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

2022-07-01 01:59岑云宏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房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岑云宏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显著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对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对技术应用、设备及质量管理等具有严格要求,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到现场施工中,可大幅度提高项目作业效率,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出现的裂缝、收缩等质量问题,确保房建工程的施工作业满足标准质量要求。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建工程;应用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混凝土体积也随之进一步增长。当前大体积混凝土已经十分常见,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过当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为此,相关工作者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特性和工艺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应用浇筑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主要成因

1.1混凝土硬化问题及成因

大體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硬化问题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相对集中,会直接引发大体积混凝土膨胀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内部拉伸力不足与外界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缝现象。一旦裂缝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与科学处理,则会加大钢筋锈蚀现象的发生概率,降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1.2水化热问题和风化问题及成因

(1)水化热问题:水化热问题主要是受混凝土材料用量的影响而引发的水化热开裂现象。当混凝土所选材料设计配比不合理时,水泥遇水后会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释放热量,产生应力,引发混凝土膨胀,使得混凝土结构开裂。(2)风化开裂问题:在风化问题的影响下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相应的改变。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较大,在水化热现象以及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则会出现开裂问题。

1.3其他结构问题及成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不仅仅存在上述两种问题,还存在其他结构性的问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出现蜂窝麻面的概率较高,而一旦剪力墙结构的竖向受力结构出现胀模则会使得混凝土浇筑尺寸出现偏差,从而直接增加后期施工的操作难度。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发生问题的概率也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使得混凝土垂直浇筑体出现向下集中的现象,粗细骨料无法充分融合,引发混凝土水胶上浮现象,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各类病害问题的出现。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2.1严格管控材料质量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应该加强源头的防控,建筑施工的源头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建筑材料粗制滥造,再好的技术也不管用。因此,需要严格管控建筑材料的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大体积混凝土作业比普通的建筑施工更为特殊。由于体积较大,操作难度也较大。每个环节都容不得闪失。包括作业者的技术和素养,还有水泥的运输过程等。因此,第一,在人员的选择上要严格,选择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作业人员,平时还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平时还应加强考核,倒逼其行为规范,定期检查操作情况。第二,在材料选择上,应选择各项指标都达到要求的材料,材料运输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运输温度和环境的把控,确保材料的安全性。材料的管理上,应该选择专人管理,定期监控材料的贮藏温度等。并制定材料管理相关制度。定期开展材料管理的培训,不仅要求材料管理人员,也要要求施工人员提高材料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定期对材料融合进行记录,方便以后发生质量问题后的溯源工作。第三,借助互联网进行数据分析,记录好材料活性数值,将正常的数值找出来,方便以后对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和分析。实际过程中,还要注意误差的分析,对于不同材料的不同问题,要有的放矢地改良处理。第四,构建完善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度。定期对材料管理者进行考核,并设立奖惩机制,从而保证制度的全面落实。

2.2科学设计混凝土配比

第一,要严格控制施工用水量和水泥量,避免用量不合理而发生严重水化热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裂缝的出现,在实际作业期间,要多次控制与研究水泥用量,通过不同配比开展日常实验工作。第二,实验开展期间,要将测试混凝土抗压力和抗性能作为重点内容,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以此为基础,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水泥用量和施工标准,将此作为基准开展施工,提高施工效果。第三,水泥凝结之后,混凝土容易发生变形,这一情况的出现提高了裂缝出现几率,针对这一现象,在配比设计时,要向混凝土中投入适量膨胀剂,从而实现对裂缝的填补,预防裂缝,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2.3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要先验收模板和钢筋施工质量,检查钢筋和预埋件是否安装准确牢固,确保其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并清理干净模板,涂刷界面剂;(2)根据结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控制好混凝土装车到泵送完毕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性能改变;(3)为了实现无缝浇筑,要保证浇筑连续性,尽量避免浇筑中断;(4)控制好混凝土温度,入模温度控制在28℃以内,并根据现场测温结果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差;(5)混凝土入模后,充分振捣,根据浇筑方式、表面和泌水处理要求布设振捣点、选择振捣设备、控制振动棒移动间距和速度,当其表面出现泛浆时即可停止振捣;(6)振捣时要避免钢筋及预埋件位移或变形,加强对定位筋、受力钢筋等的防护;(7)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渗性等性能,在混凝土尚未凝结时可进行二次振捣,但要控制好振动力度和时间,以避免混凝土无法塑形,或是因振捣扰动过大而造成破坏;(8)振捣完后要进行抹面处理,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在表面均匀施撒一层25mm粒径的碎石,用木模抹平拍实,以减少凝块表面裂缝。

2.4科学应用养护技术

出于质量控制需要,在完成浇筑后,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是不可或缺的质保措施。而覆膜养护等措施的实施,多是以内外温差控制为目的,需要有足够的养护时长(通常在15d以上),同时,还需做好表面保湿与通风工作,优化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环境,提高温度应力的可控性,避免干缩裂缝等病害发生。而对于浇筑初期所出现的塑性裂缝问题,需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如,二次压光。保温材料的选择并不固定,薄膜、草袋等均可应用,但要考虑施工环境需要。若混凝土构件地处寒冷地带,还可为其专门搭建保温棚。同时,温度作为关键指标参数,在进行保温养护时,如有需要,可经技术手段加以监测,了解养护期间温度变化,进而方便调整保温措施。还需注意的是,降温措施的实施,需要突出自然、均匀要求,以免因不良人为干预而对大体积混凝土造成二次损伤。此外,在模板选择方面,若大体积混凝土模板选择为钢模,则应当另设保温措施,而若以木模为主,则可将其视为保温材料,但养护措施需依实际确定。

3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施工人员要重视并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施工项目的综合调查分析,另一方面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措施,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保障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礼.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3428.

[2]杨俊晓.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160.

[3]吴栋栋.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4):3986.

猜你喜欢
房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浅谈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房建工程容易忽视的防水处理要点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蔚汾河特大桥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