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

2022-07-09 22:17康莉娜
民族文汇 2022年4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美术学生

康莉娜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极端地追求学生的成绩,忽略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而伴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就很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现阶段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基于此,下面的内容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培养策略进行了浅要探析,旨在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思路,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创新思维

创造力是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本领,古往今来,能够在个人专业领域摘得桂冠、实现超越的学者、科学家无一不是靠着创造力,这种求新、敢于突破的思维意识促使社会文明得到空前的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到来,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早已不再满足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一名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发现、创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在美术领域也有所体现,对于形成优秀的美术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当创新小学美术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调动学生思维

在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前,有必要明确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快速发展,同时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具备了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能更好地诠释教育目标,教育部门越来越关注美术教学的问题,作为艺术学科,合理的美术教学能调动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帮助学生不断成长。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往往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具体要求。如果美术教学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为创新在美术教学中十分重要。

(二)能提升学生的空間想象力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出现了墨守成规的情况,这与教师落后的教学模式不无关系。美术学科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课程,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强学生的思维创造。

(三)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可以发挥自己对美术的想法,之后利用画笔肆意挥洒自身的想象,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创新思维勾勒画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

(一)将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作品要更多地进行鼓励。小学生由于年龄和性格等各方面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必须意识到鼓励对学生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的话,能够让学生树立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开展后续的相关学习。

例如,学习《走进春天》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真正的春天。教师可以分析当前的课上时间,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有机会带领学生真正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由于学生之前大都是在教室内完成学习,所以当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之后,学生会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教师给学生安排美术野外活动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真实的感受将自己所见到的春天在画纸上表达出来。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从而达到开阔想象力的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等一系列资源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持续不断发展。

(二)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对于教学内容的最终选择,教师要以学生学习时知识迁移难度低为标准。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去创造美,所以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注重其灵活多变性,从而达到为其提供想象空间的目标,促进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美术相关实践教学开展时,在学生进行创作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基本的技巧进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其思考这一主题,促进其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感受融入自己所理解的主题内容中去,从而使得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时,也要做到结合学生实际年龄、阅历和自我修养等现实情况出发,从而使得所设计的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美术教学不再是千篇一律,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目标。

(三)通过互动创新平台的搭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依据学生具体的特点来为其搭建交流与互动的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对自己的审美情趣有所提升,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美术作品分享,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到创新互动类型的交流平台。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生活中所发生的有趣事情进行创作,很多学生在此时的思维无法快速地发散,更好地激起学生的课程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或者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内容和学习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作。紧接着学生再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自己班级的交流群之中,从而使得其发现更多不一样的视角。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应该仔细的分析和评价,教师及时对作品进行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在后续学习中会更加认真完成,并且在大家交流过程中,也会促进大家对于这一主题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得其创作的思路更加广泛,同时也会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创造性思维能够带给人们灵感,促使人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亲自设计并完成作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创新当前的美术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创作的空间,开发教学素材,善于利用新型教学工具,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激发他们的创作乐趣,同时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以此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史亚伟.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4:23.

[2]许颖.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小学时代,2020,14:83-84.

[3]孙艺菲.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儿童绘本,2020,12:36-37.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美术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