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分析

2022-07-04 13:41韩宜岑
科学与财富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展道路

韩宜岑

摘 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从而导致医院治疗患者疾病已经不能解决患者因病所产生的疾病外的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体现出来,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应对患者疾病外的问题的重要力量。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西方的舶来品,虽然进入中国大陆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历史和社會的原因,它发展的非常缓慢,且陷入了困境。现阶段,我们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还非常漫长,还需要解决很多相应问题和探索新的方法。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解决困境和问题;发展道路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概述

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由于医务社会工作是由国外引入的,最初的翻译并未统一,我国的社会工作是舶来品,是由外国的社会工作引入而来,从翻译问题就导致了权威性的低下,最初我国其实对医务社会工作是没有一个固定和权威的命名的,“临床社会工作”和“医院社会工作”等等各种翻译在社会上不断深入人心。他们其实都是想表达出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性质,但是由于散乱的翻译和大家的叫法不同,导致了权威性的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下降还与我们的社会化、标准化和职业化没有发展出该有的特性而导致的[1]。

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是指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他们在学校或者机构所学到的和总结出来的专业方法来解决患者心理、职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克服疾病[2]。其实医务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能,为在医疗机构中的患者提供解决其疾病外的问题[3]。但总而言之,医务社会工作就是应用其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去解决医疗机构内病患和医务人员的非技术性问题。

二、医务社会工作现阶段面对的问题和困境

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还面临着几大方向的困境,现中国医务社会工作面临对从业人员认识模糊,对从业人员认识模糊,对社工认识不足,新鲜血液少和市场的庞大缺口等多种问题[4]。从微观层面,认知度低和发展与社区场域欠缺联结是其主要的问题;而在中观层面,医务社工领域专业的领导者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缺乏;从宏观层面,医务社会工作的独立性会现阶段宏观系统下医务社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和困境。从机构方面也面临着独立性的困境,社会工作机构虽然很多在自称是独立的一方,但他们还是要很大方面都依赖于政府。如在财政方面,他们还是必须进行财政申请,还要进行繁琐的上报上级审批。由于部门的繁多,导致审批的效率低下,从而等真正的财政下拨至活动中去,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活动只能缓慢进行。再者,由于很多社会工作机构都位于社区中心,很多资源都依靠于社区,并没有达到社会工作资源的独立性[5]。结合现阶段的各种情况,医务社会工作现在面对的困境主要就集中于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问题、角色问题和政策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

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问题,通过网络上的相关数据可以得知现阶段本土人才的培育情况。在我们高等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情况下,只有300多所学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而硕士教育就更少,只有150所,但观望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只有17所高校开展相关专业。在国家卫健委出台的 《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医务社会工作是必要要求之一,而且规定三甲及以上的地方医院需要开设专门的医务社会工作部门,同时还应该拥有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从2020年度的招生数据来看,其中有十多所的医科类学校招收社工学生共六百余人,在招生计划中的平均占比不到百分之二,还是不能够满足社会特别是医院对于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6]。

职业化是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在职业化发展的条件下,不断需要我们从业者对其能力进行专业化、具体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对医务社会工作者们提升自己能力做出回应,才能不断探索中国本土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之路。

针对于专业人才问题,我认为对于新的医疗模式的改革,以“全人照顾理念”的观点不断向着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新模式的出现给予工作人员有更加专业的程序和工作流程,让医务社会工作不断优化和进步,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壮大和不断升级。而在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也就是解决人民最需要的,最迫不及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点更是我们专业原则的体现,是我们专业孕育的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我们医务社会工作。激励制度和处理医务社会工作者与专业医务工作的关系等问题的解决带来的是医务社会工作环境的改变,为工作带来一个更便利的大背景。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是人才队伍改变和升级的因变量,只有解决相应的问题才能保障人才队伍,才能解决因为人才队伍导致医务社会工作停滞不前的问题。

(二)角色定位

从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问题中,一般都是角色的转换困境和如何转换来解决角色产生的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协调患者关系中的角色有:医学信息咨询者、医患关系促进者、医疗资源经纪人、合理建议倡导者、医患矛盾调解者和健康理念宣传者六个角色定位[7]。

