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及四个镜像人物分析

2022-07-07 23:45羌晓梅田伟伟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贾宝玉宝玉

羌晓梅 田伟伟

秦钟、北静王、柳湘莲、蒋玉菡皆算是《红楼梦》中有名的花样美男子,他们四个都与贾宝玉有着深厚的关系。这种关系究竟只是表面的要好,还是隐喻贾宝玉更高层面的精神寄托与自我镜像呢?

秦钟是宝玉日常的玩伴,是从好朋友的视角来审视的;北静王水溶的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显示出对宝玉的看重,这从给宝玉的手串、下雨时赠送的蓑衣可知一二;柳湘莲是侠肝义胆式的英雄人物,在宝玉内心中,对其是有些许羡慕的,最后出家也含着对宝玉结局的暗示;蒋玉菡最终娶了宝玉的大丫头袭人,完成宝玉尘世的未了心愿,代表的是宝玉想要的另一种生活。

一、关于秦钟

秦钟在第七回出场,在第十九回便死去,只出现了短短九回,比起宝玉,他只能算一个微不足道的配角。他的登场十分光鲜:“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可以看到,秦钟是一个形象极好、样貌极佳之人,就连以前常常贬低男子的宝玉见了他,也要称赞“天下竟有这等人物”。

贾宝玉和秦钟、柳湘莲的关系与他人明显不同,这也让很多红学研究者猜测贾宝玉是否有“龙阳之好”。但文中“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印证贾秦二人的羁绊早已转换为各自思想中的对旧时代、旧社会模式的反思和反叛,他们不愿立志功名,不以荣耀显达为目的(贺岩《贾宝玉眼泪的审美意象》),最核心的不是书中大量正面描写的有关“情”“色”的方面,而是他们叛逆思想的一致性。还有其他几个人,之所以能成为知己,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彼此的认知,是脱离了低级的阶级身份、社会阶层等因素,完全通过彼此之间思想上、精神上的相互认同而形成的,是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更高追求的共鸣。

秦钟在当时的礼教社会中属于一个叛逆性格的人物,正因为这样,他才能成为宝玉最亲密的知己。那么通观全书凡是有叛逆思想和表现的人,最终都以悲剧命运收场,而秦钟只是早了一点而已。秦钟的死,表面上是因为与智能儿的秘事被揭穿而导致生病造成的,但秦钟的身体在之前一直很好,为何经历此事后却经受不住了呢?此处往深层次说,可以当作秦钟是替宝玉而去。秦钟和宝玉有太多共通之处,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被当时的社会所不容,贾宝玉是因为家里有爵位在,所以没有直接受到世俗的冲击,而作为普通百姓的秦钟,虽有姐姐秦可卿照拂,但还是会被社会所抛弃,秦钟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像后面还有尤三姐、晴雯、芳官、林黛玉、妙玉等等有反叛心理的人,结局都是令人扼腕叹息的。

二、关于北静王水溶

《红楼梦》中,男人大多不堪,但仍有风姿俊朗的典范。北静王水溶,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极高社会地位和阶层地位却毫无架子、举止亲和的美男子。

他在小说中首次出现是在第十四回,他与宝玉家因祖上世交之谊,并未自居为王而高傲待人。以初次相见的情形来看,宝玉与形容秀美、风度翩翩的北静王初次见面便心生好感。

北静王水溶邀请贾宝玉多到他的府邸去做客,多和他府上的各位高人能士学习聚会,在这次会面中,他送给贾宝玉一串念珠,这串念珠由皇上钦赐,一直被北静王戴在自己的手腕上,他赠予宝玉更是凸显了他对贾宝玉的赏识和认可。在《红楼梦》全文中,贾宝玉都对权贵官僚甚是嫌弃,每每说起都无好话,但在北静王这里,未见面前听闻北静王的所作所为从不拿腔拿调,见面后两人相识到相知,最后二人已是摒弃了阶级和利益,真正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

平等待人,不拘礼法,表现出精神契合的双重基础。北静王向来是个“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的人物,文中許多地方可以看出来。由此一点观之他便拥有了和宝玉精神契合的基础和关键之处。秦可卿的葬礼上,虽然当时贾府尚且显贵,但秦可卿地位不高,四王来此设路奠已是不易,但北静王入朝事政后,特地更换素服亲自前来,而其他三王并无描述。这样的对比,更凸显出了北静王的亲和、友善。

但是,他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自己的王爷身份,为贾宝玉提供了放飞自我、背离封建传统的空间,让他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魅力。他以自身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成为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楷模、一面旗帜,并认同、引导和激励了贾宝玉的思想。在身份地位的尊卑界限上是相对模糊的,重在以平等、自由、诚挚、友爱为基调,以“心灵契合”为目标,更加注重交友风格,北静王水溶就是贾宝玉所向往成为的人,是一个具有偶像意味的镜像。

