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有效建设

2022-06-30 02:46苏尚琴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中学语文核心素养

苏尚琴

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切实改变学校的形象,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学语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来组织建设校本课程,能够将学生培养与学科成长有效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训练,让学生的学习框架变得更加合理。教师在校本课程构建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大家都参与进来,结合学生的身心规律来调动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品格和个性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有效建设

中学语文教师思考校本课程的有效建设,围绕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引领,一方面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积累,能够更加高效地推动学生学习,使得校本课程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助力,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学生在校本课程的感染下,会得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知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在校本实践过程中,自己应该重视的是什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提高校本课程的建设效率。

一、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构建的意义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帮助下,能够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且在与其他学校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打开进步的局面,开阔本校师生的视野。学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设计的时候,能够营造一种民主的教育氛围,使得教师、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优势,进而在校本课程中出力。校本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更注重本校学生个性的培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了解学生特点、需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除此之外,校本课程还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让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拥有专业精神和素养等。

二、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构建存在实践问题,一方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缺少支持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结合学生的现状来推进校本课程的构建,另一方面,学校虽然拥有了一定的课程自主权,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仍然无法摆脱对国家课程的依赖,没有跳出固有的课程设计思维、范围,缺乏自主应用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校本课程是比较新鲜的事物,部分教师缺乏校本课程构建的经验,更难以将其与核心素养融合在一起,导致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不突出。除此之外,对于学生来说,校本课程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快乐,受到学生的追捧,反而被学生视作负担,认为校本课程挤占了自己正常学习的时间,需要自己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应对,难以真正掌握核心素养的丰富内涵。校本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推动了教师思考。

三、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有效建设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构建氛围,鼓励多方参与

中学语文教师在构建校本课程的时候,可以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让大家共同参与到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校本课程,什么是核心素养,将二者融合起来。首先可以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领导者懂得配合教师、尊重教师,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调查,综合学校的现实情况来构建校本课程,将家长、学生、教师等衔接起来,使其都能在校本课程中发挥力量。其次,还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利用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督促教师创设具有新颖、先进等特点的校本課程。(二)尊重学生的身心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语文教师在构建校本课程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入手,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围绕核心素养的内容创设校本课程。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得到语言能力方面的锻炼,可以正确地使用语文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知道怎样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解决当前的学习困境,理解语文知识的应用魅力,受到情感、思想上的感悟,把握知识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让自己成为语文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在把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创设,更能活跃学生的头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提高学生修养

中学语文教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时候,还要关注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利用好校本实践活动来让学生形成追求真善美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探索中拥有良好的品格。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家风家训学习的校本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名人的家训、家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一个人的影响,使学生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追求什么品质,应该改正哪些行为。学生在校本课程中会形成正确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成为一个有是非感的人。

(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完善学生素养

中学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下建设校本课程,要懂得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拥有核心素养养成的机会。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导游介绍的校本课程,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来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桃花源是怎样,在介绍的过程中深度记忆课文,领悟作者在课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追求,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学生在校本课程中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一员,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和强烈的成就感。

总之,本文通过了解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构建的意义,分析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有效建设策略。教师在校本课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构建氛围,使得多方参与到了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中来;尊重学生的身心规律,激发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提高了学生的修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完善了学生的素养。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对语文的深刻认识,使得学生真正在校本课程学习中受益,帮助学生收获精神上的快乐和技能上的提升,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优化学生的校本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媛.生活化语文活动在《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12):9-10.

[2]郑敏.尊重生命、多元发展理念下的“四维”校本课程建设[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11):6-9.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中学语文核心素养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