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 融合共生

2022-07-08 01:10糜梦逸
江苏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部河西分校

糜梦逸

一、学校简史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以下简称“金中河西分校”)地处南京市河西新城中心,由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南京市金陵中学和南京市河西新城区管委会于2003年9月共同创建。学校现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和国际部,教职工800余人,在校学生约8000人。

学校传承南京市金陵中学百年文脉,以“诚真勤仁”为校训,以“人本价值、一体融合、未来生态”为发展战略,以“健雅诚仁、未来胜任”为育人目标,推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四位一体”整合发展。学校围绕一体优势、文化氛围、人本管理、队伍建设、多元课程、质量提升、智慧生态七大领域,以系统的力量打造“河西教育卓越体”,着力优化学校生态、教师状态、学生情态。目前金中河西已成为一所南京领先、全国知名、有国际影响力的十二年一贯制的现代化学校。

二、核心理念

打造“河西教育卓越体”

三、办学主张

四位一体  融合共生

四、文化名片

(一)校长——一体化育人的探索者

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金中河西分校区别于一般学校分散办学、分段培养的模式,具有一体化办学、贯通培养的自然优势。这是校长穆耕森在2019年接手金中河西分校时就清晰看到的情况。

能否在各学部已经形成的育人体系基础上,将十二年基础教育构建成为一个系统、连续、完整的成长体,通过贯通性和整体性办学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优质教育,努力建构一贯制未来学校的样本模式?带着这样的思考,穆耕森与学校管理团队成员一起,描画出了心中的“四位一体发展图”,并将其写入《金中河西五年发展规划及行动纲要(2021—2025年)》,正式成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主张。

1. 探索“1+1+1+1>4”的整体育人模式

在穆耕森心中,拥有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高中四个学部的金中河西分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从一年级至十二年级的一体化成长环境,各个学段之间不是“各自为阵”,而应相互关联。学生在学校可以获得更科学、更系统的生涯整体设计和规划,在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培养学习能力之余,还可以享受系统化特色教育、全方位综合素质教育,探索更多发展可能。为此,他期望能够通过建构衔接课程体系、推动教师团队建设、创设融合性成长环境等策略,探索“1+1+1+1>4”的整体育人模式。

在课程衔接上,穆耕森提出要科学设计幼小、小初、初高(含国际部)三个节点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习惯养成、能力获得、素养培育三大关键要素为重心,充分体现“一体化、整合化、系统化”的要求,发挥一贯制在学生跨越学段衔接中的闭环优势,把握学生的成长节点,帮助学生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连贯发展。

在教师团队建设上,穆耕森要求教师不局限于自身学段,要能够进行整体教研、循环教学,实现团队优化、人才共享的优质发展生态。学校通过小初、初高的衔接式跨学段研修、跨级部听评课、跨学部教学分享等,拓展教师跨学段视野;重点培养部分教师进行跨学段大循环教学,在六年、九年、十二年大循环教学过程中,研究掌握基础教育阶段发展规律;遴选专业素养较高、有才艺特长的教师,将他们纳入学校“共享人才”库,在课程开展、活动举办、专业培训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融合性成长环境的创设上,穆耕森提出要融合学部、融合年龄、融合空间,以丰富的校级活动、混合式学习空间、学长制为载体,为“一体化育人”创造良好氛围。例如,每一学年发布年度校级重要主题活动,全校学生统一参加;布点学段混合式校园活动空间,为日常活动中非正式的混龄交往、跨界成长打造氛围;推行学长制,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通过交流互助、榜样引领,构建混龄成长共同体。

穆耕森认为,“四位一体”既能让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高中四个学部融合共生发展,也能让彼此“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力、教师研究力、学校竞争力的协力共进。

2. 整合“4+1+4”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形成,需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配合。穆耕森深知,要实现各学段之间的贯通,需要管理团队的上下一心。基于学校已经形成的“四部一办四中心”的组织架构(四部即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一办即校长办公室,四中心即学生成长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科教信息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穆耕森提出,整合学校统一管理与学部管理公共要素,优化各学部管理架构和资源配置,协调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个学段的衔接,进一步提升各学部的管理效能。

