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高校金融安全教育路径研究

2022-07-10 13:44尹伊
文教资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金融素养

尹伊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金融悲剧的频发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外部监管政策逐渐收紧和落地,高校愈发重视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所具有的被直播行业渗透明显、超前消费意识显著、享受型消费比重攀升等特点,厘清高校金融安全风险的主要类型,分析其风险成因,从而探究高校金融安全的教育路径。学校应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强化校企合作,加强金融项目和社会实践训练,全面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最终实现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 高校金融安全 金融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各类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如雨后春笋涌现。大学生群体收入来源有限,倾向于超前消费,但因征信尚未完善,难于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取资金来源,因而近年来不良贷款种种乱象频繁滋生,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给其家庭甚至全社会敲响了警钟。2021年,银保监会、公安部、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要求各高校切实担负起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本文从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高校金融安全风险成因、高校金融安全教育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探索高校金融安全教育的可行性方案。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消费潜力迅猛增长。2020年,全国高校在学总规模达到4183万人(见图1,数据来源: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月均生活费为2160元,预计2021年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年度消费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消费体量增长迅猛(见图2)。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被直播行业渗透明显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直播经济效益明显。2021年中国直播用户规模将达到6.35亿人,2022年预计将达到6.6亿人,预计到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2012亿元(数据来源:艾媒咨询)。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带给用户强烈的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容易使之滋生冲动消费、从众消费等非理性消费心理。研究表明,以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催生校园金融风险的技术根源。[1]在直播经济的渗透下,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中排在前三的分别为:优惠促销手段吸引;对短视频创作者的喜爱;消费盲从心理。[2]由于大学生合理消费意识薄弱、易冲动消费、过分追求时尚等特点,在电商和资本驱动下,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3]

(二)超前消费意识显著

从调研结果来看,赞成超前消费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其中赞成64%,不赞成36%),其中近八成超前消费金额在300—1000元之间(见图3)。在购买超预算产品时,绝大多数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贷款支付、现金支付这两类支付方式分别占82.92%、65.36%,这可能与互联网消费平台推出的分期支付享有免息优惠的营销策略有关(见图4)。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呈现出生存资料消费比重不断降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日益提高的倾向。[4]

(三)享受型消费比重攀升

首先,从消费水平来看,男女生月均消费支出均集中分布于1000—1500元这一区间内,而1500元以上区间内男生则高于女生。究其原因,其一,男生更易冲动消费,相较于女生更缺乏储蓄和理财意识;其二,这一年龄阶段的男生处于社交活跃期,在线下休闲娱乐活动中承担着更多的消费支出。其次,从消费偏好来看,男生消费品偏好依次为饮食及日用品、服饰、学习、数码产品、休闲娱乐;女生消费品偏好依次为化妆品、饮食及日用品、服饰、学习、休闲娱乐。可见大学生日益注重形象消费、社交消费等享受型消费,女生更偏好于高价化妆品和服饰,男生更偏好于高价球鞋、数码产品等消费品(见图5)。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发展型需求和享受型需求已经和基本生活学习消费需求持平,甚至部分大学生的享受型需求远远超过基本生活学习消费需求(见表1)。[5]

二、高校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型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贷违约风险,即学生到期无法偿还本息、骗贷跑路等违约行为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由于互联网平台的身份认证、信用评估、交易结算等只能基于线上虚拟平台,因此隐匿性风险较高,违约发生后追偿也更具难度。且互联网信贷平台自身积累的用户信用信息和贷款评审经验有限,因此信用风险应视为高校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中最主要的方面。部分学生在产生互联网借贷行为后,因其盲目消费、收入来源有限、借款利息较高等原因,甚至可能受到不法机构诱导,“拆东墙补西墙”,产生多平台多笔借款,存在较高的信用违约风险。故而后期对大学生信用风险的评估应成为高校金融安全教育的关键环节。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亦称为价格风险,指金融资产价格不利波动导致未来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互联网金融资产的基础组成部分包括:证券、基金、理财产品、利率汇率等。商品价格水平等的波动都会带来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如部分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获取贷款时,利率的涨跌会直接决定资金成本;大学生购买金融理财产品时,金融资产的增值速度低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将面临投资回报的实际损失。

