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学时尚

2022-07-06 07:13王佳晖
中学生天地(B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爱丁堡曼彻斯特曼城

王佳晖

一路向西飞跃整个祖国大陆,故土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异国的文化,陌生的环境,全新的专业……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沉沉睡去,再次睁眼飞机已临近降落。望向窗外星罗棋布的足球场,我终于确信自己真的来到了英国曼彻斯特。

曼城红砖,铺就时尚之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曼彻斯特,纺织是曼彻斯特大学重要的历史遗产,也是我们学校的独特优势,希望你们将来能引领行业的时尚和创新。”研究生课程开始时,老师送给我们这样一席话。它唤起了我对这座城市、这所大学最初的向往。

不同于伦敦的精致浪漫、爱丁堡的古典悠然,曼彻斯特有着截然不同的城市风情。漫步街头,现代主义的艺术气息在维多利亚建筑群之间弥漫:沐浴着阳光的红砖建筑展现着昔日荣光,随处可见的蜜蜂图案述说着曼城人的勤劳勇敢,一列列淡黄色的电车发出嘟嘟的汽笛声,从气势恢宏的皮卡迪利火车站缓缓进出,像一只只放大了的蜜蜂往返于钢筋水泥的现代化蜂巢。

当然,让曼彻斯特闻名于世的除了工业革命,还有“曼联”“曼城”这两支英超足球劲旅。每到英超时刻,街上少不了身着球衣、拿着酒瓶的狂热粉丝,到处都在进行现场直播,往日的工业之城顷刻就成了足球的海洋,伴随着酒杯的碰撞,传来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从未有一个城市对其纺织工艺如此骄傲,也从未有一个大学对其纺织时尚如此引以为傲。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拥有讲座、研讨会、辅导课、实验课等多种授课方式。作为时尚专业的学生,我可以在各种讲座上学习最新的营销理论,并结合当下热点,展望行业的未来发展;我也可以在研讨会中,就真实的品牌案例展开分析,加深对当代时尚产业的认知;我甚至能走进纺织实验室,观察如何穿针引线、打版印染,切实了解纺织工艺的日新月异。

在众多课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保罗教授的“时尚消费者行为”课。作为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并对中国市场颇有研究的中年教授,保罗每每讲到诸如“感知价值”这类晦涩的理论模型时,总会掺杂一些“私货”。他通常会用一句英式幽默“你知道的”开头,引出自己在职场上的有趣经历,让原本令人昏昏欲睡的理论课充满欢声笑语……保罗除了讲授课件上的理论知识,每次都雷打不动地分享他收集到的信息:从第29届气候变化大会联想到气候变化对可持续面料产量的影响,从扎克伯格进军“元宇宙”聊到时尚行业数字资产的管理……这些充满热情和智慧的信息解读,蕴藏着他对时尚行业的热爱与洞见。

曼彻斯特的纺织基因,还藏匿在城市北角的街头古着店里;曼彻斯特的艺术气息,还飘荡在运河沿岸的创意工坊里。当代艺术、独立音乐、现代纺织在这里激烈更迭,留下各种时尚印记。

伦敦落日,渲染千年之都

到过伦敦的游人,都会无师自通地领悟塞缪尔的那句名言:“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因为生活所能给你的一切,伦敦都有。”

初次知道伦敦这座城市,还是在小学一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归国不久的英语老师带领我们唱了一遍又一遍的《伦敦桥》,那时的屏幕很灰,于是印象中伦敦是个雾蒙蒙的城市,阳光是那里的奢侈品。然而十多年后,当我第一次在傍晚的泰晤士河岸边漫步时,才发现彼时对它的误解。日落的余晖温柔地洒下来,历经岁月侵蚀的斑驳城砖在光晕中都变得柔和起来。

“圣路易斯河是水,密西西比河是泥浆,而泰晤士河是流动的历史。”伦敦人这样夸奖他们的母亲河。一条泰晤士,半座伦敦城。跨过威斯敏斯特桥,巨大的伦敦眼矗立于河畔,现代化的钢架结构与背后哥特式的国会大厦相映成趣,宛如静默的巨人之眼,一眼千年,注视着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一切变化。摩天轮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或攀扶着栏杆趣谈生活,或紧密依偎着看日落月升。

