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2022-07-09 13:48陈海兰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

陈海兰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科技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家长以及学校应当格外重视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明确德育的重要性,加大对德育的宣传力度,为学生营造具有浓厚德育氛围的学习环境,增加实践教学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相关的公益活动,明确德育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不仅如此,目前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也面临全新的挑战,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进一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1. 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意义

(1)树立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使所有人对信息的获取都变得十分低下,并且对于不良信息的传授也变得十分简单。成年人信息普及的今天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更不用说没有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小学生了,并且小学生对信息的辨识度并不高。由此可见,班主任应当全面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格,学会辨认信息的价值。

(2)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

從根本上来说,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匮乏的,并且在书本上积累的知识内容也难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由此就需要学生有更多的知识作为积累,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相对较强。但是在当前的网络中,部分观念十分极端,如果学生不具备较高的辨识度就会难以吸收。身为班主任,应当全面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德育观念落后

目前阶段,许多小学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还是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对于互联网的认知也比较片面,教师认为互联网只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教育学生远离互联网。还有部分情况是,班主任会用自身的道德价值观来教育学生,忽略了学生真正的需求,这样的方式很难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没有真正地了解道德素养,更无法让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从而让德育工作得不到实践。

(2)德育内容不完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信息化的元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进行查阅、收集资料,利用网上有趣的知识与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学习上也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道德教育中行为德育是德育工作全新的教育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一些相关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很多教师还没有利用网络开展德育,仍然进行统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德育工作得不到实践,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德育的主要内容,导致学生因此失去学习兴趣,认为德育工作只是一种形式。

(3)缺少系统性的教学资料

说教可以说是当前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教育方式,并且部分的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知识教学时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现状进行全面整合,只是简单地进行表面的德育工作,对资料的搜集也十分仓促,所教学的内容十分生硬,学生难以理解内容的实际含义,并且在知识的接受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3. 信息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1)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果

德育是一个长久的教学过程,应确保教育的多样化,避免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教育环境,不断深化自身的德育知识理念,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班主任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德育课堂,提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对德育知识的关注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查阅和搜集资料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资料搜集的过程,获取更多关于德育的知识,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科学化教学,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将德育工作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从而增加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增强学生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德育的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当以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活动主题,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例如,“画脸谱、制作油纸伞、捏面人”等,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传统文化的手工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活动,还能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德育知识。

(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果

创新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满足现代学生对学习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内容也具有相应的时代性,作为小学班主任一定要紧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为学生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德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还可以将学生间发生的德育例子记录下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德育在生活中的体现。同时,班主任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身边的人、事、物,提升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增强对自我的认知。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德育的主题班会。为学生播放近期的时政热点内容,使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国家及社会的相关事件,为学生播放特殊时期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宝贵精神,体会我国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爱国精神,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对祖国的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针对我国的伟大事迹进行搜集和整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并且为之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重中之重。如果学生在一开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就会水到渠成。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各个学校都开始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信息时代的发展不仅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因此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良好价值观的培养,这对我国精神文明的创建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籍晓玲.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6(12).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班主任
《中国德育》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