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式延伸护理在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2-06-29 03:17丁秀娟丁珊熊敏颢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依从性化疗

丁秀娟 丁珊 熊敏颢

子宫颈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多数通过根治术进行治疗,术后给予化疗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但术后化疗会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出现乏力、疼痛、焦虑、抑郁等,降低了患者遵医嘱行为及生活质量[1-2]。与此同时,子宫颈癌术后患者在化疗的间歇期与结束后一般需要回家继续接受治疗,若患者在出院后无法得到有效的、规范化的医护治疗,可能不利于患者的疾病转归[3-4]。传统的出院后随访及复诊逐渐无法满足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日常需求,患者更需要多形式、多专业、多学科的延伸护理。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式延伸护理是将MDT与延伸护理进行整合,在护理过程中不同专业人员发挥不同的专业技能,团队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护理干预。相关研究发现,MDT式延伸护理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5]。但目前MDT式延伸护理在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相关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探讨MDT式延伸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108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证实为子宫颈癌,且接受手术治疗;(2)术后首次进行化疗治疗;(3)预期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合并严重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4)血液系统疾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5.43±5.23)岁;TNM分期:21例Ⅰ期,33例Ⅱ期;平均BMI(23.68±3.98)kg/m2;文化程度:初中11例,高中/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2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5.61±5.19)岁;TNM分期:18例Ⅰ期,36例Ⅱ期;平均BMI(23.71±3.87)kg/m2;文化程度:初中14例,高中/大专22例,大专及以上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干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治疗、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知识宣教、运动指导及常规心理干预等。出院前嘱患者定期复查,每月进行3次电话随访及2次家庭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MDT式延伸护理,其护理内容为:(1)成立子宫颈癌术后化疗MDT式延伸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主任医生、2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5名护士、1名心理咨询师、1名公共营养师组成,小组成员均接受过MDT式延伸护理相关培训,严格按照职责分配履行本身职责,以保证MDT式延伸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2)在患者出院前小组成员与患者进行面谈,为患者讲解在化疗期间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为主,普及有关子宫颈癌的相关知识,强调及时、合理的化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降低再复发的可能性;指导患者掌握性生活的注意事项,定期进行随访,让患者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如何自护;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自身情况学习太极拳、八卦掌等传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应避免用力过猛及过度劳累。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MDT式延伸护理方案,其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对术后患者的饮食、用药指导,术后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测及处理等多方面内容,汇总成为电子档,由护理小组及患者各保管1份,为患者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患者在出院后小组成员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个人康复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3)在患者出院前邀请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加入微信群聊,所有小组成员会在每日20:00-21:00会为患者解答有关护理、治疗、心理及饮食等相关问题,同时鼓励患者能在群内积极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治疗心得,相互鼓励,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指导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若居家期间发现异常情绪可根据患者的喜好,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若负性情绪较为严重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4)根据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在随访过程中应填写随访记录单,在家庭访视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如是否遵医嘱按时用药、有无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行为、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合理等,并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给予合适、科学的教育与指导。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家中的具体情况,并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与鼓励,让患者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与重视。(5)通过电话或微信群等方式通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在讲座中为患者解答有关治疗过程中的问题,鼓励患者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帮助他们建立治疗的自信心,这有利于帮助患者的恢复,在讲座中设立有奖问答环节,通过提问与回答的方式巩固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生活质量、细胞因子水平、不良情绪,护理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

1.3.1 生活质量 根据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设计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认知、情绪、躯体、社会功能、角色5个功能及疼痛、疲劳、恶心呕吐3个症状,通过0~100分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其中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6]。

1.3.2 BDNF及 5-HT 抽取患者 3 ml静脉血,通过离心收集血清上清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5-羟色胺(5-HT)水平。

1.3.3 不良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情况进行评价,SAS以50分为临界值,50分以上,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越焦虑;SDS以53分为临界值,53分以上,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抑郁症状抑郁情况越严重[7]。

