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

2022-06-29 07:18邹克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稳定性配电网设备

邹克

摘 要: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配电网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配电网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影响配电网的因素,提出了配电网的规划方法,在传统的基础上革新,通过提高配电网设备的先进性、技术水平等,保障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关键词:配电网;稳定性;规划方法;设备

前言:

随着我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目前人类的日常生活都与电力息息相关,一旦失去了电力的供应,大部分设施都会瘫痪,因此人们要求供电部门保证供电的稳定性。电力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所在,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对促进民生发展、提高社会稳定有很大帮助。

一、供电可靠性的基本理念

(一)停电原因

配电网停电的原因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预先安排好的停电计划,另一种是故障停电。预先安排的停电大多数都是因为要检修电力设备,检查电力线路,排除电力隐患等,而故障停电是供电设备的损害导致电力供应链断裂,可能是电力线路断裂、熔断器损害、变压器故障等。总而言之,电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力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能源。

(二)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持续不断稳定的供电能力,是对电力系统考核的重要指标,供电可靠性也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发达程度,反映了对居民用电的保障,一般以停电次数、供电可靠率、停电时间等确定供电可靠性的标准和

供电设备质量。

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一)优化配电网的结构

配电网是整个电力运行系统的纽带,部分电力公司为了省时省力只建设单一的电力网结构,不会因地制宜,不管在何种条件下都只建设一种配电网架构,建设上确实便利了很多,但也为未来埋下了隐患,各地所处环境不同,气候、地形地貌也不尽相同,一种电网结构不一定适应该地区,适配性差,对今后的维修工作和检测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设单一的配电网结构利大于弊。

电网的结构不再单一化,与所处环境相结合,合理地使用配电网,提高配电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根据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不同,又可以将配电网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按照供电区的划分,又可以分为工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城市配电网[1]。

第一,架空网。架空网又被叫做混合网,其典型网络架构又分为多分段多联络、多分段单联络和辐射式。多分段多联络大多数使用开环运行方式环网接线,每一条电路可以负荷300安培以下,每个分段可以负荷70安培到100安培之间。电量负载率最高可达75%。多分段单联络,在此配电网中,任意一条线路发生故障,可以操作开关,使另一条电路承载此条线路的电量,但主干线的负载率仅有50%。辐射式在架空网中式最基本的接线方式,一旦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此配电网可以减少事故和检修的电路范围,主干线的负载率高达100%。

第二,电缆网。电缆网分为单射式接线方式、双射式接线方式、单环式接线方式、双环式接线方式和N供一备这五种。其中,N供一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高,可靠性也最高,单射式接线方式可靠性最差。电缆网的接线方式可靠性也要高于架空网。同一种网络结构,供电可靠性主要看电路负载的密度,电路负荷的密度越大,可靠性就越强。

所以多种多样的配电网结构,就是为了提供选择,同配电网适应不同的地区和环境,要根据现状选择合适的结构,对供电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二)提高电力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的首要任务,科技的发展会为供电系统提供帮助,网络的发达可以服务于电力管理当中,根据网络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这一特性,对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设备和配电网都形成监督和管理,方便于未来的检修、排查以及更换设备工作[2]。

科技的发展使配电网和网络有了密接的联系,配电网的最终发展目标就是自动化,安全化和智能化,在供电作业进行过程中,通过网络和配电信息进行结合,时时刻刻的监控配电网的全部信息,电网运行中,网络技术也在运行,二者相辅相成,提高人们用电安全。配电网的规划管理中,电力设备的先进程度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是决定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传统的配电网络中,大多数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所以加強配电网络的数字化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报备,为维修设备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抓紧抢修的进度。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一样不能忽视,专业技能也是配电网络稳定的保障,一旦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或者低下,无法进行故障维修,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技术人员要定期进行检验和培训,保证其专业技能时时处于最新的状态,电力技术水平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学会创新,无改革,不突破,电力技术的革新已经迫在眉睫,一旦电力技术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就不会轻易波动,所有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三)日常维护供电设备

设备的维护也是整个配电网络架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能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设备的维修,是为今后排除隐患,技术人员要定期检修电路,变压器,熔断器等电力设备,确保其运行正常,一旦电力元件发生不正常的行为,就要及时报备或者维修,坚决控制设备损伤和电路老化的可能性,将产生问题的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对设备上心,对配电网重视,就是对人民的保证,对安全的保障,也是整个电力部门的期望。

所谓的供电设备,指的是所有电网中存在的设备,不仅局限于大型的电力设施,也包括电力线路、电力元件等。电力设备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自身也会具有一定的预防故障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设备也可以通过解放自身来试着维修故障,但小型元件的维修工作是重中之重,小型元件体积小,作用却很大,每一个螺丝、铁片都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也是整个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员要注重对小型元件的检测和维修,使其减少对配电网的影响。

(四)配电网隐患排查

配电线路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隐患排查工作就是为电路安全保驾护航,保证线路的合理运行,使其持续不断地供电。

第一,要做好对配电线路的检查,定期对架空电力线路进行检测,防止其出现老化,断裂等现象。

第二,电线周围环境检查。电路周围是否有施工单位,爆破,挖掘等现象。确保其不会损伤电路,一旦电路发生损害立即对其维修,保证电力供应。

第三,查看电力元件设备。检查电线的交界处是否固定,熔断器的状态,有无缺少螺丝情况,导线的腐蚀情况,变压器是否渗油,绝缘子破损情况等。

(五)制定目标

有效的目标,是实行计划的方向,整个配电网络架构体系中,正确的管理模式是对安全的重视,管理人员要结合当前大环境,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满足不同区域的人民不同的供电需求,对电路的负载率有明确的认知,对架空网的建设也了然于心,运行管理是保障配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配电网络的管理,还有对基础电力工作人员的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等。多方向制订计划,对整个电力产业提供帮助[3]。

结论:综上所述,电力管理部门要想提高电力设施的保障,就要做到改革和创新,对设备经常性进行维修保护,建立一个安全合理的配电网结构,加强电力的管理,制订有效的目标。尤其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用电安全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人们频繁使用电力,电力部门要确保电力的供应,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促进整个电力行业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聃,孙哲军,张敬思,等.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J].电子产品世界,2021,28(12):59-63.

[2]黎国智.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0):189-191.

[3]卢磊. 基于网格化规划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边际效益分析[D].南昌大学,2020.

猜你喜欢
稳定性配电网设备
调试新设备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