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对策

2022-07-08 14:59吴狄
今日消防 2022年5期
关键词:灭火救援高层建筑对策

吴狄

摘要:为加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被困人员的疏散逃生成效,提出切实有效的灭火救援对策,进一步提高我国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质量。消防队伍应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特点为切入点,解决被困人员疏散逃生的难点。秉持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行动的根本性原则,规划出科学的灭火救援策略,保障消防灭火救援任务的效果。

关键词:高层建筑;疏散逃生;灭火救援;对策

经济全球化促使我们各地发展进入快车道,城市化发展迅速,为缓解城市土地资源压力,合理安置日渐增多的城市人口,高层建筑在各地城市遍地开花。在我国高层建筑设计建设日趋集成化、功能化、异形化发展的同时,火灾隐患也随之大量伴生。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迅速发展为“立体火灾”。不仅会造成巨额的公共财产损失,还能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对此,消防救援队伍更应重点关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及人员疏散逃生,推出科学、可行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方案,维护社会公共消防秩序长期稳定运转。

1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楼层多、结构复杂、水电管网分布密集、可燃危险物多、人员密集、人流量大,均成为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客观阻碍,使得火场被困人员的疏散逃生難度只高不下。同时,因高层建筑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建筑内部敞开式消防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消防安全通道杂物堆积、安全疏散指示灯失灵破损、消防设备配置不足、消防装备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使“小火苗”发展为“大事故”。

将高层建筑的火灾救援工作梳理出三项典型特征,极易出现立体燃烧、人员迅速疏散困难、火灾救援行动推进阻碍较多[1],皆可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带来重大损失,不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2  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逃生的现存问题

2.1  人员密集、疏散距离长

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逃生难有多方面因素,人员过于密集则为其中突出性特点。当高层建筑属性为大型商场、民用住宅、办公场所时,火灾发生后被困群众的指导疏散将更为复杂,具体表现有:

一是被困人员疏散逃生方式单一。当高层建筑起火后,内部普通电梯将不能正常使用,群众在火场逃生只能选择建筑步梯。

二是被困人员疏散逃生用时较长。楼层过高、人员密集,致使逃生路程长、逃生速度缓慢。

三是被困人员逃生拥挤。由于应急通道有限,在火灾发生后,大量被困人员在第一时间同时涌入安全通道。在封闭、狭窄的道路空间中较易出现人员踩踏、争执等不良行为,导致疏散逃生滞后,火灾损失难以预估。

2.2  浓烟粉尘、能见度有限

因高层建筑主体垂直,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烟气将迅速竖向上升。特别是对于电梯间、楼梯间、垂直管道等结构,烟气将快速渗透、发展,且火势蔓延速度较快,从而发生烟囱效应[2]。此外,高层建筑内部物品众多,加大了火势助燃,浓烟、粉尘随之大量伴生,损害被困人员的呼吸系统,还缩短了其逃生视距,使他们不能及时、自主地完成火场撤离。同时,对于物品燃烧产生的毒害气体、高温,不具备防护设备的被困人员同样难以抵抗,可能出现抽搐、眩晕、呼吸衰竭等现象。在此前提下,消防救援人员的搜救工作也难以顺利开展。

2.3  自救力弱、心理压力大

因高层建筑内部人员较多、人流量大,在火情发生后,大部分群众容易选择不正确的自救逃生措施。一方面,被困人员往往忽略了对高层建筑内部消防通道、疏散标识、消防设备的关注,未对建筑空间环境加以了解,或是对火灾自救常识技巧未深度学习,自救能力较差。可导致被困人员在火场逃生中出现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恐惧、慌乱、焦虑等,容易在疏散过程中发生人员跳楼、踩踏等问题。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安全通道被占、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损坏、紧急疏散标志缺失、消防设备配置不足等问题,也是火灾出现后人员不能迅速、安全撤离的关键原因,造成公共财产受损、火场人员伤亡。

3  高层建筑人员疏散逃生的措施

3.1  注重消防专项训练

消防救援人员应围绕辖区内重点高层建筑展开灭火救援调研及“六熟悉”,明确消防救援人员火场引导疏散被困人员的专项训练目标,清晰划定消防班组责权范围。通过实战训练、模拟演练等多形式的训练活动,逐步提高消防队员整体组织逃生能力。