1.3.4 治疗依从性 采用本院自制的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情况、定期复查、合理生活作息等,该量表总分为100分,90~100分表示治疗依从性为优,89~70分表示治疗依从性为良,69分及以下表示治疗依从性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活质量评分、细胞因子水平及焦虑、抑郁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依从性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认知、情绪、躯体、社会功能、角色、疼痛、疲劳、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认知、情绪、躯体、社会功能、角色、疼痛、疲劳、恶心呕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续)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认知 情绪 躯体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n=54) 41.25±3.26 65.58±5.42* 50.06±3.18 69.98±5.08* 48.23±3.19 66.25±4.15* 44.92±3.52 69.95±5.36*对照组(n=54) 41.29±3.21 53.06±4.16* 50.11±3.22 54.46±4.27* 48.31±3.22 56.14±3.69* 45.01±3.54 56.36±4.21*t值 0.064 13.466 0.081 17.186 0.130 13.378 0.133 14.329 P值 0.949 <0.001 0.935 <0.001 0.897 <0.001 0.895 <0.001

2.2 两组细胞因子比较

护理前,两组5-HT及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5-HT与BDN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5-HT及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5-HT及BDNF比较[μg/L,(±s)]

表2 两组5-HT及BDNF比较[μg/L,(±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5-HT BDNF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n=54) 85.49±11.22 126.25±15.47* 25.69±4.22 41.25±6.22*对照组(n=54) 85.55±11.19 105.33±14.08* 25.72±4.32 34.24±6.03*t值 0.029 7.349 0.038 5.946 P值 0.978 <0.001 0.971 <0.001

2.3 两组不良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情绪比较[分,(±s)]

表3 两组不良情绪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 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n=54) 69.58±4.11 47.03±2.69* 72.03±5.89 43.68±3.12*对照组(n=54) 69.59±4.12 56.58±3.02* 72.08±5.91 57.56±3.24*t值 0.013 17.352 0.044 22.676 P值 0.990 <0.001 0.965 <0.001

2.4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子宫颈癌患者常给予手术配合化疗进行治疗,术后化疗能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降低癌症的转移及复发情况[8-9]。但术前因对疾病的不了解,多数患者常处于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之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及化疗带来的应激反应等,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10-11]。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延伸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延续至患者出院后,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的恢复过程,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角色及社会中[12-13]。临床上常规的护理服务只是在患者出院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其形式较为单一,未能满足子宫颈癌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随着医疗服务的逐渐发展为多学科等特点,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延续护理团队发挥了多学科团队的专业性,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及治疗依从性[14-15]。在本研究中发现,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认知、情绪、躯体、社会功能、角色、疼痛、疲劳、恶心呕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给予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MDT式延伸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MDT式延伸护理根据与患者的谈话及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提供无缝隙、持续且专业化的家庭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MDT式延伸护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家庭访视及电话随访,帮助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作息及饮食习惯,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间接地改变了患者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既往研究发现,抑郁、焦虑情绪与海马结构的改变具有直接关系,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HT是一种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其活性的降低会使神经递质传导发生限制,缺乏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而出现焦虑、抑郁[16]。BDNF是一种脑内蛋白质,能促进受损神经元的分化、生长,改变病理状态,其水平的下降会对神经元带来损害,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17]。有研究提到,抑郁、焦虑评分改善越显著的患者,5-HT及BDNF水平提高程度越高,认为焦虑、抑郁情绪与机体内BDNF及5-HT水平改善情况具有密切联系[18]。在本研究中发现,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DNF、5-HT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提示,给予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MDT式延伸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调节BDNF及5-HT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MDT式延伸护理过程中给予了患者用药、饮食、运动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干预,让患者能更好地了解有关疾病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避免了因对疾病的不了解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通过微信平台的方式,鼓励患者交流心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指导家属如何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通过组织座谈会等方式能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进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这也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且该护理方法能提高患者体内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转归的希望,从而更好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对子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MDT式延伸护理有利于调节患者5-HT及BDNF水平,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依从性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对子宫颈癌的15个常见误区
如何预防子宫颈癌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