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22-07-09 13:48蔡伟琴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蔡伟琴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主题阅读教学法,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并且主题式阅读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多篇文本的辅助下展开独立思考,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主题阅读教学法逐渐映入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眼帘,将这一教学法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效率及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及时创新教育理念,正确审视主题阅读,发挥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其中閱读占据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很大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主题阅读教学方式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主题阅读教学优势更显著,拥有更多未知的、值得探索的空间。

一、主题阅读特点及作用

主题阅读即将单元内相同主旨的文章整合在一起,构建板块式阅读结构,主要以文章中心思想为基础,同时牵带课外阅读材料,达到有机结合目的。主题阅读必须以本单元材料为主,不能按照个人意愿来改动文本次序和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能针对性训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题阅读设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全体学生特点,贴合教材,架构一体化阅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建良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形成探究意识。最后,主题阅读在某种程度上还能让教师优化课题结构设计,把控整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一)整合课程资源,调动兴趣

客观来说,主题阅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间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现行的语文教材就是很好的主题阅读载体。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以主题形式展现的。例如亲情主题、自然主题、爱国主题等。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以教材资源为基础,对不同主题加以合理整合,奠定教学基调,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及阅读意识。小学生有着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活动时,应当结合阅读活动内容,做好教学活动设计工作,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阅读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借助主题式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对教育内容的有效延伸,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奠定基础,如在开展主题式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素材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时加深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认识,从而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情况,以培养学生阅读潜能为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做好积累与学习工作,延伸自身知识层次,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提升阅读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加深对阅读主题的理解,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与方法,逐渐提升自身语文能力。

例如,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结合教学目录,分析本单元除本篇文章外,与其相关的《父亲、树林和鸟》以及《带刺的朋友》。这两篇文章都是以自然为主题的文本信息,在讲解类似主题文章时,教师便可站在自然角度上,带领学生展开探讨,鼓励学生在多篇文本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并激发学生产生保护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升华学生的个人思想,提高教育价值。

(二)创建主题情景,引导探讨

相较于常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主题阅读最大的特点在于具有一个核心,是以单元主题为关键的拓展式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到所教授课文本身,也要关注到其所处的单元,了解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营造更加真实、更加贴合于主题的情景。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提前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下载与圆明园相关的素材。例如,毁灭前后的视频介绍和图片介绍。利用直观的信息,带给学生视觉冲击,让学生在鲜明对比的状态下,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这一前提,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继续为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其它文本信息。例如颐和园的介绍文本、长城文化遗产的相关表述。为学生展示这些文化遗产在修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耗费的财力与物力,利用直观的数据与文字,间接告知学生修复文化遗产有多么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文化遗产的宝贵。

(三)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效率

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单纯的以教材为主,根据教材主题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而是需要适当地展开教学优化与教学拓展,明确教材之外的其他课文主题。

选择一个阅读主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教师需要选文,然后根据文本性质选题,还需要与学生展开详细的交流,两者达成共识后,方可推进主题阅读。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来说,主题阅读呈现出全新的状态。无论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所处的地位,还是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对于师生而言是一个新的机遇,但同时也是较大的挑战。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能够对主题式阅读教学法形成正确的理解掌握,进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辅助。

例如,在三年级第四单元,一共收录了三篇文章。分别为《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以及《不会叫的狗》,三篇文章主题都是童话故事。当小学生进入到三年级之后,自身对于童话会形成一定的理解,也有能够挖掘童话内涵、感受童话情感的能力。但是对于人物情感的分析和人物形象的解读,却会存在一定的吃力状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几篇文章放到一起,综合讲解。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及文本的相互比对下,加深学生的体会,调动学生的思想,从而有效深化学生的掌握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是以特定板块为主,以单元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挖掘主题内涵,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缺陷,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

[2]陈洪洁.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2016(12).

[3]马贞仁.试论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9(12).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