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举措分析

2022-07-01 20:02张秋瑶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张秋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强化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以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产业;音乐表演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但文化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关于大学教育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问题,我国教育专家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强化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高职院校教育与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作用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关键。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与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既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又可以对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品位提升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

从音乐文化系统来看,本土音乐文化产业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是为当地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的,与当地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密不可分。

音乐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说明人民对音乐文化的需求比较高。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决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音乐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的音乐鉴赏态度、音乐修养和音乐的领悟程度有关。音乐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应的音乐产业的发展程度也影响着民众的音乐教育,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音乐文化。总之,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当地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二、音乐表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一)巩固地方音乐教学的根基,培养优秀的音乐艺术人才

在一些地区,文化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文化资源分配也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从夯实本土音乐教育基础,创新音乐教育模式,丰富音乐教育方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文艺人才缺口培养音乐艺术人才。

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当地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同时全面了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分析学生的工作能力。之后依据市场调研结果对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由企业、专家学者等提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教学方案,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全面地考虑教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保证教学充分满足技能型音乐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论证和完善,让专业学者、企业能够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使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政府也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力度,一方面,要强化对当地音乐教师的培训,要重视教师的音乐教育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发展,以适应当地的文化教育需要;另一方面,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文化管理人才,为地方文化事业单位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他们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传承地方文化的自觉性。

(二)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素材来源于当地的音乐文化,因此培养优秀的音乐文化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当地特色音乐融入课程内容中,同时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本地音乐文化研究工作,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方向指导。融入当地的音乐文化后,本地音乐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院校的课程体系也更加科学、更有特色,能够为当地的音乐文化发展服务,满足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对于音乐表演人才的需要。同时,在建设课程体系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本土音乐文化资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还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三)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发掘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

强化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投入到社会文化建设工作中。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和当地的音乐文化部门有效合作,以学校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支持当地音乐文化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区域文化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为当地文化建设提供技术和实践上的支撑;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运用音乐教学师资和教学工具定期对地方文艺爱好者、文艺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文艺骨干的文化理论和技术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参与扶持民间业余文艺团体,协助群众合唱、乐器演奏,让群众了解基本的演出技术和知识,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财富。高校音乐专业可挖掘整理散落民间音乐文化的资源,利用自身的人才和专业优势,对民间音乐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赋予民族民间戏曲、说唱、民歌、乐器等时代感、时尚感,并通过学校音乐乐团、音乐艺术竞赛等形式,将“冷门”的民间音乐重新搬上舞台,让民众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民族情怀和精神,不仅可以重塑民众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地方文化健康稳定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繁荣昌盛大有裨益。

(四)深入推进文艺下乡,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在各大专院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了使地方文化建设均衡、常态、标准化,就要求高校音乐专业师生参与乡土文化活动中,零距离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契机。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当代文化产业的主攻课题为专业实践目标,启发学生对于专业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和深度的理解,寻找差距,准确定位,坚定目标方向。专业实践教学可以尽早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应用自己的音乐素养服务社会中,摆脱“闭门造车”的保守学习模式。382637D8-6303-48A9-8923-F6DE8B68A31D

例如,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文艺下乡活动,文艺下乡不仅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使音乐专业师生零距离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还能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契机,使乡村居民通过文艺活动了解、认同和传承乡土音乐文化乡土音乐文化,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推动地方文化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五)开展综合实践性教学,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综合实践性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性音乐实践能力,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表演素养之后才开展的教学活动。综合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运用综合音乐学知识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性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第二课堂、艺术展演、项目实习、毕业论文等形式,将策划、评论、采访、演讲、谈判等专业能力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让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同时,为了适应文化产业迅速扩展的趋势,院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为了提高综合性实践教学的科学性,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文化企业建立合作,比如,设置较为前沿的音响技术教学与制作区,应对此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建立音乐商务教学与项目研发区,开展音乐人才与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的跨界性培养。

(六)编写适合本地学校的音乐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参考和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音乐教材的编写是我国音乐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在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行资料搜集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整理、编纂出适合本地大学的校本教材。

本土音乐课程资源是指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类民间音乐资源,能够转化为学校的音乐课程或为学校的音乐教学提供服务的资源;本土民间歌曲资源、本土戏曲音乐资源、本土曲艺音乐资源、本土民间器乐资源、本土民间舞蹈音乐资源。在这些课程资源类型中,既有物力的,也有人力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传统的文字记载的资料,也有现代的网络音乐形式等。

高职院校本土音乐教材要精心策划,要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到当地去实地考察,与当地的艺术家交流,从中挑选出最有教育价值、具有代表性、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在编写教材时,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应结合当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音乐文化,同时要重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文化的结合,让教材的编写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尽可能地缩短与历史的距离,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理论环境、文化习俗等,并从中认识和接受当地的音乐文化。

三、结语

在后网络时代,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高职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当前,高职教育系统中,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人才供求的错位使得教育主体需要立即进行自省,寻找对策,着眼于目前文化创意产业运转中的情况及教育环境中的现状,拟将音乐学科作为微观视角,思考破解困局的对策方案,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化的对策机制,解决音乐教学领域的突出问題,为文化建设领域输送优秀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范明磊.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J].当代音乐,2022(01):65-67.

[2]赵静.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研究[J].艺术评鉴,2021(10):89-91.

[3]范琳琳.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39(22):121-122.

[4]徐震宇.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下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5):221-222.

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研究会2021年度重点立项课题:《职业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2-2018)。382637D8-6303-48A9-8923-F6DE8B68A31D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