第一,一体化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尊重为管理原则,通过管理重心下移,优化系统架构,充分发挥协调合作功能,共享同一个愿景。例如,各学部由校长整体负责,下设课程教学处、教师发展处、学生工作处、综合办公室(简称“三处一办”),各学部“三处一办”与总校“四中心一办”对应联动,形成责任命运共同体。

第二,一体化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作用,保障教育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整合统筹,使各个学部能够实现优质资源的最大化共享。例如,经过集体研究后,学校在各学部统一实施教学管理的“三个一”制度,即一周一次教学工作例会、一月一次学部教学工作通报会、一月一期学部教学工作简讯;统一实施教学评价的“三项考核”制度,即教学过程量化考核、基础年级绩效考核、中高考终端成效考核。教学管理成果和评价结果实现共享。

第三,一体化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自下而上地听取意见,上下协办,科学决策,遵循规律,避免分散、断裂的改革推进,更科学、更順畅地落实每一环节的变革。例如,由教师主动报名、学校集中遴选而组建的教师议事会,对学校大小事务进行共同决策,形成民主科学、多元共享的管理文化,建立多元共治的管理体系。

穆耕森相信,有着共同的愿景追求,有着先进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治理相融的管理模式,金中河西分校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会实现更大的聚合效应,形成学校管理、部门协调、学部负责、权责一致、运转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体化育人的主张正在金中河西分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有着46年教育生涯的“老教育人”,穆耕森欣慰地看到这一次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在金中河西分校小学部的少先队入队仪式上,初一、初二的少先队员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佩戴红领巾,讲解少先队知识;中秋佳节,中学部学生带着小学部学生一起做月饼、学诗词等。金中河西分校正在他的带领下,向凝聚着系统共生力量的“教育卓越体”迈进。

(二)课程——经纬贯通的“三维三阶”课程体系

金中河西分校“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催生出横向集群、纵向贯通、纵横交织的“三维三阶”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了十二年一贯制各学段的育人目标。

1.课程体系建设

三维,指的是三个维度的重点课程建设方向。金中河西分校立足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校本特色,将全校各级部课程分成基础性学力课程、成长性德育课程、发展性特长课程三大类。在保证国家及地方课程的主体地位前提下,强化学生学力、思想品德及个性特长的培养,并在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中将三维课程建设一以贯之。

三阶,指的是三个阶段的纵向培养目标及序列课程。在“健雅诚仁、未来胜任”育人目标的统领下,金中河西分校以三维课程建设为载体,按照级部特点纵向阶梯式培养推进。“基础性学力课程”从喜欢学习、体验学习到深度学习与融合学习的学习力培养,“成长性德育课程”从道德认知、规范意识到责任担当与国际理解的德育养成,“发展性特长课程”从丰富情趣、明晰爱好到形成特长与学会选择的培养。

全校课程形成横向打造各学部特色课程群、纵向打破学习的有形边界,贯通各学部、各年段的全景育人生态。从基础学力提升、德育序列开展、特长课程共享三个方面,覆盖四个学部形成经纬贯通的课程体系。

打造渐进式、融通型学力提升课程。小学阶段侧重基于学科特点、生活实践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与高中学段则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运用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同学段的课程实施以相应的侧重来达成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样态。

打造体验式、成长型德育序列课程。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和爱国意识,开展入学礼、入队礼等课程;初中阶段将品格与价值观教育带入情境中,以具身体验增强初中学生自主自律、善于合作等品质,开展升学礼、青春礼等课程;高中阶段(含国际高中)重视培养学生生涯规划、国际理解能力,以及公民与法治意识,开展成人礼和毕业礼等课程。在全校形成以劳动体验、仪式体验、节日体验引领学校体验式德育课程的建设,将习惯、品格与价值观教育带入情境中,以学生切身实践与体验让德育从抽象走向具身,打造金中河西分校的特色德育序列课程。

打造共享式、发展性特长课程。特长课程共享体现在师资共享、空间共享、课程共享。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民乐社团、戏剧表演、高尔夫球、创客工程师等各类特色社团课程,为学生个性成长与特长养成提供十二年一贯制支持体系。

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之下,四个学部打破了边界,实现学生十二年一体化、连续性、贯通式的成长。

