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碳”目标的碳排放控制政策设计研究

2022-06-29 06:12张强生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碳碳排放

张强生

摘 要:本文将从当前碳排放控制的概况出发,阐述碳排放控制政策的主要目标,对碳排放控制政策的有效设计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合理设计碳排放控制的各项政策,从而确保碳排放控制政策的科学性。

关键词:控制政策;碳排放;双碳目标

引言:

近些年,我国制定了双碳发展目标,该目标一经提出便得到国内各个行业领域的高度重视,使绿色发展被提升到全新高度,推动了能源革命,促进了我国能源系统整体的发展与转型,形成了低碳、清洁安全的能源机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积极研究碳排放控制政策的有效設计路径。

一、当前碳排放控制的概况

从内容上看,碳排放控制能够为碳排放企业提供充分的减排工作协助,让双碳战略控制碳排放的水平有效提升,注重减排的边际成本,使相关政策的公平和效率充分地展现出来。现阶段,为了实现双碳的战略目标,就应把握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手段等方面,提高双碳对碳排放控制的适应性。

二、碳排放控制政策的主要目标

设计碳排放控制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实现碳减排的边际成本。以目前的减碳水平和能源结构,做好碳减排工作离不开经济上的成本支出,这使得边际成本能够对碳减排水平作出直观地反映,可将有效的决策参考提供给减排的落实。

第二,给予资金支持。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降低不仅是国内碳减排的首要任务,而且也是最终任务。凭借现有的减碳水平,我国暂时不能实现化石能源零排放,不过,化石能源的减排空间依然十分广阔。国家应对碳税政策灵活运用,适当增加化石能源市面价格,平稳带动碳减排工作的开展[1]。

第三,实现双碳战略发展目标。双碳战略带动了国内的能源革命,要求传统的高碳模式朝着零碳或低碳的方向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应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形成完善的低碳能源体系。由此可以得出,设计控制政策时应注重政策手段的合理利用,使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得到一定刺激,将自身原有的碳排放量减少,同时碳排放成本不可超过替代的能源成本。

三、碳排放控制政策的有效设计路径

(一)设计碳税政策

在我国,碳税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任何碳排放都能按照我国制定的排放要求对碳税进行征收。现阶段,国内充分具备了碳税政策实施条件,后续应快速核查碳排放,合理设计环境保护税中的各项内容,明确环境保护税的指向性,奠定良好的碳税政策基础。具体来讲,设计碳税政策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碳税政策的目标。宏观上的碳税政策是以边际成本最低为前提,微观上的碳税政策则按照宏观目标、具体状况来确定减碳边际成本,政策目标能够按照后续政策的评估和反馈展开合理调整。

第二,碳税政策的干系人。社会团体、公众、居民、碳排放源、地级政府、中央政府都是碳税政策的干系人,国内的碳税实践应面向使用化石燃料的制造业部门和工业部门,按照国际征收惯例来优化各个环节化石能源碳税的征收,明确纳税人的不同层级。

第三,碳税政策的任务。制定碳税政策主要是为了将我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根据我国碳排放标准来制约碳排放源,通过较低的社会成本促进减排目标的最终实现。由于碳税政策是一个价格控制工具,因此可以用来激励减碳技术的进步。

第四,碳税政策的阶段性实施。从环境保护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发现,实施、制定政策前需要分析成本效益,观察政策实施的效果,按照预期目标对政策展开充分的调整,并按照排放量和行业的划分来进行税额的差别化设计。

(二)设计管理制度

二氧化碳是一种吸收型污染物,无法直接给人体带来伤害,不存在时空上的分异性,同时,作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能够对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范围是整个世界,因此是公共的、全球性的气体,不同国家与政府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对碳排放加以控制。由此可以得出,国内控制碳排放也应通过中央政府对政策进行制定,随后地级政府实施相应的政策内容[2]。

碳排放控制的标准、法规和法律主要由中央政府负责,碳排放控制的管理和监督则由环境生态部门负责,有关部委应提供支持和配合。地级政府按照碳减排规定的排放量,组织进行各项碳减排工作,对实施排放许可证负责。环境生态部门应动态、实时地监管交易市场,与国务院配合指导和监管碳交易的各项活动。当排污许可证正式通过后,环境生态部门还应核查碳排放权,面向整个社会公开碳排放交易的所有信息内容,虚心接受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参考人们提供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国家能够制定、调整碳税的具体税率,类似于污染物环保税,碳税应以地方税的形式进行征收,从而让燃煤发电地区受到的经济冲击减少。

(三)设计排放政策

基于双碳战略发展目标,从国家层面进行碳减排势在必行。客观来讲,碳排放控制政策能够做出明显的减排贡献,并将大量的资金与动力提供给我国的能源发展转型。从政策手段来看,排放政策主要包括碳交易、碳税这两种政策。其中,碳税能够让化石能源价格快速提升,按照可再生能源当前技术水平,将碳税政策合理、灵活、稳健地实施,从而让双碳战略发展目标最终实现。碳税在双碳前期和中期能够提供良好的水源,发挥资金筹集的重要功能,遵循了公平、效率等原则,成本投入较低,使双碳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具备了天然优势。而权交易政策能够使科技水平较高的企业得到刺激,大力发展自身技术,并在后续双碳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碳交易政策还是相关的碳税政策,都应具备有效的排污许可证,不需要为碳排放工作对许可证进行单独发放,而是在空气污染物许可证里添加二氧化碳的内容即可,并且排污许可证的执行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提供的碳排放配额。控制政策的手段并不具有优劣之分,在一定情况下,不同手段的应用组合可以使双碳战略发展目标更加快速地实现。

(四)设计碳交易政策

设计碳交易市场时,需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方面,应按照碳达峰目标,使碳交易政策匹配合理碳排放。另一方面,平衡减排成本和权交易价格,增强控制政策的灵活程度。具体来讲,设计碳交易政策需包含三个内容。

第一,碳交易政策的目标。按照我国碳达峰2030年的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国内碳减排政策的目标,将年排放基准量当作交易核算的主要对象,随后整体当成碳交易总排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使标准更加严格[3]。

第二,碳交易政策的干系人。碳交易平台、政府部门以及碳交易对象都是碳交易政策的干系人。碳交易市场应将以往的体量扩展,归入到高碳制造业、工业的结构中,最终涉及所有国民经济行业,而非仅对热力和电力等生产能源行业适用。

第三,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政府部门应发放初始排放配额,按照公平和公正等基本原则,结合减排目标来确定后续发放配额标准与排放绩效要求。从原则上看,发放的配额不可高出前3年企业排放的平均标准。

结语:总而言之,研究碳排放控制政策的有效设计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碳排放控制的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充分把握碳排放控制政策的主要目标,能够通过设计碳税政策、管理制度、排放政策、碳交易政策等碳排放控制政策,贯彻落实双碳战略,从而提高控制政策设计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参考文献:

[1]王磊,李峰波,王雪利.地方官员异地交流能降低城市碳排放吗——基于市长和市委书记异地交流的微观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 44(01):14-27.

[2]胡剑波,赵魁,杨苑翰.中国工业碳排放达峰预测及控制因素研究——基于BP-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实证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21,(09): 135-146.

[3]尤明青,王海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变迁的逻辑——兼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1):48-58.

猜你喜欢
双碳碳排放
“双碳”目标下云南水利发展新常态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
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济南市公共交通低碳发展路径探索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新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宁夏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