在处理不同问题下,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转化不同的角色,他们要根据情况来对案主进行相关工作,来解决案主的问题。在疫情和后疫情时代下,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又发生了变化,针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患者的迫切需要,他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其实在诸多灾害和卫生问题下,医务社会工作者们都有着情绪疏导的责任。因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类型的多元化,而他们需要展现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在医疗机构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就要去营造一种专业氛围,去构建与多方面的良好关系。此时就要发挥在角色的功能。在患者和家属中,其实不管是患者还是家属都是社工的服务对象,但要找出角色问题的主轴线。在国家和社会中,尽管医务社会工作多是接触微观层面的工作,但还是要考虑微观事情导致了什么与社会间接相关的事情。此时,医务社会工作在不同工作情况下不同的身份就体现出来了。129A7E80-822D-4535-B8B7-AE76B156EFE4

针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者们角色定位的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按照不同情况被分为多种角色。它不是独立性的,它需要面对不同的情况来转换视角,需要根据需要来转变技巧。医疗机构的工作复杂性和接待患者的不同性,这样就体现出了在不同工作场合和工作情況医务社会工作者转换角色的重要性。而在我国,我们角色所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果不解决角色困境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体现出我们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化。

(三)政策支持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能够看见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了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2012 年 2月,上海市卫生局联合相关负责的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医务社会工作的人才需要纳入专业的人才管理机制,在意见中也提出了相关指导性建议。2018 年 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考核指标》中,强调了医疗工作环境需要建设医务社会工作部门并通过建设医务社会工作的质量和情况来对医院进行评级和考核 [8]。2020年北京推出的《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不断建设各部门协调配合工作的模式、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模式。在医疗机构的医务社会工作部门的投入资金占比、加大人才的待遇投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便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成熟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政策也投射出我们现阶段面对的政策上的问题,如财政投入问题、人才保障问题等,都能反应出因为政策支持的缺少导致了相关的问题。人才制度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就印证了“人才队伍才能强大专业队伍”这句话。

目前,医务社会工作既不属于医院系,也不属于社会工作,在医院被医院规定所限制,同时缺乏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工作场所、设备和技术等等,因此,医务社会工作急需政策来对其进行支持[9]。医务社会工作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医院,而应该是个独立的部门。医务社会工作者们就常常因为要依附于医院制度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情愿”或“不情愿”地依附于医院的规章制度只会产生消极和倦怠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政策来进行支持,使得医务社会工作有其独立性,这样才能让其在工作时不受第三方的影响和干预。

根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医务社工课题组的意见,健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和逐步建立医务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所以只有完成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这种基础的政策才能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

总结

医务社会工作目前面对的问题和所处的困境不管是从表面上看,还是从深度去分析,都是围绕我们的人才队伍、角色定位和政策支持进行相应的刨析。而我们必须要明确人才队伍为基础,角色定位为过程,政策支持为保障,我们才能去解决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我们才能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在大健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去跟随时代的步伐,促进医务社会工作摆脱困境,使其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完成新时代下的任务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黄俊,李亚.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初探 [A] .社会与法制.2009(36):238-239.

[2] 张婷婷,王彩霞 . 医务社会工作伦理价值探析 [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1):109-112.

[3] 郭雨晴. 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A] 智者论道. 2020(16):270-272.

[4] 王海莲,医务社工在医院服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A] . 2020(10):203-205.

[5] 潘思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A] . 知与行. 2015(2):94-97.

[6] 刘静.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21(08):264-265.

[7] 王卫平,许丽英. 关于医务社会工作者 在协调医患关系中角色定位的思考 ——以福建省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为例. [A]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0):167-169.

[8] 毛心宇,徐春丽.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中美两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与现状的思考 [C] . 中国社会工作.2020(27):07-13.

[9] 席婷婷,齐少杰.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角色定位与实务体系. [A]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5):397-400.129A7E80-822D-4535-B8B7-AE76B156EFE4

猜你喜欢
发展道路
俄罗斯职业体育发展再思考
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约化的发展道路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国有经济改革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