针对消防救援人员火场开展组织疏散逃生工作、指导被困人员迅速撤离火场、火场安全救人等方面统筹策划人群疏散应急预案,并依照火场综合现况灵活实施[3]。另外,这类应急预案在实战、战评中应不断优化完善,逐步增强消防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应构建火灾快速应急预警系统。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应及时承载应急广播、地方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媒介,实时发布火情预警信息。保证邻近人员能够获知时下火情发展实况,以最短时间撤出火灾“危险圈”,降低人员伤亡率及财产损失。

3.2  强化消防设施建设

基于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的背景,消防救援部门需高度关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有关政府部门同样需将消防安全摆放至日常工作重点。对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配备、维护、升级等管理加以督促约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公共消防安全建设的资源投入。

消防救援部门应定期联合有关部门,随机抽查高层建筑内部消防系统建设及管理情况,对消防装备设施,如防火门、消火栓、消防通道、应急疏散标志等进行严格检查,利用“检查、发现、整改”,以及“再检查、再发现、再整改”的监管模式,对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者提出整改方向、整改意见。并加强监督执法,整治逾期不改、整改不当的乱象。确保这些消防设施能够正常使用、充足配备,无堵塞、破损、失效等不良问题,可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多角度发挥积极性应用价值,辅助被困人员及时顺利疏散,为消防救援人员争取火场救人及灭火的时间。

3.3  制定多种疏散模式

选用相对适宜、恰当的人群疏散模式是顺利逃生撤离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在火灾发生后,大多数人会选择步梯撤离火场;少数人员,如行动不便、被火势阻隔,将放弃逃生,通过大声呼救、敲击物品,原地等待救援。同时,也存在一些极少数的人员,在火场逃生中使用电梯撤离。

对此,消防救援人员为保证高层建筑火灾的全部人员均可安全撤离逃生,并避免其在撤离中发生意外事故,应灵活使用“主动”“被动”这两种人群疏散方法。主动疏散,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建筑步梯、电梯分区,指导被困人员自主疏散逃生;被动疏散,则是消防救援人员通过架设消防云梯、外墙绳索、登高车等消防设施,辅助被困人员撤离火场。

消防救援人员在高层建筑火灾组织被困人员疏散逃生中,应根据火情蔓延趋势及现有消防力量实况,展开科学的组织疏散工作。在火势较小、可控的情况下,消防救援人员可依靠主动疏散模式,引导被困人员有序、迅速地疏散逃生。具体来讲,消防人员可利用高层建筑消防中控室的应急广播、消防监控等系统,向被困人员详细播报当下火情现况,如核心起火点、消防楼梯楼层、消防卷帘门位置等,指导其远离着火楼层,前往安全区域;而在火势较大、短时间内难以控制的前提下,消防救援人员应立即开展被动疏散救援,及时搭架云梯、操作登高车等,带领被困人员通过预定的安全窗口、安全楼层快速撤离火场。

4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的战术原则

4.1  加强战力、精准迅速

高层建筑起火后,消防救援队伍应迅速调集足够战斗力和所需装备,以科学、精准的战斗救援预案,快速展开组织疏散逃生工作及救援行动部署。因高层建筑独有的火势特点,消防救援人员应突出“打小、打早、打了”的初战原则[4]。快速稳定、控制初期火灾,防止其蔓延发展,规避爆炸、泄漏、塌方等险情发生。同时,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应利用信息设备,如无人机等,密切关注火势发展及人员疏散情况,及时优化灭火战力、抢救生命,减少财产及人员损失。

4.2  举重救急、救人第一

高层建筑火灾规模往往较大、潜在险情众多。一些表面紧急的火场情况,实则“强弩之末”,而部分轻缓、微小的火场现象,则可能潜藏大祸大险。因此,消防救援人员应强调审视夺度,在灭火救援中冷静、客观地分析情况。在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行动中,消防救援人员应突出“救人第一”的理念,实现“灭火”与“救人”的关系平衡,在掌握被困人员数量、位置等信息的前提下,依照火情发展、现场战斗力,编制专属救人小组,合规运用安全通道、消防云梯、缓降器等消防设施进行救人疏散。

