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讨

2022-07-02 15:48邬晶
民族文汇 2022年38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德育体育

邬晶

摘 要: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在完成基础的教学目标时,同样也要注重学生能力和品德的发展。体育课程作为初中教学的科目之一,对学生发挥德育功能起了关键作用,不仅可以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还可以在日常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针对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来做出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学 体育 德育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慢慢替代传统的教育方式成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水平、品德培养都得到全面发展。初中这一特殊的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个性化比较突出,独立意识比较强。教师需要掌握住学生这一时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课程中应该最大的发挥其德育作用。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良好品质

将德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在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师想要渗透良好品质,就需要潜移默化将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德育是一种思想教育方式,只凭老师口头教学不与实际相结合,德育就成了一纸空文。所以想要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需要将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深挖各个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德育因素,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通过教学内容来传达老师想要学生掌握的美好道德,让学生做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就能受到文化和道德的熏陶。

长跑作为初中结业考核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也是体育场上常见的一项训练项目,因为不需要准备体育器材,也不需要极高的体育素养,所以学生对于长跑运动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因此教师更应该把握住教学技巧,引导学生坚持这项体育锻炼。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牢牢的把握住训练技巧。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体育视频,从多种维度为学生讲解运动技巧,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就能牢牢的把握住训练技巧,而且在视频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们是如何在长期艰苦的训练项目中坚持下来的,从而能让学生学习的运动员们不轻易说放弃,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促使学生养成坚持的习惯,不管是在日常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这些精神都能深深的影响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很多体育项目中,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这些具有竞技性的运动,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活动的时候,要让学生把握好输赢的度,让学生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对手、尊重规则,尊重不仅是日常待人的重要原则,也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项关键因素。

体育教材也是教师日常授课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起去器材室拿教材,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而且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乱丢乱放的现象,或者不珍惜器材,把篮球当足球踢。老师要引导学生爱护体育器材,共同维护公共财产,这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还能够突出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

二、结合教学活动,渗透集体意识

(一)豐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集体合作

在初小学,很多学校为了德育教育开展的有专业的德育课程,可是在课堂上只凭老师语言表述是无法唤起学生的听课兴趣的,而且空口表述不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应该多举办实际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活动中领略到每项活动锁包含的道德内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自觉的将道德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初中体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更应该积极的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项目中,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感染。以排球运动为例,排球比赛需要每个队员之间紧密配合,并且运用科学的策略来赢得比赛。如果在比赛过程中,队员没有进行合理分工,在发球接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配合彼此的战术,那这样的比赛注定失败而且没有意义。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商量出合理的战略战术。尽量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同的思维或许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真正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策略制定完毕后,队友就应该熟悉掌握本队策略,在比赛过程中积极配合其他队员的行动,切忌独自行动,置集体利益于不顾。

(二)合理分组,全面发展学生

教学动的分组也相当重要。有的学生体育素质不高,对体育技巧的学习速度比较慢,而且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难以接受一般同学水平的运动量,这就需要老实细心引导这些学生,给他们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运动计划,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集体活动中学到他人优势,将他人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切实的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与实际相结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三、结合比赛内容,渗透竞争精神

近年来,竞技类的运动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竞技体育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一定要大胆的往前冲,不断尝试,所以在教师日常的授课中要教授学生科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竞争意识,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为了给班级争光,在竞争意识的激励下往往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当然老师也要引导学生接受失败的现实,失败过后不应该垂头丧气,而应该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从而更加有信心取得下一次的进步。这就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体育知识,而且在比赛过程中领略到了竞争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

结束语

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多举办体育活动,从而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体育课上,明白集体合作的重要性,感悟竞争的魅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探研[J].成才之路,2019(09):9.

[2]刘维.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J].时代教育,2017(16):115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德育体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的“体育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