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民宿发展与消防安全的管理举措

2022-07-08 01:11杨升
今日消防 2022年5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产业发展民宿

杨升

摘要:基于稳步管控民宿火灾风险,营造安全休闲的整体考量,在民宿的管理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民宿娱乐属性的开发,还要从消防安全管理的角度开展管理工作。着眼于民宿的基本形态,积极探讨民宿发展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应举措,旨在形成规范性、制度性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强化民宿消防风险的应对能力,使民宿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宿;产业发展;消防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2)05-0076-03

民宿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食宿场所,其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地区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避免了旅游项目的同质化,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民宿住宿、餐饮以及娱乐的集约化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消防安全风险的监管难度[1]。为确保民宿产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应对各类消防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制度的完善,将民宿发展与消防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速实现民宿产业的成熟。

1  民宿发展概述

通过对民宿发展趋势的梳理,引导工作人员对民宿产生较为系统性的认知,逐步明确民宿发展过程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对于后续消防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执行提供便利。

随着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的变化,各地在旅游产业规划与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发掘,以确保旅游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企业等相关市场主体借鉴欧美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民宿的概念,以自用住宅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住宿、休闲娱乐等各类服务,以达到旅游活动的深度化、差异化。民宿的自身优势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从事民宿经营的单位数量超过230万家,增加就业岗位110万,经济产值超过350亿元[2]。同时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民宿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民宿的经营者在内部空间规划、服务设施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休闲娱乐需求、消费习惯,这种发展思路固然可以提升民宿的服务能力,但是多元化的内部结构,对于民宿消防安全也产生了一定的隐患。例如部分民宿没有在相应的区域设置安全通道,火灾发生后,受困人员难以快速逃离火灾区域,无形之中,增加了消防安全风险。近些年来,民宿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对民宿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为应对这种局面,有效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民宿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提升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2  现阶段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現阶段,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暴露出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明确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细化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注意事项,保证了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向性以及针对性。

2.1  民宿消防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为确保消防安全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法规,明确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细化管理要求,降低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推进与开展的难度。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民宿作为新型旅游形态,其与过往的房屋建筑在用途、结构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影响消防法律法规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政策法规漏洞。例如根据《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的有关规定,住宿服务单位其客房数量少于14个标准间,建筑物层高低于4层,经营面积不足800m2的民宿建筑,不纳入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备案、验收以及公共消防安全检查范围内,同时对于村民自建住宅,由于其土地性质特殊,也没有纳入消防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中[3]。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民宿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将消防技术标准纳入到相关实践活动中,制度规范的缺失,对于民宿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地限制作用,没有形成完整的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目标、细则以及具体要求,民宿经营者无法根据相应的政策法律要求,开展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政策法律的缺失增加了外部监管难度,相关管理部门无法形成精准的权责划分,影响了监管能力,降低了监管水平,限制了消防能力的提升,对于民宿的安全、平稳运行产生了妨碍作用。

2.2  民宿消防设置规划不科学

民宿建筑往往远离市区,以城市郊区、农村作为主要分布区域,这种空间分布特性使得民宿建筑在消防设施配备方面明显不足,难以适应消防工作的要求。例如民宿所在地区往往没有组建起成熟、高效的消防人员队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没有进行合理规划,配套设施的不充分、不完全,无疑限制了民宿自身的灭火救援能力。我国多数地区的民宿分布较为集中,密度较大,没有相应的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后,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火灾区域的隔离。同时多数民宿经营者出于自身经济收益的考虑,在民宿内部结构设计规划过程中,盲目的扩大房间数量,增加休息娱乐设施的种类,这种结构设计方式,挤占了民宿内部的剩余空间,影响了民宿内部消防设备规划的科学性。

2.3  民宿消防安全能力不足

从过往经验来看,大多数民宿建筑可以划归为民房改造建筑,这种建筑普遍存在耐火能力低、缺乏防火分隔等结构。为最大程度地提升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消防配套设施,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对民宿内部的消防硬件设施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例如,根据《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农村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技术参数的要求,民宿建筑应当具备一定的防火能力,在相应的位置设置疏散楼梯等建筑构件[4]。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部分民宿由于自身空间布局、材质结构,难以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开展后期消防安全设施的升级,这种局限性,不仅影响了民宿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增加了消防安全风险,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宿正常经营,部分民宿经营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开展规划与整改工作,无形之中,推高了民宿的经营成本。对于消防安全能力不足的民宿,应要求经营者根据需要调整方案,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以保证民宿火灾应对能力以及消防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2.4  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不高

民宿经营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水平的不足,使得民宿经营人员没有重视民宿火灾管理的要求,消防四个能力建设薄弱。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火灾发生后,如何快速组织疏散人员,如何进行报警或者扑灭初期火灾,培训工作的缺失,使得民宿工作人员难以快速对火灾作出应急反应。同时,民宿经营者在消防安全管理意识的影响下,不愿意进行消防安全设施升级方面的费用支出,这种局限性,无疑造成了整个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的下降,对于民宿火灾风险的应对、配套设施的升级产生了阻碍作用。

