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2-07-09 22:17王英杰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思政课产教融合高职

王英杰

摘 要: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产教融合的理念与实践解决了高职办学的困境,同时也给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主要路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分析了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策略,以供广大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思政课;高职;教学策略

产教融合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共同协作配合下,向社会培养并输出复合型人才,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更好的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将在企业中学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充实于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改善教学效果,让职业院校培养的现代人才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符合。文章对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思政课建设特征

(一)育人环境多元化,教学内容设计难度增加

相对于单一的学校教育环境,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更加的立体、复杂。一是学生身份的变化。学生进入到企业,身份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学生,而向社会人逐渐转变,受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影响,而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缺乏,使得思政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二是学习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由曾经相对集中、固定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分散、流动的企业实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学生学习的是相同的理论内容,接受的是无差别的课程思政教学。但在企业实训教学中,不同的学生被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从事不同的工作内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针对不同的学生课程思政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加大了课程思政的难度。

(二)授课对象多元化,教学过程的管理复杂化

近两年,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出现了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的情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固然是有效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曾经学校内单纯的学生,变成了“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同时,由于招生制度的变化,招生的對象也逐渐多元化,一些“在职员工”也成为了学校的学生,这既让教学过程的管理更加的复杂化,同时对于思政教育来说,在职学生与传统学生在思想上的碰撞,必然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击,教师需要要及时发现一些不良的思想并加以引导,保证学生培养的质量。

二、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不论是校内教师还是校外教师,他们的师德师风和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都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首先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的理念,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一是教师深入企业,实施双向合作。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更要深入到企业一线交流合作,到企业学、到企业做、到企业悟,才能更好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融会贯通。教师把在企业中获得的经验再带回课堂,通过案例分析、项目体验等方式,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把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思想政治案例引入教学,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课程思政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定期开展研讨,提升思政素养。通过企业教师、校内教师、学生的三方研讨,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提升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教师的思政素养,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让学生思考在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学中相关的、感兴趣的思政点,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完善考核体系,多方评价,因材施教

目前职业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过程性考核为主,但考核的内容主要还是以专业学习内容为主,忽视了对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增加对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评价。一是实施多元综合评价,将学校任课教师、企业导师以及学生自评结合起来,综合课堂理论教学、课外实训教学、企业实习学习等各方面,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实际操作成果、德育教学成果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二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动态化的对考核过程进行评价。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个学生的起步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要根据学生在实际工作学习过程的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育,因材施教,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提升高职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熊伟.“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探讨[J].智库时代,2021(6),58-59;

[2]于非非,孟迪云.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新商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2021(44),83-85;

本文系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编号 SZ-21219)》`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四史”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9JGSZ0014 ) 》、 2021年度机械职教政研会课题《“四史”教育贯穿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探索与研究(编号SZ21B049 )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课产教融合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