(三)技术风险

随着金融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日益紧密,互聯网金融产品类型及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呈现井喷式的增长,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总价值已达20万亿人民币,互联网金融交易参与者超过5亿人次。[6]互联网金融模式打破了金融交易活动的时空限制,但也孕育了巨大的风险。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技术发展并不成熟,诸多环节存在着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完善,各平台对用户信用信息的提取和保密、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信用评估模型构建水平参差不齐,诸多技术限制因素加剧了风险的隐匿性。用户规模的激增也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会被几何级放大。

(四)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服务时,没有严格遵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甚至部分操作处于行业监管的“灰色地带”。具体表现为:第一,行业现有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存在滞后性,落后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进度,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利用监管漏洞最大限度地攫取私利,如P2P(点对点借贷平台)跑路以及非法集资等现象;第二,互联网金融机构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意识较弱,甚至会对外打包出售用户联系方式等隐私信息,造成用户隐私的泄露。目前在高校时有发生的电信诈骗,最初就来源于不法分子对在校大学生个人信息的获取。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很容易受到诱导和欺骗。

三、高校金融安全风险主要来源

(一)直播行业迅猛发展,催生大学生非理性消费

直播行业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消费的新兴增长点。自2016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明星、网红主播入局直播行业,马太效应也日益明显。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收入来源有限、用户黏性强、消费观不成熟等显著特点,出于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非理性消费心理,在直播电商令人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的围攻下,在带货主播们的诱导话术下纷纷“剁手”。同时,多个平台给予学生不符合其实际还款能力的授信额度、以新还旧的还款模式,让大学生产生可支配收入多、现金流充足的错觉,难以抵制超额消费的冲动,从而购买一些并非刚需的消费品。

与此同时,在带货主播们的激情营销下造成的消费行为,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售后问题。如在低价营销的手段下,部分商家为扩张利润空间,对商品质量无法做出保证,甚至向消费者出售假冒伪劣产品;部分主播并未真正使用带货商品,只是按照商家话术推销商品,夸大商品效用,或对商品的缺陷、适用人群等避而不谈,致使大学生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进行消费;部分主播存在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这些都可能给大学生群体造成程度不同的经济损失。

目前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没有独立稳定的金融活动,绝大多数还是以支付类借贷这一金融服务为主,因而信用风险,即借贷违约风险也就成为大学生金融安全风险的主要构成部分。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总体素养较高但金融素养偏低,存在金融自负和金融麻痹等特点。前者表现为较高的总体素养容易导致其过度的金融自信心,因为具有较高金融素养的人群金融行为却更冒险;后者表现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未实际参与过金融实践,虽有金融知识但对金融活动一窍不通[7],可见大学生个体的金融素养提升成为问题的关键。然而目前高校的导向仍然停留在客观金融素养层面,以课堂教育为主,忽视了消费观价值观引领、金融实践活动落实等主观金融素养的提升环节。

(二)互联网金融服务多样化,学生缺乏系统性认识

2021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场景化消费的合规性、标准性已经成为政府倡导的趋势。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日趋规范的行业监管下,大学生群体可参与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积极适应互联网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改善传统银行管理机制,优化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拓展服務范围。如中国人民银行的“活期宝”、招商银行的“朝朝宝”“月月宝”“季季宝”、民生银行的“如意宝”等。

以电商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如阿里、京东等,通过最初的互联网支付或通讯社交工具,逐渐积累大量的企业和个人用户,并不断衍生出“蚂蚁花呗”“余额宝”“京东白条”“微粒贷”等具有平台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支付平台为基础开展种类丰富的金融服务,收集和分析数据,对不同环节的参与者开展融资服务。

以众筹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主要模式有公益众筹、产品众筹、回报众筹和股权众筹等。目前市场上的主要众筹平台模式以公益众筹为主,且这一类平台与大学生金融安全风险相关性较低,所以不作为本文中讨论的重点。

综上,大学生可参与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有限,其中商业银行门槛高、风险低;电商及互联网信贷平台参与度高,资金成本和风险相对也高,因此后者属于大学生金融安全问题爆发的重灾区。加之当前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复杂,产品更新迭代快,大学生对于绝大多数金融服务产品的计息方式、回报率等条款设计缺乏专业的认知。

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从市场准入开始,就被纳入监管范畴,通过特许经营的模式,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合法化经营的道路,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诸如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数字金融产品在国内尚未出台明确适用的法律条文,这些产品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强大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互联网金融风险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把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高校金融安全教育不足,学生风险意识薄弱

