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探讨

2022-07-01 10:42王金磊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吊装构件

王金磊

摘  要:为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良好保障,充分满足当今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施工单位就应该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加以深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与工程建设需求,将此项技术合理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通过各项重点工艺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参数的控制,使其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整体施工效率与质量,并为此类建筑工程的后续应用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業与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

引言

现阶段,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制约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的意义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包括时间、成本和质量三大体系,这三大体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又具有其工程管理特性,需要统筹兼顾项目管理知识、施工专业技能、人力资源,均衡时间、成本、质量、安全四项指标,以此才能促进工期目标与计划的完美统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定工程建设目标、明确建设工程内容和责任、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交付。其意义在于能够增强控制力度,准确控制成本、工期和资源需求;能够制定出更高效且易落实的控制措施,细化权责分配制度;能够减少项目成员之间、相关方之间的摩擦,和谐沟通机制;能够合理规避风险,提高风险辨别意识,使风险分析有据可依。因此,结合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项目管理中的知识探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平板制作安装问题

平板的制作与安装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转角板、叠合板和外墙板保温层,相对应的平板制作与安装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也为以上三种结构的折断、断裂现象。转角板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对其整体框架起着稳定作用,具有板薄、面大、易折的特点,而一旦转角板折断,建筑整体框架难以维持平衡,极易产生坍塌。转角板的破坏主要有三个原因造成:其一为吊装时边缘内折引起的破坏;其二为生产过程中不当养护造成其本身质量问题;其三为施工过程中现浇模板与预制件之间连接不实导致其胀模等问题。

2.2预制构件连接问题

预制墙板纵向连接时其灌浆饱满度的确定较为不易,不能仅凭混凝土浆自板孔处流出而对其进行粗略判断,其内部密实程度等均难以确定。此外,孔内清洁程度也无法完全保证,由此造成的灌浆孔堵塞难以避免。在套筒连接过程中,预制构件与套筒连接时容易发生错位,产生部分偏移甚至完全偏移,从而导致后续连接困难甚至需要重新加工。这主要由于套筒孔径较小,加工过程中不够精密导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质量隐患,后患无穷。

2.3构件埋设及成品保护问题

构件在生产过程中若未能较好连接极易导致混凝土进入管线内部,堵塞管道,同时会导致管线及其构件的脱落,从而产生质量问题。此外,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需要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存放,否则会导致其预制构件的损坏,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此外,预制构件运抵施工现场数量应与施工进程所需构件数量相协调、相匹配,避免造成数量过少造成的工期延误以及数量过多造成的构件损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速度与质量。 2.4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问题 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问题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的管理,二是人员的管理。机械的管理主要由于缺乏高效的机械自检工具导致机械质量难以把控,从而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人员众多,施工现场人员冗杂,难以把握每个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熟练度,身体健康状况、作业状态及其对工作重视程度,从而导致施工质量难以把控。此外,施工现场环境也较为重要,应对各种恶劣天气、气候的预案需较为完备,否则也易产生安全隐患问题。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未来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不仅具有建筑行业特点,同时也有制造业特点。精益生产、管理是制造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将其引入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既能实现对建筑行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又能够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精细化、高效化管理。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中,对原材料采购、设计、模具加工、脱模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益生产管理,能够确保构件生产质量,减少生产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强装配式建筑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3.2提高参建主体质量管理能力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建筑存在很大差异,参建各方质量管理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管理思维及经验,而是需要立足工程实际,不断细化质量管理环节及内容,才能有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参建各方主体必须要正确认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需求,树立精细化、工业化、智能化管理思维,加强对BIM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建设全流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及质量规范进行生产施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此外,参建各方还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质量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其质量管理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管理。

3.3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方法

①严格验收进场材料。加强对进场构件质量检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构件要求退场。对于验收合格的进场材料,在现场设置专门的构件堆放场地,保证场地平整、环境干燥,做好防潮防水工作,按照构件类型及堆放要求进行合理堆放,避免构件发生变形、毁损,影响质量;②提高支撑体系搭建质量管理。重点加强对搭建支撑体系的质量管理,选用提叠合板专用支撑体系,向厂家提出技术指导要求,由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支撑体系搭设进行技术指导,并制作样板进行实物交底。同时,对支撑体系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质量要求后再进行吊装施工。现浇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现浇混凝土与混凝土构件连接处进行检测,确保连接处强度达标后再进行支撑体系拆除;③提高构件吊装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现浇部分的梁、墙进行复核,保证构件安装位置的精确性,避免产生较大误差影响施工质量;在吊装过程中,选用专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吊装施工吊机进行吊装,并安排专门的司索工。吊装前,利用智能设备扫描构件,识别内部芯片,确保吊装构件正确,进行一次吊装施工。在安装完成后,如果需要调整构件位置,需在撬棍一头包裹橡胶垫,构件四边同时撬起,避免构件发生损毁。

结束语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是指由工程管理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的管理,并做好建筑构配件的质量管理等,以满足建设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就是将工程管理合理运用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设中去,明确建筑各阶段质量管理重点及有效管理措施,使组织能够有效且高效的开展施工建设。

参考文献

[1]巫靖宇.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6):109-111.

[2]周土发.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7):173-176.

[3]李广利.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9 (19):127.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吊装构件
大型设备吊装区域地下管道保护方法
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研究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浅议消费安全问题多发的症结所在
武汉工地钢材贴上电子标签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实践
基于复合连接器的插拔式构件组装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