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中医护理中的情志护理

2022-07-07 00:30郭涛
智慧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志护士状态

郭涛

对于各种疾病来说,患者的心态、情绪对病情的治疗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部分患者患有某种疾病,会出现心理恐惧、担心、焦虑,这些因素多少都会对病情的治疗造成阻碍,给患者的生活水平也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很多患者内心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孤独劳累甚至焦虑的状态下有关。因此,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消除其焦虑、紧张等消极的情绪,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病情。

1 情志护理概述

1.1情志

情志主要包括其中情绪,分别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学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概括为“情志”,是指人在面对客观事物时产生的本能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影响患者情志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如遇家庭成员生离死别、家庭经济条件差、家庭生活不协调等。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外界声音、颜色、气味等,均会对人的情志造成一定影响。三是病理因素,一旦患者出现情志变化和异常表现,有可能引发脏腑功能严重失调,使脏腑气发生病变。四是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性格以及体质条件等因素,是引发情志变化的主要个人因素。例如,性别因素,有研究表明,女性患者在应对疾病状态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如男性患者。

1.2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指护士结合患者情绪表现,通过语言、态度以及行为等,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改善其负性情绪,强化患者治疗信心,通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消极行为,促进患者预后。对于多数患者而言,疾病所产生的多种躯体症状,会导致患者心理状态不佳,而通过中医情志护理,能够引导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达到尽早康复的效果。

2 情志护理方法

2.1关心体贴

对于护士而言,在为患者开展情志护理时,态度上要积极真诚,具有同理心、同情心,同时兼具责任感,从而使患者对护士产生较强的信赖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语言幽默风趣,做到有的放矢,耐心观察患者心理变化,讲求实事求是。通过交流,使患者知晓情志失调对疾病恢复的不良影响和对机体功能的损伤,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变化,制定护理计划,注意做好患者隐私保护。

2.2健康教育

采用多种形式,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包括一对一讲解、健康大讲堂、专家讲座等,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对疾病发病原因、诱发因素、主要症状、临床表现等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向患者讲解治疗要点,指导患者识别病情,宣导治疗过程相关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患者认识疾病,正视疾病,从而消除多种消极影响因素,使患者在正确掌握疾病的同时,建立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为实现治疗目标创造一定便利条件。向患者提供便捷的线上咨询方式,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通过线上方式解决患者的疑问或困难;对于患者在饮食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全科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及时解惑。

2.3释疑解惑

护士在余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时,做好言语开导,在情绪开导前,应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爱好等)和发病后情况,包括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患者发病后情志状态。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分析其存在的心理疑虑,通过科学干预,纠正患者认知误区,帮助患者消除思想包袱。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士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针对患者疑惑,及时予以解释,实事求是阐明真情,分析疾病本质,从而引导患者走出迷惑,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2.4情志疏导

疾病状态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在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时,除了做好上述中医护理指导外,也要为其提供必要的情志疏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移情易性:所谓“移情易性”,可简单的理解为转移注意力,用一种情志(积极)对抑制另一种情志(消极),使消极情志逐渐淡化,直到消除。

(2)发泄解郁:此种方法主要通过哭诉、发泄等方法,引导患者宣泄负性情绪,从而恢复心理平衡,尽快摆脱烦恼。

(3)以情胜情:主要指护士指导患者有意识的用良好的情绪状态去抑制负面情绪。

(4)暗示法:通过多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暗示,使其相信疾病可以战胜,进而自觉改善不良情绪。

(5)顺情从欲:了解患者需要,并予以满足。

3 其他护理措施

目前,相关研究表明,在情志护理中融入叙事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主要方法如下:

(1)建立沟通关系: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士主要采用鼓励性语言,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真诚的聆听患者的表达,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2)制定计划:与患者谈心,鼓励患者表达对肢体功能锻炼的看法与想法,并诉说锻炼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更加符合自身条件的肢体锻炼方案,保证偏瘫患者锻炼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3)问题外化:针对患者意识和认知不足问题,护士为患者讲解保持乐观情绪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传达基本方法,使患者形成一定意识。

(4)解构:患者叙事后,护士引导患者对既往面对困难时所采取的方法进行回想,帮助患者制定寻找问题解决的路径。护士详细为患者讲解治疗方式、要点和注意事项。

(5)改写:结合患者叙事内容,制定短期、中期以及长期康复目标,确定具体执行计划,协助患者寻找被忽略的特殊经历和解决方法,用积极事件改写现阶段患者的消极思维,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康复信心。

(6)见证:在得到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邀请患者亲属或者病友作为患者康复治疗的见证人。护士对患者治疗成果进行检验,并与患者和见证人分享,增强康复信心的同时,也使患者能够做到持续坚持,强化行为依从性。

(7)院外护理:患者出院后,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随访工作,一方面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价,一方面对患者家庭护理状况加以掌握,如发现不合理之处,及时指出。

4 总结

疾病状态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从中医“治未病”角度进行分析,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降低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中医情志护理经验表明,以往传统中医治疗理论为患者进行论治的同时,需要加强心理干预。现阶段,中医护理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情志护理在细节上的缺陷有待完善,应该更深入的对情志护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将患者所有不良情绪呈现处理,从中医整体观念入手,以辨证辨病为原则,将新型情志护理思维运用其中,结合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及时对情志护理方法予以调整,从而发挥最佳心理护理干预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改善。

猜你喜欢
情志护士状态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智珠二则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