2.5  民宿消防安全监管缺失

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除了民宿经营者进行自我管理外,还需要职能部门有序参与监管,通过外部监管压力的传导,更好地引导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但是民宿所处区域地处偏僻,并且分布较为零散,外部监管工作的开展压力较大,尤其在民宿消防监管责任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消防安全监管难以快速推进。例如,在对民宿进行消防监管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政策法律的支持,难以将规模较大的民宿纳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规范管理,无法有序开展安全监管,导致监管工作出现漏洞,影响了后续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3  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策略与方法

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求工作人员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需求导向,着眼于民宿发展趋势,兼顾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方法与手段,稳步提升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促进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3.1  健全完善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政策法规

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提升过程中,各级政府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完善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政策法规,打造成熟的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指导机制,指导民宿经营者有序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逐步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推动外部监管体系的充分发挥。具体来看,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加快立法,通过专项立法等举措,对民宿消防作出科学的界定,逐步明确民宿消防安全监管部门、经营规模、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等内容,通过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的划分,细化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以更好地推动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例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以及旅游局等多部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将民宿作为农村消防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将民宿消防安全管理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合起来,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对消防车道的拓宽、消防管网布置等消防设施的预先布局,为后续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撑,降低民宿内部消防设施规划、建设的难度,避免了额外费用的产生,稳步强化民宿建筑对于火灾的抵御与防范能力[5]。

3.2  配齐民宿内部消防设施配套设施

民宿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认真做好民宿建筑面积、空间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科学把控。例如,对于客房超过14个标准间、建筑层数超过4层或者建筑面积超过800m2的民宿,应当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纳入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备案、验收以及公共消防安全检查范围内,并逐步将民宿建筑作为消防安全监管范畴中。对于规模较小的民宿,应当严格按照《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在相关区域设置独立式感烟探测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器等,强化对火灾风险的识别能力,同时配备灭火器、安装简易喷淋、消防呼吸面罩等灭火逃生设备,确保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可以快速控制火势,降低火灾的波及范围。同时在相关区域,设置逃生通道,并张贴疏散示意图、应急照明灯等,以此保证整个民宿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3.3  加强民宿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建設

民宿作为旅游产业新形式,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为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强化安全监管效能,政府部门需要建立起联动机制,将旅游、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纳入到民宿消防安全监管体系中,确保民宿安全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要求各个部门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下,明确消防安全监管职责,通过职责的明确,使得各个部门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民宿消防安全监管中,实现对民宿消防风险的精准识别与有效应对。加强消防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动,将公安、消防、行政执法等部门进行联合,推动综合执法的实现,有效解决过往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暴露出参与主体不强、检查方式单一等问题,实现消防监督检查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同时乡镇政府作为民宿消防安全监管的主体,需要做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公约,以保证民宿消防安全监管网络的构建,确保各项监管职责得到落实。

3.4  持续提升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意识

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环节,除了做好硬件升级、政策完善之外,还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通过系统化的宣传,逐步提升民宿经营者、相关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这种认知方式的提升,可以推动民宿经营者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民宿消防配套设施的升级工作,避免认识水平不足,影响整个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民宿经营者需要认真组织培训,通过必要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对于民宿突发火灾的应对能力,实现对火灾的有效防控。结合实际情况在民宿内部设置安全疏散通道,且保障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后,安全疏散通道可以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想更好地落实民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全面落实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其可以掌握正确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做好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相关消防检查机构要积极参与,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民宿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并积极复查,确保问题解决。对于一些消防安全隐患较大的民宿,要立即责令停业整顿,符合相关标准之后才可营业。当前很多民宿经营者为了追求空间的美观性,忽略了消防安全通道的设计和应用,对此必须要严格加强消防安全通道的设计和管理,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且数量足够,清楚做好相关标识,确保在火灾发生后可以有效救援受困人员。

4  结语

消防安全作为民宿运营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证游客生命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考虑到民宿在服务内容、服务群体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在开展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备、监管能力的提升以及消防意识的提升等多个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推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在民宿内部打造成熟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推动民宿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霞,艾旭春.喀什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1):67-68.

[2]苏玉宝.浅析民宿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9,9(8):335-336.

[3]高争志,张泽.民宿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19,35(4):117-122.

[4]庞鑫,赵楠.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2):50-51.

[5]杨军.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0):64-65.

Management initiatives for B&B development and fire safety

Yang Sheng

(Jintan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Detachment of Changzhou,Jiangsu Changzhou 213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steadily controlling the fire risks of B&Bs and creating safe leisure,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B&Bs,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B&B entertainment attributes, management should also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Focusing on the basic form of B&B, the article actively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initiatives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B, aiming to form a standard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fire safety management model, strengthen the coping ability of B&B fire risks, and enabl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B&B industry.

Keywords:industrial development; fire safety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产业发展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你是民宿达人吗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