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分析

2022-07-09 13:48张雪艳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张雪艳

摘 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是以灌输和说教、题海和试卷为主,即便有些教师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不够,交流讨论机会不多,不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问题设计,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片面视为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解决问题的价值正在于对以上教学弊端进行改进,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内容和生活脱节,影响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索兴趣和探究欲望,容易误导学生,使之对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产生迷茫。其次,一些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往往留给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够,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方向、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教师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影响到基于人本理念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最后,在实践教学中,数学教师为了开发学生的解题能力,往往会采用一题多解策略,借以发散数学思维,但是由于教师单纯强调解题能力,忽视了对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阐释,忽视数学模型的建构,忽视中心数学知识点的巩固,导致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眼花缭乱,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解题办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1.生活化教学使数学问题贴近学生认知基础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教师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中一定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进行问题的设计和安排,通过提供一些具有生活内涵的数学问题,降低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问题:10个足球分发给男生组和女生组怎么分?学生回答:每组5个足球。接着教师引出比例概念:男生组30人,女生组20人,问如何分?如何保证公平?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提问,来促使学生对比例产生初步的认识。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必要的时候统计班级男生和女生人数,模拟问题情境进行具体的分析,进一步彰显生活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重要引导价值。

2.在数学错误中促使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犯很多错误,这不是坏事,其中暗含了重要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和思考相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点错小数点是学生非常爱犯的毛病,既体现了学生对于数学这门严谨学科的不适性,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的重要契机。因为有的学生会提出问题:小数点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觉得不是,我虽然不懂小数,但我经常去文具店,各种各样的价格,我却从来没有因为不会小数买不了东西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好,为了提升学生的严谨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事例,比如数学家因为一个小数点计算错误而导致定理的推导出现问题;科学家因为一个小数点点错而导致火箭发射失败;医学上因为一些小数点点错,影响到对病人的医疗效果等。让学生从这些大事件上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达到以问题(错误问题)带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平时的数学测验和考试中注意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常见认识错误,在解决问题教学的实践中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3.建立数学模型实现数学问题的触类旁通

建立数学模型是彰显数学本质和规律的重要方式。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解题教学中养成了题海战术的错误习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大量习题本质上都是一个数学概念,一个数学定理,一套数学逻辑的体现,重复性的无效习题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有必要建立数学模型,让小学生能够通过一道题的解决获得启发,对其他数学问题都能产生很好的解决能力。举例来说,单价、数量、总价,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数学数量关系,在很多应用题中都有涉及,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样一种基本的数学逻辑:单价×数量=总价,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得益于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充分理解和记忆而轻易化解。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较为不足,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数学应用题类型进行启迪,使学生养成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4.让学生明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首先是主动探索,尝试解决,围绕问题展开积极阅读和思考的准备工作,调动探究心理,才能和问题发生直接的思维关联。其次,要动手操作,不能一味看题,要勾勒数学问题中的关键词和重要语句,借助于演算纸对数学问题中的主要数字和数据进行清晰的呈现,初步整理好解题思路。再次,通过计算和推理,获得初步答案,并再次审题,检查答案的准确性,发现更多的思维盲点。最后,小组交流算法和心得,结合各自的不同解题角度拓展各自的思维,获得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流程来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逐步形成一套契合自己的解题习惯。

5.多媒体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多媒体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在培育学生解题能力方面,多媒体的优势是明显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于多媒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在分数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漂亮的奶油蛋糕,让学生思考:如何把一个蛋糕切成均等的三份或者五份。多媒体的融入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学生都陷入了思考之中,经过探索认识到不能把一个蛋糕均等地切分成三份,只能切分成两份或者四份,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疑问出发,借助于电子白板引入分数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结语

总之,解决问题教学要有人本思维,视学生为数学教学的本体,重视他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自主性,落实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彰显数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茜.面向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转化策略”为例[D].扬州大学,2017.

[2]王艳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東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两只想打架的熊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