4.3  以固为主、内外结合

在高层建筑中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消防救援人员应持有“以固为主、内外结合”的观念意识,优先运用高层建筑内设的多样性消防设备掌握火情信息,应急广播喊话指导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啟动喷水灭火及排烟系统装置等,为救援总攻创造良好基础。在火灾形成初期,燃烧范围有限、火势蔓延仅在较小的固定区域以及楼层低的条件下。首先到达现场的消防救援人员可果断组织战斗力量,运用各类消防装备登高作业,主动深入火场内部抢救、疏散被困人员,扑灭火情。在火势大规模发展蔓延,或已形成立体燃烧的情况下,消防救援队伍应在内攻的基础上,利用消防起重机等救援手段,在建筑外部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控制火势发展。

5  高层建筑火灾的救援策略

5.1  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消防救援队伍应采取多重措施,面向社会宣传消防安全教育。具体办法有:

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高层建筑使用者,普及消防隐患自排自检方法、自救逃生技巧、消防安全常识等知识,全民树立消防安全意识。

二是联系社区组织,定期开展专业消防设施使用教学,如移动消火栓等,提高高层建筑使用者火灾控制能力,使其可在火场逃生中,灵活、正当的运用建筑内消防设施,为自己、为他人、为消防人员争取自救逃生及灭火救援时机。

三是定期组织高层建筑使用者展开消防演练,辅助其熟悉建筑内消防设施安装地点、安全疏散通道位置。保证可在实际火灾中,有序、安全、成功地撤离火场,正确配合消防人员完成疏散逃生。

5.2  加强实战演练

为落实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任务,消防救援队伍应开展专项实战训练,组织消防救援人员实地调查建筑物周边环境、邻近消防水源、建筑物内部结构、管线分布特点等多方面信息,落实“六熟悉”工作。此外,需全面考量高层建筑起火点的不同楼层、不同角度、不同部位等要素,对应编制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方案,加快灭火救援行动完成效率。

消防救援站应定期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实战演练以及模拟训练,考察各消防救援人员的协同作战综合能力素养。确保消防救援人员可在实际火场救援中,以最快速度疏散人群,辅助被困人员撤离逃生,继而顺利推进后续灭火救援总攻工作,将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

5.3  整合火灾现场救援力量

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行动存在一定客观难度,应及时组建火灾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消防指挥员应迅速制定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对策,统筹开展灭火救援行动的资源调度、加强战斗力量等指挥工作[5]。并在火场侦查、内攻、外攻、消防供水等行动中,强调各单位、各消防小组间的协同作业、协作配合,增强救援行动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除此之外,灭火救援总体方案应清晰设计主攻方向、救援计划、灭火方案等重点内容,科学规划现实可行的人员疏散逃生及火灾扑救途径。并根据当下火灾发展现况,对应调整救援部署,保障灭火任务高效完成。

6  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救援队伍应重点聚焦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及灭火救援行动,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消防救援人员应迅速引导疏散火场被困人员逃生为根本立足点,为后续灭火总攻进行铺垫。而这就需要消防救援队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火灾救援实战训练等多样任务。依照辖区内高层建筑各自特点,科学制定人员疏散、火灾扑救方案。保证在高层建筑火灾被困人员能够快速撤离危险区、主动配合消防人员逃生,高质完成灭火救援行动。最大化减少火灾事故引发的财产及生命损失,驱动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救援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0):134-136.

[2]魏凌峰,曹增强,吴蓉,等.高层建筑灭火弹电磁弹射系统研发[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4):519-523.

[3]蔣智明,刘晋军,于炳辰,等.智能化背景下利用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消防救援系统——以商羊系统为例[J].今日消防,2021,6(1):4-6.

[4]王川,刘晓东,王智文,等.城市高层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20,46(12):31-36.

[5]赵鹏璞,郭义伟.灭火抢险救援的“制胜武器”——河南省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专业突击队建设纪实[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2):8-10.

The evacua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countermeasures

Wu Di

(Nanning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Guangxi  Nanning  530000)

Abstract: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evacuation of people trapped in high-rise building fire accidents,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re-fighting work in high-rise buildings in China. Firefighting teams should tak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accidents as an entry point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evacuating and escaping trapped personnel. Uphol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plan out a scientific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strategy, and guarante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tasks.

Keywords:high-rise building; evacuation and escape;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灭火救援高层建筑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浅谈全面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措施
浅谈强化基层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