2.创新课程实施

如何把“三维三阶”课程体系的“经纬贯通”主旨投射到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创新“一体化”贯通培养的实践路径。

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实行教师跨学段教学,打通学段壁垒,让教师全视角研究一贯制教育教学特点。例如,同样是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媒介素养”培养,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媒介认知和表达类课程,培养学生对媒介的兴趣和良好语言表达习惯,使他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初中阶段可以通过媒介采编和观察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理性思维和人文情怀;高中阶段可以通过媒介剖析和批判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理解力。

在教师资源上,实现跨学段共享。例如,在选修课平台,高中教师可以在高中、初中同时开设选修课,课程设计会有所区分,不仅让学生学得更有宽度,也让教师的课程研究视野得以拓展。

课程关联点、教学衔接点、学生发展点和贯通发力点,在各学段间的纵向联系中被确定,课程实施有了新样态。

穆耕森曾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十二年一贯制的特色与优势,建构学校整体的育人目标和育人体系,而经纬贯通的“三维三阶”课程体系做出了极好的探索。在这样的课程架构之下,各学段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出“健雅诚仁、未来胜任”的金中河西分校学子。

(三)符号——共享、发展的物型空间

金中河西分校共享、发展的物型空间,是对“四位一体,融合共生”发展主张的可视化呈现。在校园内,公共空间成为跨学段、多功能的复合学习区,也是人与校园、人与人之间相互融通的共享关系场。

1.学生在课程空间里共同成长

不同学部的学生在共同的空间中进行对话和创造,共同叙写生动的故事。

共享的自然空间。在校园238亩的空间里,开阔的中央广场、幽静的林阴大道、绚烂的红枫广场,秩序整洁、环境怡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享受生命的生长;在“星光大道”两侧,一张张不同学段“星级学子”生动的笑脸,成了学生身边“看得见的”优秀激励,促使学生共同成长,成就“最好的自己”。在校园外新开拓的220亩的教育农场里,有池塘、草地、农田,学生在这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用劳动教育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衔接。

融合的学习场所。在学校钢琴角,来自不同学部的学生正在三角钢琴上弹奏拿手的曲目,路过的师生都驻足欣赏,美在共享空间中自然生成;在学校建成的江苏省中小学首家高尔夫球馆里,学生在各自喜欢的区域自信挥杆;教学楼多个书吧内,不同年龄的学生静心阅读;健身房、舞蹈房、足球场,处处充满了欢快的笑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场地的开阔与灵动,让人与人的深度互动有了更多可能。

学校生活饱含着丰富的人际交往、情感互动和多元的活动,在金中河西分校共享、发展的物型空间中,生发出更真实的情感联结、更富有“具身性”的学习体验。

2.教师在空间平台上共同发展

不同学部的教师也在共享空间中携手进步,共同获取专业的提升。

开放的对话环境。学校行政楼二楼原来有一条少有人行的走道,学校请来设计人员,将它改造成“教师沙龙”。伴着一杯咖啡、几杯清茶,教师在这里阅读最新的教育期刊,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和收获。这番“闲情雅致”,映照的是“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胸怀。学校《金陵·范》杂志,记录了不同学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思考的结晶。这样厚实的杂志,正是在“教师沙龙”中孵化而生。

共生的学术平台。2019年10月,学校成立全省首个中学“博士工作站”,学校11位博士引领和带动全校教师开拓学术空间,将研究与学习、工作融合起来;学校还积极推进“312工程”(“3”指写读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叙事,“1”指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考核,“2”指开設一节展示课、完成一项课题研究),让骨干教师、成熟教师、青年教师携手共进;另外,举办读书报告会、学术报告会、师德报告会等,让不同学部、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精神品质。

以物化人,以人化物,共享、发展的物型空间,时时与师生建立联系,产生对话。在“四位一体,融合共生”的发展格局下,学校已形成“全域学习生态系统”,不同学段学生的道德和智慧在这里主动生成,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这里优质发展。面向未来的金中河西分校,立足理想的高地,向着一体化办学的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学部河西分校
霍去病与河西四郡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 Credibility
晚清学部的建立及作用研究
河西玉米分级卖
2019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本科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O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论“治理”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
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
回乡是一种疼(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