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

2022-07-07 03:49朱睿颖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问题

朱睿颖

摘要:就目前而言,企业中承压类设备的使用评率已经愈来愈大,整体在向着大容量的方向一步一步的发展,但是在使用设备的途中,由于操作不当或人为原因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操作隐患。市场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设备的运用和管理能力就必须要提高。本文从承压类特种设备出发,就仪器的设备管理做出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问题;仪器设备管理

引言:设备和仪器检测是工作顺利展开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获取准确检测数据的重要方法,仪器的工作情况和运行状态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关乎着检测机构能否顺利的运行,同时仪器和设备管理方法的好坏对检测机构的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以上,在现实的工作中,管理水平的完善和提高,可以全面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一、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1.管理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现阶段来说,每一个单位都普遍有特种设备检查不到位和管理缺乏规范性的现象。大部分单位的操作人员和经营者都是基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来判断特种设备当下的故障情况,但是这种判断方法不科学,无法判断承压类特殊设备的当下的隐患和故障,此类检查不适用于当下发展和规范内的要求。自从科学技术发展以来,很多人把科技当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借助科技,承压设备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如下四种,即渗透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具体还要根据设备故障类型确定具体的检测方法,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足够多的工作经验。除此之外,在使用特种承压设备的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设备的检测不到位或根本不进行检验,也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检测目标,在对企业安全运营的管理十分不利。

2. 特种设备管理缺乏合理的监督

在每一个单位中,压力设备的运行模式通常作为主要的方面来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就导致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度缺乏安全性,非常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承压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员没有对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这会严重威胁操作者的人生安全。压力设备的管理也有一些局限性,设备投资也非常有限,导致很多单位在经营的过程中无法开展对特殊压力设备的有效监督和维护,使承压类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加大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3.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根据目前的情况,使用承压设备的公司并没有对相关的员工进行完整的培训,这也将导致承压设备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没有第一时间掌握当下的现今技术,因此设备在使用中的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隐患。一般来说,在经历招聘-面试-上岗后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只是跟着资历较老的员工进行学习,这也是操作员不了解相关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单位尚未成立完善的特种压力设备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设备的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

1.添置新设备前的采购管理

由于工作需要增添新设备的时候,应在前一年拟好“设备增添计划表”,然后将表单或者文件交给上级部门,得到上级部门的准批后,再交由政府来进行整体采购。如果此设备是临时采购,也要第一时间报告给主管部门,且每一个设备管理员都要完成以下职责。

一级设备管理的员工:负责仪器和设备的全方位管理,其中包括仪器的正常保管以及等级,为仪器建立出一套完整的设备档案,同时参加新仪器的验收。

负责管理承压类设备的管理人员:要管理设备的维修和检定、随时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和设备的常规维护等。

2. 设备到货时的验收流程和验收方法

在仪器设备到货之前就应该成立出一个验收小组,在验收小组中要包含如下几个成员分别为分管的副所长、管理仪器的员工、所内仪器管理员。之后在进行仪器验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验收程度,即遵循合同中规定的第一时间对货品进行验收,检查仪器内的包装是否有损坏、在运输过程中仪器的外形是否受外力影响受潮发霉等、对仪器内的部件要做到仔细的清点、查看所收到的仪器是不是有仪器合格证、仪器保修卡和仪器的使用说明等等。之后对受到的仪器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调试,在这个过程中,要让仪器厂家的人员在场来指导安装,然后根据协议书的要求对仪器逐项进行验收,其中包括功能。在一起到货后要第一时间对仪器专员进行仪器的培训,让其在最短的实践内掌握本仪器的操作规范和技能,对仪器进行整体验收后要认真的填写仪器设备记录和验收表单。

3. 仪器设备归档和入库管理

对于仪器的保管和管理要按照仪器的精度、仪器的价值和仪器的使用途径来进行分类,通过以上将仪器放在不同的保管室里进行保管。比如,光谱仪要放在高价值的仪器室里,扶梯质量分析仪也同理;机电类的检测仪器要放在机电仪器室里;承压检测仪器要单独的放在承压检测室里等。根据存放仪器的不同标準将对每一个仪器制作出标牌,在标牌上写明当下仪器的名字、编号、使用情况、型号和管理人等,这样可以更加一目了然。仪器在入库前,管理设备的人员要及时的对当下设备建立一个技术档案,保障一台机器一部档案,其中主要包含设备采购时的申请表、设备合同的复印件、采购设备时的发票复印件、设备验收后的验收记录、设备的清单、设备的使用方法和说明书、包括验收时的保修卡和厂家信息等等。以上细节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以小标牌的形式以最醒目的方式贴在仪器上。仪器在入库后,要把仪器的档案交给管理员,让其尽心归档管理,即先将档案录制成电子形式,然后再仔细的放入资料室。

4. 设备在使用时的管理

第一点,仪器在保管和运输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谁和火,同时还应防尘和防污染。在仪器使用的时候,要时刻关注使用时的电源、水源和气源是否正常,使用过后要及时的切断气源、水源和电源。对于在使用过程中有特殊要求的情况,比如射线检测的时候,还要第一时间做好万全的保护工作,主要有距离间的防护和时间防护等等。第二点,没有经过领导和上级的准许,检验人员不能自己更改设备的操作系统和设备的结构,更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雨其他设备共用软件资源。检验前和检验后要做到再次的清点,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第三点,对于高价值的紧密仪器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应该做好登记的工作,登记的内容主要有,仪器使用的日期,何时开始使用的,使用的相关人员,使用前后的仪器状态是否一直、使用后归还签字等。如果在仪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不正常的现象,应禁止使用并第一时间报告,按照仪器的维修标准对仪器进行维护。

5. 报废仪器的管理制度

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部分设备由于使用的现代过于久远,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功能从而造成设备的报废,遇到这种情况要第一时间让计量鉴定机构的人员进行设备的检定,根据当下检定出的结果来确定此设备是否已经报废,对于原值较大的报废设备,要交给专业的评估机构,让其给出残值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对于已经报废的仪器都应该有《仪器处置申请备案表》和书面形式的专题报告,把其交给相关部门,让其进行批准后再进行处理。

结语

站在检测机构的角度上来说,仪器设备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在每一次的检测机构资质的评审和认定中,评审内容的百分之六十都来自于仪器设备的管理。管理过程和方法复杂繁琐,但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更加细心的把控每一个环节,即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所管理的仪器更好的运行,为今后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梓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中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结果确认[J].中国设备工程,2020(18):134-135.

[2]江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清洗世界,2021,37(05):95-96.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