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2022-07-06 20:16苗记凤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产妇护理干预

苗记凤

【关键词】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干预;产妇;盆底肌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盆底肌功能损伤的患病率日趋升高,妊娠、分娩等和该疾病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在发病后,盆腔内器官在原来位置无法维持,易出现诸多症状。比如:盆腔器官脱垂及阴道松弛等,在产后需实施积极有效的康復措施,从而改善其预后。实施常规护理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妇使用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效果显著,对其生存治疗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择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80例产妇,观察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护理满意度、盆底肌功能、生活质量、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选择范围: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产妇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年龄26~32岁,平均年龄(29.41±1.21)岁。观察组:年龄25~31岁,平均年龄(29.48±1.2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SPSS 23.0软件对比组间基线资料,确定差异具有一致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盆底康复训练。相关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锻炼,主要锻炼产妇的盆底功能,放松和收缩产妇耻骨及尾骨肌群,产妇取平卧体位,将软枕放置在产妇的头部,并稍微分开双腿,对产妇的排尿工作和排便动作进行指导,收缩产妇的盆底肌肉后将其缓慢放松,促使产妇熟悉掌握盆底康复训练方法。倘若产妇无法将盆底收缩方法熟悉掌握,需实施生物反馈,将肌电探头放置在产妇的阴道内,盆底肌能够产生信号,从而对其盆底功能进行查看。相关医务人员以反馈信息作为基础,充分了解产妇盆底功能锻炼要领。一般情况下,每次超过3 s,实施重复训练方式,时间控制在30 min,每天锻炼2~3次。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对训练强度和训练速率进行控制。

(2)实施护理干预。①相关护理人员给产妇讲解疾病知识,告知产妇分娩和盆底肌之间的关系,讲解锻炼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在产妇产后30 d内不可展开体力活动,产妇也不可进行盆浴。在产后60 d,避免负重和性生活,防止产妇的腹部压力增加。②护理人员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产妇心理疏导,减少产妇的焦虑、恐惧情绪,和产妇加强沟通,消除内心的顾虑,促使产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参与康复训练。对于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耐心回答,从而和谐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1)分析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分值范围为80-100分)、基本满意(分值范围为60-79分)、不满意(分值范围为0-59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2)分析盆底肌功能,包括手测肌力、电测肌力。(3)分析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4)分析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关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生理功能。(5)分析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密切观察产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分析。(6)分析SAS评分、SDS评分,分值范围为0~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计数资料(涵盖护理满意度、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通过相对数表示,即[n(%)],以x2检验;计量资料(生活质量、盆底肌功能)通过(x±s)表示,以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9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分析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

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盆底肌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盆底肌功能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分析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表3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20.00%)、(2.50%)对比差异显著(P<0.05)。

2.4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表4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

2.5分析两组患者盆底I类、Il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

表5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2.6分析两组患者SA9评分、SD9评分

表6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而言,发病机制不够明确,该疾病属于常见妇科疾病,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究其原因,在分娩的时候,产妇的体重逐渐增加,再加上难产、助产等因素的影响损伤盆腔肌肉。不及时治疗产生尿失禁症状。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比如:盆底康复训练及护理,从而促进产妇康复和治疗。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9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实施盆底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根据产妇不同的情况,对电刺激强度进行控制,从而将产妇的受损神经及肌纤维唤醒,帮助产妇盆底肌肉收缩。在康复锻炼的同时开展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增强产妇的护理体验,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盆底肌功能对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盆底肌功能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发现,实施康复训练、盆底肌肉训练是主要治疗方式,实施神经肌肉刺激治疗,通过生物反馈联合电治疗,有助于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20.00%)、(2.50%)对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产妇实施康复训练期间给予产妇护理干预,在各个方面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尿失禁发生例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社会关系(73.97±1.62)分、精神状态(71.52±2.23)分、躯体功能(69.71±1.58)分、生理功能(68.17±2.69)分等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通过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将产妇的肌肉收缩能力提高,且肌肉收缩持续时间逐渐增加,促进产妇肌群弹性恢复,进一步提高了盆底肌肉功能。与此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强化康复训练效果,能够抑制产妇副交感神经,充分发挥其储尿功能,有助于缓解盆腔压力,从而改善产妇的躯体功能和生理功能。实施护理干预后,产妇的精神状态比较好,能够提高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场景反射的训练方式,将产妇盆底肌肉损伤逐渐护肤,促使肌肉肌力和弹性增加,能够让阴道紧缩度增强,进一步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盆底I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频率的刺激下,加速神经轴突的再生速度,将神经支配时间缩短,有助于传导功能恢复,增生了肌纤维代偿性。相关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取舒适体位,可减少其生理不适。与此同时,指导产妇识别盆底肌的收缩方法和舒张方法,通过条件反射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康复训练可刺激阴部收紧,提高尿道关闭压,从而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产妇的护理期间,重视程度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相关护理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不良情绪对机体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盆底康复训练效果。实施康复训练和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积极恢复产妇的盆底肌群,在心理舒适度的提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产妇加强盆底康复训练,可实施阴道哑铃练习等方法,刺激产妇的盆底神经,促进肌群弹性恢复。与此同时,实施康复训练方法,能够抑制产妇的副交感神经,有助于降低其兴奋性,对其膀胱的储尿功能进行调节,从而改善产妇的预后。实施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痛无创的优势,在产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关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自身条件,降低对下肢静脉的压迫程度,对压力性尿失禁进行预防,从而改善了产妇的临床症状。实施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法,给予产妇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强化产妇的盆底肌肉功能,将肌肉保持在放松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实施康复训练方法,护理人员应该对训练强度严格进行控制,在初期、中期、后期实施不同程度的训练方法,积极改善机体状况,效果显著。实施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法,提升产妇的阴道肌肉弹性,促使其尽陕恢复正常的生活,有助于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持续升高,对其护理水平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给予产妇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法,减少产妇机体的异常状况,促进机体各项功能恢复,帮助产妇建立治疗信心,可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开展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不但减少了尿失禁发生率,还改善了盆底肌肉功能,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护理满意度产妇护理干预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