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2-07-09 22:17董春香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心理健康小学

董春香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让小学生能够身心健康成长,在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下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必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逐渐步入到青春期,心思更加敏感,个人意识更加强烈,这个阶段的学生十分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或是产生一些其他心理方面的问题。为此,教师、家长对该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当加强关注,并做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能够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本文主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效的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实施策略

小学时期不仅是学生智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还是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重视,并探寻能够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对策,打造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与管理环境。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的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以及价值观念,将会对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并没有保护自我心理的能力和意识,极有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开展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人格和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可以根据他人表现出的行为和语言以及表情等正确判断他人的情绪。当面对挫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自主控制自身的负面情绪,进而更加乐观地面对这些挫折。

第三,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可以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包括学生的心理素质等,并且不断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也能自在地与教师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发挥真正的教学价值。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举措

(一)案例分析法,拉近学生与课程距离

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相应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量避免枯燥的说教,而是要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例如教学六年级心理健康《锁上的日记》这一课,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家长不尊重孩子隐私,偷看孩子日记,导致孩子情绪崩溃、离家出走的案例。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心事,且这些心事他们不知道与谁分享,或是不愿被别人发现,所有日记成为了学生记录心事的重要形式。而一些家长与孩子缺少沟通,为了避免孩子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或行为,会偷看孩子的日记,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尊重,毫无隐私可言,觉得自己的尊严被无情地践踏,从而出现很多不良心理问题。这类案例实际上在很多小学生与家长中都比较常见,一些小学生会由于接受不了家长的行为而情绪大爆发,与家长发生正面冲突,或是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小学生自杀的现象。教师可以从案例着手,带领学生分析其中学生、家长各自的心理。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家长的一些做法,使他们对父母多一分理解,在日常中能够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互动、交流。

(二)情景表演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对于心理健康课程,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因此从心理上对这门课程并不重视,课堂参与积极性也不高。为了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即情景表演法。学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心理、行为等,对自己产生更为正确的认知,并自觉纠正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行为。在表演过程中,也有利于消除学生胆怯、自卑等心理,促使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得到有效发展。

如教学六年级心理健康《你们真唠叨》这一课,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以课堂情景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难以管教,因此家长的“唠叨”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多。多数学生对于家长的“唠叨”都是比较反感的,他们难以理解家长的各种良苦用心,只会觉得家长“真烦”。通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被“唠叨”的经历,思考家长的“唠叨”出于怎样的心理,进行剧本编写与排练、课堂表演这一系列过程,能够使学生对家长多一些理解,同时也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被唠叨,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改正问题,在更加健康的身心状态下不断成长。

(三)课堂讨论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新时期,着重强调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类课堂学习活动之中。除了案例分析、情景表演之外,课堂讨论法也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围绕某一论点,给学生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或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应的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教学《情绪风暴》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多张图片,图片中人物表情各不相同,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每张图片上的人物情绪进行总结(如开心、沮丧、生气、焦虑等),并通过观察图片内容说明导致这些情绪的原因,看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正确、全面。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思考、讨论之中,并在分析情绪产生原因的过程中,对“情绪”有更深刻的理解认知。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使学生明白应当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情绪”方面形成自律性,使自己能够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

三、结语

综上可知,小学生如今面临着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有的是由学习压力引起的,有的是由不良风气影响而导致的,还有的是家庭教育导致的。教师在落实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时,应对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帮助小学生及时有效处理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丽,杨云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8):91-92.

[2]张金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J].好家长,2014(29):107.

[3]韩丽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0-11.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心理健康小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