三、关于柳湘莲

柳湘莲原本是官宦世家的子弟,门第高贵,但由于未能取得功名,再加上双亲早早离世,诸多原因使柳湘莲蔑视权贵,疾恶如仇,同时又侠骨柔肠,乐于助人。

柳湘莲与贾宝玉的相识是通过秦钟的关系,二人初一相见就视彼此为知己,相见恨晚,“两人相会,如鱼得水”。而在秦钟死后,柳湘莲也受贾宝玉的委托,时常去照顾秦钟的埋骨之地。

柳湘莲被称为“冷二郎”,形容他为人冷淡。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能够如此热心地为朋友上坟、筹钱修坟,这种情谊实在太难得。

从总体上看,柳湘莲与宝玉是同中有异的两个旷世奇男子。二人同为叛逆者,同为出世人,同为奇才俊杰,同为逸士真人(关四平、陈默《柳湘莲人生悲剧索解》)。这两个人的关系越密切,思想越统一,就越能和小说中的其他庸俗、粗鄙之人形成足够鲜明的对比,就越能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繁华表象下的虚伪和不堪。

柳湘莲极具侠气,他的作风有悖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也让他一直无法融入整个大环境中,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边缘人。

而贾宝玉对于这种“萍踪浪迹”隐世大侠一般的生活一直心怀一份羡慕和期望,因为那是他一直想走的路,是他心心念念想要脱离封建大环境的映射。而柳湘莲的生活也让贾宝玉对自己的离经叛道愈发认可和坚定。所以,柳湘莲既是贾宝玉的目标,又是贾宝玉的影子。

前面说到,柳湘莲是“冷二郎”,但这种冷是表面上的冷,他的“冷”对比出来的却是内心深处的“热”,是视线跳出世界后的关心,是对朋友的不离不弃,但这腐败的世界让他最终也归于冷中,“怜郎冷入空门”,心中的“热”不再。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贾宝玉的“热”,他热情对待众人,他对看不过眼的事情批评嫌弃,但透露出的却是贾宝玉对这个世界的“冷”,他对这个世界本就缺乏热情,到最后“弃而为僧”,则是将自己的冷彻底展现出来。这种内在的气质,也正好印证了柳湘莲是贾宝玉的镜像。

从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柳湘莲“怜郎冷入空门”,可以说为最后贾宝玉也遁入空门埋下了伏笔,他的经历就是贾宝玉心中另一种生活的真实映照,是贾宝玉离经叛道后的结果的真实示范。这也是为什么柳湘莲遁入空门后,贾宝玉如痴如呆胡言乱语,因为他意识到,不论选择怎样的生活,都没有一个善终。他们二人都视世俗规矩如无物,都离经叛道,都随心而行,只是走着不一样的路,但结果却又是如此相同。

柳湘莲与贾宝玉很像,就连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出家。但贾宝玉因情灭,柳湘莲因情起。“柳湘莲”是曹雪芹为贾宝玉安排的“另一种别样人生”,或者说是替贾宝玉,更是替自己去过另一种他们想过但不能过的生活。很多人认为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原型,但我认为,贾宝玉和柳湘莲两者相加,才是真正的完整的曹雪芹。贾宝玉和柳湘莲就是曹雪芹的一体两面,一个是他现实人生的映照—贾宝玉是宦官子弟,为身世所累,反抗封建束缚不喜读书,但终究困在这大观园中,是一只“笼中的金丝雀”,这所谓的自由也是“体制内的相对而言的自由”。曹雪芹虽年幼家道中落,但他始终是“体制”这只笼子里的“金丝雀”,为家责所累。另一个则是他梦中生活的自己—柳湘莲浪迹天涯、云游野鹤、行侠仗义,犹如所有人的童年记忆一般,他像是曹雪芹梦里的那个自己—那个挣脱所有束缚,不为声利所累,可以随心所欲云游四海的自己。

