06-29 03:18李鹏飞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供电安全管理

李鹏飞

摘 要:电力企业内配网的安全,直接关乎人民生产与生活用电,其工作状态能否安全、平稳,是保障供电系统安全的重点工作内容。本文重点针对供电单位日常配电网线路的运营管理与维修,对配电网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维护管理措施,对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供电;配网运行;安全管理

引言:

在电力企业的配网中,电源线路的运转安全,直接决定了其线路内的电力传输情况,对供电系统的最终效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下配网线路运营中,危害原因较多,如果安全管理工作不善,将导致严重后果。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保障监管措施,才能让供电系统平稳运行。

一、配网运行安全的现状

(一)设计不合理

1.结构问题

在结构最初设计的时候,部分供电单位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缺少科学的依据和完善的配网结构设计。目前,我国的城市配网分布构造中存在着整个宏观环境层面规范设计紊乱,城市配网行业内部结构的布局调整也常常赶不上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变动的情况。而旧城区的配网结构改造又为原有的城市配网结构增加了很大的供应压力。有的分支线的数量急剧增多,线的总长度也急剧增长,当接通时,往往并未装设断路器等,反而直接与主要线路相连,从而造成了电力故障频频出现。有的变电站由于地理位置布设不合理,而且连接着许多无用的分支机构,大幅度降低了配电网供电的效率[1]。

2.设备问题

目前,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而且在安全保障层面还没有随着时代进行更新,加之各地区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各个地区用电模式和电网建设情况会存在较大差异,在气象条件复杂、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配网安全的自动化技术会更低,更加无法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和有效。

(二)维护情况较差

配电网的工程范围分散且结构复杂,因此,电力设备的维护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客观上也具有相当难度。特别是由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线缆周围存在建筑、植树、堆土等状况,部分单位或个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认识并不深入,因此,往往形成了供电运行安全和维护上的困难。在部分城市供电工程上,道路清洁方面的工作也具有很大困难。在配电网的工作中,往往会发生污闪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线路在供电中,由于长时间处于超负荷使用,导致表面很容易积累污物,当污染物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发生污闪现象。

(三)管理水平不足

新时期下国家电网的部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有些规章制度还较为落后,忽视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更新,已经赶不上了企业的发展與配电网的变革,导致了新形势下工作无章可依,对保障配电网的工作安全起不到效果。此外部分供电企业在进行管理的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导致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够灵活也无法落实。

二、配网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改善配网综合设计

1.优化配网结构

配网结构的优化也是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关键的考虑要素,供电公司除了要对城市配网环境作出全面详尽的综合解析,以完善供电架构,而且还需要对城市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政设计的大致走向做出合理预见,留有必要的发展空间,为后续配网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撑。科学规划需要合理配置配电站的数量,保证配电站能够科学覆盖自身部署的区域,避免交叉重复和盲区的出现,保证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的同时,节省配电站数量。

要及时将以往的供电方式作出调整,减少设备中间不必要的环节。优化过的配网结构,不仅可以提高供电效率,降低能源的损耗,还可以节约材料的使用,避免资源的过多浪费。

2.完善设备的安装应用

在配网线路运行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变压器设备数量和电容,因此,为了使电源效能提高,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选择。其变压器设备总量也应该按照输配电网络规格定夺;其供电容量大小则通过供电电压和容载比来决定。在城市供电网建设时,为了满足高层建筑的用电需求,将对用电设备的使用总量予以严格限制,最好是对二台装置进行了冗余设计,才能确保平稳用电。

(二)排除潜在维修隐患

1.环境因素

因为输配电网线的架设场所,一般都是在远离城市和住宅的地方,所以在山地和荒野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力也就相当大。对输配电网线路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雷击、冰雪。大自然的力量当然不能忽略,它同时也是最易对输电线路产生损害的原因之一,其中雷击事件就是最经常出现的故障之一,中国全国每年由于雷击事件而损失的费用都是相当大的。由于雷击事件会产生对输配电线路的共感,同时导致对输配电线路产生了感应电流,从而释放出了大量的正负电荷,而这种电荷又会对输配电线路的外部层面产生一定的损伤,甚至会引起断裂,这也会使得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稳定能力不复出现。所以,在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中国电力公司的更加注重雷击保护的措施。在雷击保护的基础设施修建的时候,一般措施都是通过架设避水针。当输配电线路遭到雷击时,避水针可以协助输配电线路分担部分的电流,从而减少了输配电线路所受到的电压,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集电杆自身的接触电阻值[2]。

2.外力因素

外力因素是配电网安全管理中不可控的因素,建造过程中受到施工方、施工设备、作业习惯等多方面原因的干扰,更易给配电网造成无法预计的破坏,比如线路断裂,电线杆的倾倒等,无益于配电网的安全建设,还会增加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部分农村地区的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大概率和农耕时期偶遇,某些已经完成施工的线路会被当地的农户自行破坏拆除,此时若盲目地去架设其他设备的供电线,会导致配电网系统的局部失效和瘫痪,甚至影响到原本的主干系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配电网的建设周期中,此类的外力破坏因素会对施工和使用的效率造成巨大的干扰,成倍增加配电网的潜在风险系数,且短时间内不容易排查出来。

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检查与预防相结合、综合治理。配电网体系比较庞大复杂,所以,其设备就存在着大量的技术特点。而监督管理的建立,并不能单靠城市供电系统内部人员的能力来完成。为此,要依靠当地人民政府,并结合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的打击态势,利用行政手段,强化对设备的监管。利用行政监督手段的,也要在配电网系统内对用户设备实施经常和不定期的检测。重点用电单位应强化防范和检查,从而更好地保证设备的监督管理,以达到满足安全用电的要求。配电网系统内部的监督检查人员任重道远。由于配网系统工作的持久性,要求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好地做好检查工作[3]。

(三)构建安全管理體系

1.落实安全制度

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城市配电网运营的管理需要建立对应健全的管理体系,并对各种管理体系要随着具体情况不断地完善与创新,配网运营主管单位要专门设置,对各种管理体系加以修改与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实际状况,同时,加强人员监管力度,严格按章办事。要对触犯安全规定的人加以惩处,不要使安全规定形同虚设。

2.加强人员培训

管理体系的核心与根基在于人员的管理,需要建设对应的技能培训模式和以师带徒的教学模式。提高人员培训与教育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关键岗位人才的电力技能水平,从根本上转变了人员素质低下给电网运行安全造成的隐患。此外,各单位还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业务考评机制,针对业务中表现较优秀的员工予以表彰激励,以充分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觉地规范自身言行,并以身作则。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完善和落实供电企业配网运行中的监督管理的工作,需要管理者围绕输配电网络安全性运行中出现的各类状况,能及时发现具体的漏洞。不断完善配电网结构的设计,提高对配网设施检测力度,积极应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并重视对配网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保持配电网整体运转的安全可靠,共同促进供电体系的整体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雅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血站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J].科技风,2021(19):94-95.

[2]单海斌.浅谈计算机网路信息技术在血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电脑校园,2021(9):471-472.

[3]夏晓,李渝,李燕红.计算机信息化对采供血工作的影响浅谈[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7):178-179.

猜你喜欢
供电安全管理
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有关思考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失电影响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关于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就这几招!教你快速识别显卡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