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06-30 02:29郎达伟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小学音乐教学传统文化

郎达伟

摘 要:文化和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化知识背后的人文内涵、情感要素,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不能把音乐教育内容局限于教材知识,而要对音乐教材进行延伸与拓展。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需求,把音乐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气息,把更多具有丰富内涵的音乐作品展示给学生,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根基,在小学阶段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心态和意识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指导下,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任务需求,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利用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音乐教育和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窥见这一点。

一、创设独特情境,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

想要保证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和技术指导,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和发展需求等,营造适宜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促使学生在这种热情状态的感召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探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所学乐曲进行试唱,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会明显强化学生积极了解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專注力,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给学生介绍《采茶舞曲》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先了解乐曲,促使学生对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充分领悟。《采茶舞曲》主要是歌颂南方采茶时的美好景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领悟其中文化内涵的同时,对采茶时的动作进行表演,知悉江浙一带的特产和民俗习惯等,促使学生加强对江浙一带文化进行深化了解的意识和积极性。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给学生呈现江浙一带的经典文化和美好景观,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试唱,以此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

二、通过乐器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乐曲之外,乐器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且自成一系,在世界音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乐器在我国不仅是一种音乐领域的文化,也同时是精神、思想、人格、伦理方面的文化。音乐教材中有大量的曲目欣赏和乐器演奏内容,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奏民族乐器,用心感知民族音乐。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民族乐器的声音特征和风格特征,调动学生参与演奏民族乐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感知民族文化。比如欣赏《十面埋伏》时,教师给学生讲解琵琶这一传统乐器,一边讲述一边欣赏乐曲,让学生体会楚汉争霸时的宏大场面,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如,在欣赏《高山流水》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古筝这一民族乐器,随后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让他们能够基本理解“知音”的含义,感受两人的深厚友情,通过这首乐曲及乐器的介绍来品味其中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讲解音乐中的文化典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借助流行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在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民族音乐学习活动的热情。当前,流行音乐广泛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流行音乐的传唱方式、旋律简单易学。教师可以借助流行民族音乐,把流行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媒介,引导学生去赏析民族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实现流行元素与民族因素的融合,让学生感知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共通性。

四、开展主题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之中,要求音乐教师设计多元化的音乐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依托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主题活动来传承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思考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比如,通过学校广播站、每周升旗仪式活动、节日主题文艺表演等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7]。另外,还可以组织小学生自行成立音乐兴趣小组,开展古风音乐学习周活动,组建民族乐器学习会等,支持和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多元化的音乐主题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在持续、系统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音乐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尝试接触和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中接触更多传统文化,如古乐演奏时的礼制、唐朝音乐产生与发展历史等。这有助于丰富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助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让更多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音乐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能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高音乐课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音乐课程注入更多的活力,塑造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观和音乐文化素养,展现音乐课程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常静.探索小学音乐中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J].神州(上旬刊),2019(31):79.

[2]林云霏.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艺术评鉴,2018(1):119—120.

[3]周梦菲.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J].当代音乐,2020(3):57—58.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小学音乐教学传统文化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