行走在泰晤士河岸,除了惊艳于日落时分的斜阳美景,我还惊讶于系在岸边的众多纸片。“你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你很有价值,你值得被爱。”“这个世界的风景很美,如果找不到分享的人,请记得联系我。”……短短几句,没有对意图轻生者的直言相劝,而是用一种浪漫的邀约,挽留他们再看一眼世间的美好。所谓的英式浪漫,不仅存在于黄昏时刻的互相依存,也体现在至暗时分对生命的珍视。

如果说泰晤士河沿岸的历史古迹构成了伦敦这幅旷世奇作的框架,那么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伦敦人,则是伦敦的灵魂所在。当我握着没有信号的手机杵在地铁站台,对着密如蛛网的路线图一筹莫展时,一位身着油蜡夹克的工作人员发现我身处窘境,好心地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在一番耐心的讲解后,他怕我听漏嘱托坐错车,干脆和我一起等车来。其间,他主动向我介绍起伦敦地铁的历史,推荐那些值得一看的景点,以尽地主之谊。得知我是学国际时尚营销的,便开起玩笑般向我展示起他的宝贝油蜡外套。五分钟前,我们还是互不认识的陌生人,此刻却熟络得像是异国的好友。

古堡之巅,俯瞰铅黛之城

爱丁堡是一座被称为“北方雅典”的城市,地处北纬55°,甚至比中国最北的漠河还要靠北。但每每提起它的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寒冷,而是苏格兰的历史、哈利·波特的“诞生”、方格裙的色彩,甚至是电影《一天》的浪漫。

从曼城出发一路向北,三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后,我来到了心心念念的爱丁堡。走出车站环顾四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充满古典主义的中世纪古城。深绿色的苔藓悄悄爬上白色的砖石,黑褐色的巨石映衬着灰黄的城堡,褐绿的枝条耷拉在蓝灰色的外墙上……冷静的深色调浓缩在爱丁堡的古迹和遗址中,调和出一种鲜有的铅黛色。

穿过象征城市中轴线的王子街,移步至爱丁堡新城。一路上,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再到当今的可持续建筑,爱丁堡总能让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并存,新旧交融创造出独有的气质。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人,爱丁堡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却又充满活力的长者。

想了解爱丁堡全貌,海拔更高的“亚瑟王座”是不二之选。去时正值爱丁堡冬季,沿途干枯的野草懒洋洋地随风舞动。我一边小步向上,一边张开双臂,经受山风的洗禮。不经意间,裤角擦过枯萎的草丛,发出阵阵沙沙声。这熟悉的韵律、似曾相识的场景,让我猛然想起电影《一天》中的桥段,于是干脆戴上耳机,播放起电影原声,沉浸式地体验男女主爬山时的心境。一曲终了,已到王座之巅,四周尽是嶙峋怪石,再也找不出比它更高的山。头顶的蓝天与远处的福斯湾水天一色,近处的古城与遥远的新城交相辉映。爱丁堡的容颜,此刻终于完整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令我神魂颠倒。

返回山脚,因为那时临近元旦,穿着苏格兰方格裙的街头艺人吹响了纯正的苏格兰风笛。一曲《友谊地久天长》飘荡在爱丁堡上空,也飘进了我的心灵深处。远处的古城放起零零落落的烟花,附近的人们点燃了自带的火把,耳畔响起了一声又一声的“新年快乐”!

无论是精致浪漫的伦敦,还是古典悠然的爱丁堡,抑或是兼具工业与艺术情结的曼彻斯特,都代表不了偌大的英国。就像中国不止有北上广深,还有广大的城镇和乡村。学习之余,我开始筹划起下一次旅行,我想更深入地了解英国,了解英国人。边走边看,世界永远精彩。B66F8C03-CC2A-4ED2-8DEC-02F05409362F

猜你喜欢
爱丁堡曼彻斯特曼城
观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观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爱丁堡水仙
爱丁堡水仙
英国 爱丁堡军乐节
悠扬爱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