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微生态异常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2022-06-30 09:26刘小旋黄德元吴燕琴陈少芳
大医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支原体杆菌阴道

刘小旋,黄德元,吴燕琴,陈少芳

(1.普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普宁市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揭阳 515300)

生殖道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增加不孕症及异位妊娠的风险。研究显示,生殖道感染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1],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球形、杆形、丝状等多种形态,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直接危害生殖健康,还可成为尿道炎、宫颈癌变等其他疾病的诱因[2]。近年有报道显示,阴道微生态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阴道微生态失衡将为致病菌的增殖繁衍创造条件[3],推测阴道微生态异常可能与支原体感染有关。为验证上述观点,本研究分析阴道微生态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伴有支原体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每组150例。感染组患者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2.62±15.89)岁;体质量指数(BMI)18.00~26.00 kg/m2,平均BMI(22.72±1.93)kg/m2;病 程5~18 d,平均病程(11.82±3.63)d;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58例,高中62例,初中及以下30例。未感染组患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3.13±16.02)岁;BMI 18.20~25.50 kg/m2,平均BMI(22.28±1.86)kg/m2;病程4~16 d,平均病程(12.25±3.70)d;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54例,高中67例,初中及以下29例。两组患者年龄、BMI、病程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普宁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妇产科学》[4]有关阴道炎的诊断标准;②有性生活史,但入院前24 h无性生活。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或月经期患者;②入院前1周内有抗生素使用史或接受阴道冲洗者;③精神意识障碍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检测方法 ①标本采集。采用无菌棉签自阴道后穹窿处取阴道分泌物,均取3份标本,第1支直接涂片固定,行革兰染色,再做常规镜检;第2支做支原体培养;第3支做阴道炎五联检。②显微镜镜检。用生理盐水涂片,高倍镜下观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5],依据观察到的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球杆菌表达水平,记录阴道清洁度,并记录病原菌检测结果。Ⅰ度:阴道正常菌群,未见病原菌,视野内充满上皮细胞;Ⅱ度:阴道无病原菌,视野内较多上皮细胞;Ⅲ度:阴道可见病原菌,视野内上皮细胞少见;Ⅳ度:阴道病原菌多,视野内无上皮细胞。再涂1张行革兰染色,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学检测结果。③阴道微生态检测。检测过氧化氢(H2O2)、凝固酶(GADP)、葡萄糖醛酸苷酶(GUS)、唾液酸苷酶(SNA)及白细胞酯酶(LE)5项标记物,试剂盒购自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H2O2<2 μmol/L、GADP≥20 U/L、GUS≥15 U/L、SNA≥7 U/L及LE≥9 U/L为结果阳性。记录乳杆菌减少发生率,以乳杆菌分级Ⅱb级、Ⅲ级及H2O2(-)为乳杆菌减少[6]。④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购自珠海市丽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包括H2O2、GADP、GUS、SNA、LE阳性率。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记录阴道清洁度、pH值及乳杆菌减少发生情况。③分析阴道微生态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④分析阴道微生态异常判断支原体感染的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比较 感染组患者阴道微生态异常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H2O2、GADP、GUS、SNA及LE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比较 感染组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级高于未感染组,pH值、乳杆菌减少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比较[例(%)]

2.3 支原体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采用Logistic分析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H2O2、SNA、LE阳性及乳杆菌减少是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支原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4 阴道微生态异常及乳杆菌减少判断支原体感染的价值分析 分别以微生态异常相关指标和乳杆菌减少为检验变量,以是否为支原体感染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H2O2、SNA、LE阳性、乳杆菌减少及H2O2、SNA、LE联合预测概率对判断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准确性(P<0.05),见表4、图1。

图1 阴道微生态异常及乳杆菌减少判断支原体感染的ROC曲线

表4 微生态异常与乳杆菌减少判断支原体感染的价值分析

3 讨论

生殖支原体属柔膜细菌,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发育,其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可造成非淋菌性尿道炎,并可增加宫颈炎、盆腔炎、不孕症等疾病风险,影响女性健康[7]。林亚芬等[8]的报道认为,解脲支原体通过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破坏细胞膜结构,从而促进有毒代谢物的产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抗生素耐药现象的增加,支原体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9]。

菌群水平在调控阴道微生态状态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康女性阴道内分布有多种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内环境、宿主保持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阴道微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则会促进致病菌的繁殖,成为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的诱发因素。阴道微生态异常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乳杆菌为阴道优势菌种,可通过刺激宿主局部免疫反应和抗菌作用,抑制致病菌增殖。因此,乳杆菌水平的降低可破坏阴道微生态,增加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H2O2是乳杆菌代谢产物,乳杆菌和H2O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H2O2水平降低后对支原体的抑制杀灭作用被削弱[10]。另外,SNA作为溶酶体及细胞膜上的酶蛋白,其表达水平与细菌性阴道疾病的发生相关,沈甍[11]也认为SNA阳性是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LE阳性也是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LE活性与白细胞计数相关。但也有研究发现,LE存在假阳性结果[12],这可能影响其判断支原体感染风险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各阴道微生态指标对判断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而联合检测H2O2、SNA、LE将进一步提高其判断的准确性。

综上,支原体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密切相关,联合监测微生态指标有助于判断支原体感染风险,指导临床进行早期干预。

猜你喜欢
支原体杆菌阴道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鉴定上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转基因植物历史悠久
治阴道霉菌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阴道乳杆菌主要种群异同与健康
阴道松弛的五大常见危害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阴道松弛的克敌:阴道紧缩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