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2022-07-09 13:48杨再宇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杨再宇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满足小学生各年龄段心理和认知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为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和责任感,坚持不懈地提高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语文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阅读审美能力,通过教法方式的创新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是基础的教学科目之一,在全面推进和实施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让人才的培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配,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新的教学要求,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站在更先进、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知道自身在课程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学会从自身角度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教师仅需根据教材的指引,帮助学生更系统、科学地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即可。但这种教学观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站在语文教学的引导者、研究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将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学会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和思考,从而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的转变

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知识型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新课标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实现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的重点进行调整,从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摆脱出来,强调学生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共同发展。不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有所成长和收获,还要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全面发展,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满足当前育人工作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面对学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高要求,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先进教学理念、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运用,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为学生的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打下基础。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给予学生更多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主动学习探究,则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学生获得的自主时间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师给予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在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下,也会激发出学习动力,从而有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身份,只进行简单的知识和技巧讲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探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知识。这不但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合理应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板书教学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太重视现有的教学道具。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写字,列出课本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厌倦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课堂目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视频、音乐等材料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视听刺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此外,生动多彩的表演形式更容易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和过程。

例如,在开展《秋天》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秋天的美景向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为学生创设更加优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秋天的美景在画纸上画出来,在画面、情感与思维的融合中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热情,并得到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读写教学的结合,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余映潮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大量积累”和“有力训练”成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其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提取,先让学生完成大量积累的工作,而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逐渐提升学生对各种语文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将自己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引导者,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文本的写作手法和其中含有的写作技巧,而后再让学生以仿写、缩写、读后感等其他的写作形式,对不同的语文要素进行运用,而后在实际运用中实现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间接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

结语

总之,新课标是人们根据时代的变革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重视,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及改革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地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优化工作中,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培养和发展工作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歐彩兰.浅谈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速读(下旬),2021(5):14.

[2]杨钾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课内外,2020(6):22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