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轮对三级修质量提升研究

2022-07-07 04:06李英杰刘宗仁王晓龙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11期

李英杰 刘宗仁 王晓龙

摘要:随着轨道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列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轮对组成是轨道交通列车的关键零部件,在轨道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轨道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在轨道交通列车运营中需要对轮对进行日常及周期性的检修与维护。本文简单介绍了轨道交通列车轮对组成的结构,详细阐述了轮对的检修工艺要求,简单介绍了轮对检修质量提升的几点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轨道列车;轮对组成;检修工艺;

1.引言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在高速轨道交通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在众多轨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速轨道交通列车逐渐成为了运行安全、舒适快捷和性价比很高的运输方式,因而也得到国际铁路市场的肯定。在轨道交通列车不断刷新时速的背景下,为了保障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安全,需要不断的对轨道交通列车进行维护、保养、维修等。轮对组成三级修是轨道交通列车各级检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列车检修的顺利开展,充分保证轨道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开展轨道交通列车轮对组成三级修检修工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轮对组成结构简介

轨道列车轮对组成一般分为动车轮对和拖车轮对两种。拖车轮对组成由车轮、车轴、制动盘等部件组成。动车轮对组成由车轮、车轴、齿轮箱、制动盘等部件组成。轮对由左右两边车轮过盈配合在-根车轴上组成的,轨道列车轮对是列车和钢轨直接接触的部件,是保证列车车辆在轨道上的运行的关键,承载着钢轨来自列车车辆制动和驱动的反作用力,因此列车车轴和车轮在组装的过程中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且同一根车轴的两个车轮内侧距离范围为1435毫米。

3.轨道列车三级检修规程概况

轨道交通列车三级修检修周期为距上次三级或三级修以上修程运行六十万公里(或运行不超过一年),轨道列车三级修主要的检修内容是对列车转向架进行检修,主要形式是对转向架进行分解,然后对各部件检修,检修完成后进行组装,最后对组装完成的转向架进行各项测试,使之达到重新上路运行的要求。检修要求是经过三级修后轨道列车轮对组成、牵引电机、轴箱弹簧组成、减振器、速度传感器、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经过三级检修后保持良好运用状态,保证安全运行六十万公里;其余经过状态修的部位保证到下一次二级检修。

4.轮对三级修工艺流程

转向架是轨道交通列车三级修的检修重点,而转向架的检修核心是对轮对的检修,轮对检修的工艺决定了轮对检修的质量,轮对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三级修后上线运行的轨道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运营质量。轨道列车轮对组成三级修工艺流程为:轮对组成→轮对尺寸测量→齿轮箱清洗→齿轮箱检修→轮对脱漆→轮对磁粉探伤→轮对超声波探伤→轮对踏面镟修→轮对涂漆→轮对检修→轮对交检。

5.轨道列车轮对组成检修工艺要求

首先应清除各零部件表面的锈垢及油漆,检查车轴擦伤的程度深度小于等于0.1毫米、撞伤的深度小于等于0.3毫米。车轴外露表面进行探伤检查,车轴不允许存在横向裂纹、横向发纹和纵向裂纹,消除裂纹时打磨深度须小于等于0.3毫米。空心车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车轴轮座、齿轮座、轴盘、轴身等部位表面不得存在超过深1毫米,长10毫米的横向裂纹。为防止车轴生锈,车轴探伤后应向相应部位喷涂防锈剂并及时做好密闭处理。

轨道列车检修时需对车轮踏面进行漩修,踏面及轮缘不得存在裂纹、缺损、剥离、擦伤、局部凹下等缺陷。踏面及轮缘漩修后表面粗糙度应小于等于12.5。是否做轮对动平衡试验则是按轮对组成是否分解定夺,分解即做,反之不做。轮对组成检修合格后轴身表面喷涂油漆、做标记。对制动盘外观进行检查,保证其外观状态良好,没有出现贯穿裂纹或不超过70毫米的沿半径方向的裂纹。

齿轮箱检修要求齿轮箱表面不得出现漏油现象。对齿轮箱进行内部油污去除,具体方法为在低速旋转状态下用清洗油对齿轮箱进行循环冲洗,且清洗过程中不得出现异音。齿轮箱上盖、齿轮啮合面可视部位不得存在裂纹、毛刺等缺陷。对通气装置及各紧固件进行更换,完成后加润滑油,并在转向架落成后将油量添加至规定位置。

轴箱轴承进行表面清洗后进行外观检查,外圈外表面不得存在剥离、电蚀缺陷。手动转动轴承检查其是否转动灵活无卡阻。轴箱组成各部件须分解检修,清除外表面及各螺纹孔毛刺、锈污等,内孔与轴承装配面划痕深度不大于0.5毫米,局部磨耗深度不超过0.2毫米。軸箱体两端平面局部锈蚀深度不超过1毫米。其余各组件表面有锈痕时须清除;与轴箱体装配面不得出现电蚀。轮对检修完成,组装后需对轮对再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核准。

6.轮对检修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设备必须满足有关环境的要求。轮对压装机要防尘、防潮、防震;轴承压装和轴箱体组装要在恒温间进行,并且在压装和组装前均要按规定进行同温;磁粉探伤室与电控柜等保持十米以上的距离,周围封闭为暗室,以便进行有关裂纹的检查。

质量检验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为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制定产品检验流程,并合理设置检验工序。三检制同时与实名制相结合,自、互、专检人员在各自组装及检验的产品特定位置进行标签溯源,既可以加强车辆质量的跟踪,同时又可提高操作者的责任意识。

7.结语

本文作者多年从事轨道交通列车检修工作,对轮对检修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本文简单介绍了轨道交通列车轮对组成的结构,详细阐述了轮对的检修工艺要求,简单介绍了轮对检修质量提升的几点方法,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轨道列车轮对组成三级修检修质量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妍婷.某车辆段轮对检修工艺优化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0):87-89+91.

[2]林广旭,康鹏.动车轮对的高级检修及其项目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9(02):56-57.

[3]魏永强.车辆轮对检修模式的思考及优化[J].上海铁道科技,2017(03):124-125.

[4]王锐.高速动车组轮对检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3):53-54.

[5]程建宏,王艳兵.动车组轮对检修退卸车轴拉伤分析及工艺改进[J].机车车辆工艺,2016(05):23-24.

[6]刘护宪.激光测量技术在轮对检修中的应用[J].中国铁路,2014(05):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