四、关于蒋玉菡

蒋玉菡是个戏子,是社会地位不高的角色,在整部红楼梦之中只出现过三回。正面出场只算得上是两回。其人的第一回亮相是在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宴请贾宝玉、薛蟠等人,宴席上,贾宝玉提议行令以祝酒兴。轮到蒋玉菡时,他说的是:“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说罢,唱了曲子,酒底是“花气袭人知骤暖”。只因这一句词,引起了贾宝玉的注意,原因无他,酒底中含着他的大丫头的名字—袭人。他的第二回亮相,直接就是引出了贾政责打贾宝玉的导火线,引出了下文宝黛二人及其诸位丫头对他的真情诉衷。然后,蒋玉菡便如人间蒸发再未出现,直至第一百二十回,写到袭人的去处之后此人才再次亮相,这是他的第三回亮相,本想一死了之的袭人在看了那条松花汗巾之后相信姻缘始天定,遂与蒋玉菡从此夫唱妇随。蒋玉菡也因为袭人是宝玉原来身边的大丫头的身份,对袭人另眼看待,没有把袭人当作普通迎娶的妇人,这正迎合了当时蒋玉菡的酒底,“花气袭人知骤暖”,恰是暗喻了二人终成秦晋之好。

在《红楼梦》中,仅有贾宝玉、甄宝玉和蒋玉菡三人是名字中带有“玉”字的男性角色。在《红楼梦》中,“玉”有着极其特殊的意味,在名字中出现就必然隐藏着重要且特殊的作用和含义。这就意味着蒋玉菡在整个故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蒋玉菡的名字中,除了“玉”字之外,还有一个“菡”字,即菡萏、芙蕖,也指的是莲花。莲花在佛教中也是有着特殊的指代意义的,这样蒋玉菡在贾宝玉出家后代替他俗世的身份照顾昔日的丫头也是有理论依据的。当然,“菡”字有时作“函”,故有人以为蒋玉菡与贾宝玉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如王梦阮、沈瓶庵指出:“宝玉与蒋玉菡,若即若离,是一是二。蔣玉菡者,将玉函也。函者,藏也。言此美玉他人不得而有,独此人能蕴椟藏之,金屋贮之,以紫檀为匣,可谓函之固矣。”(李鸿渊、陈莉《柳湘莲与蒋玉菡形象之比较研究》)

由上可见,这四个镜像人物中,秦钟的主要意义是他作为贾宝玉的一个普通的同性朋友,可以让贾宝玉将有关学业、前途等的话语无所顾忌,按照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方式说出来。因为,除了秦钟,贾宝玉几乎没有一个对象可以让他倾诉自己的观点。贾宝玉在作品中说了很多话,能够无所顾忌地说说,恐怕没几次。有的是不让说,有的是不能说,有的是不敢说,有的是不便说。唯有和秦钟,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气氛和状态,可以说贾宝玉和秦钟在一起最真。因为秦钟和宝玉两人有太多的共通之处,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被当时的社会所不容,因而他们的结局只有被当时的时代所扼杀。

出场寥寥的北静王堪称隐现于全书的线索式人物。他形象秀美,风度翩翩,具有出众超群的外貌气质,能够知己交游,诚挚相待,平等待人,不拘礼法,其内在的抒情性人格,表现出与贾宝玉等人精神契合的双重基础,以及明清之际启蒙思潮涌动的社会背景。同时,他也擅用外交辞令、政治手腕,是协调口才、智慧与情义的优秀人才,也是贾宝玉的精神知己乃至精神领袖。

柳湘莲性格自由,表面冷酷实则是热心肠,有智慧,有胆识。他对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嗤之以鼻,他对官场升迁之路毫无兴趣,他追求没有拘束、没有压迫的生活,他一直尝试走出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他撞上南墙也不回头,最终遁入空门,也不向这糟粕的世界妥协。柳湘莲的侠之一生,是贾宝玉渴求而得不到的另一条路,他的一生,让贾宝玉见证了另一个自己,那个自己质疑并叛逆于所谓的正统,是一个他想做却做不了的逆行者。

而蒋玉菡,同样也是另一个维度的抗争者,他不断抗争着自己的身份、抗争着自己的地位,他隐忍、保守,他用不那么直接的方式,索求着自己想要的自由。他的反抗,虽然不如柳湘莲那么激烈,却一直持续着、坚持着。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众位人物中,贾宝玉虽置身于锦衣玉食、钟鸣鼎食的世家,但内心是孤寂的,是寻求人生渴望的,表现出来是混世的,是叛逆的,在他短暂的有人生意义的生活中除了父母亲情和大观园中的姐姐妹妹的友谊外,还有秦钟、北静王水溶、柳湘莲、蒋玉菡等男性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秦钟、柳湘莲、北静王水溶、蒋玉菡分别为普通家庭的宝玉、江湖中的宝玉、皇家的宝玉和宝玉在出家后的俗世宝玉的人生镜像。岁月是朵双生花,愿这些有意义的灵魂一直在人世间闪耀。

猜你喜欢
贾宝玉宝玉
龙江剧《荒唐宝玉》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论宝玉之泪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宝玉受笞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宝玉问路
鸳鸯:暖男宝玉要不得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