前期调研显示,“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其基础用户庞大、操作便利、融资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成为大学生群体司空见惯的消费模式,一时难以取缔。

以“蚂蚁花呗”为例,假设某次消费行为产生1200元的支出,到期还款时选择以下三种还款方式,分别计算年化利率,示例如表2。

由此可见,常用的消费贷平台的年化利率在15%左右,而银行定期储蓄的年化利率仅在1.35%—1.75%之间浮动,相差近10倍。对于上述基本的财务计算,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清醒理智的认识,往往被互联网消费贷的华丽外衣所蒙蔽,诱发不理性的消费借贷行为。

除了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诱导性强、高年化利率等基础设计认识不足之外,从校园电信诈骗案件逐年递增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在消费环节本身也存在着金融安全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刷单消费、退换货、支付定金等诈骗手段诱骗大学生,近年来更是出现虚拟货币交易类的欺诈手段,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防不胜防,因此必须要从源头上敲响校园金融安全教育的警钟。

四、推进高校金融安全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优化金融安全课程体系,提升学生金融素养

当前高校金融安全教育主要集中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主题多数为防范电信诈骗,形式主要以线上线下讲座、校园横幅和海报宣传为主。这种安全教育模式,学生往往较为被动,宣传效果并不显著。

我国的金融安全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目前仅将金融安全教育系列课程纳入高校选修课范畴。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如财务管理、个人理财、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后期高校应考虑将金融安全教育课程逐步纳入公共必修课范围,提高金融安全教育的普及度,使之在教学内容上更具有科普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教学设计上加入必要的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金融安全相关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金融素养的提升,推动形成高校精品金融安全课程建设。

(二)强化金融安全教育实训,实现校企联动效应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互联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或专家学者参与到高校金融安全教育的关键环节,丰富互联网金融机构行业基础知识体系。以课题组的形式,针对互联网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析,对其产品设计、传播手段、用户分析等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大学生形成对金融产品风险的基本认知。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开展金融安全教育实训,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为重点,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点进行剖析,提高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对容易引发信用风险的环节强化警示教育。大学生消费欲望逐渐攀升,将这一群体彻底摒弃在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之外已不可行,企业应面向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提供精细化、差异化的信用评级服务,向学生普及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影响因子,建立动态的靶向服务,实现市场实际与现实需求的接轨。

(三)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落实应急防范机制

正如五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所述,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大学生消费借贷行为管理的主体责任。从责任立场来看,应化被动应对为主动,除了利用师资力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金融类课程以外,亦可联合商业银行、证券机构等金融机构,证监会、银保监会、央行等监管机构,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开展金融前沿知识系列讲座,或举办金融投资模拟赛事,打破专业壁垒,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金融领域的认知,提高理财意识和风險防范意识。

从现实需求来看,针对大学生既有的资金需求,目前高校向学生提供的主要为生源地和校源地贷款、创业类贷款,以及各类奖助补免政策,基本覆盖了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要,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更高消费的资金需要。高校应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培养其勤俭朴实、励志力行的良好品德。

从风险防范来看,目前披着互联网消费贷外衣的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高校应整合教育资源,用好思政课堂这一主阵地,以案例教育及朋辈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金融风险知识教育。此外,还应坚持贯彻“三全育人”基本方针,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学生消费行为和思想动态,进行网格化管理,细化责任落实,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吴鹤群,成晓越.风险社会视域下“校园贷”问题的生成及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18(1):106-111.

[2] 陆晓蝶,丰霞雯,辛晖.短视频营销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6):102-104.

[3] 魏劲夫,杨金云,陈文文.新时代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简论,2021(21):48-50.

[4] 张艳虹,叶明华.大学生消费结构、风险认知与高校金融安全教育——基于上海三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上海保险,2021(5):27-33.

[5] 林海,琚迎.“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2):95-99.

[6] 檀政.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测度研究——基于参数与半参数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9.

[7]刘勇,谭聪聪,田杰.大学生金融素养悖论:金融瘫痪、金融自负抑或金融麻痹?[J].华北金融,2022(3):29-37.

猜你喜欢
金融素养
青海省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研究
普惠金融下的普惠金融教育和金融素养
金融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对金融现象的解释
金融素养与风险认知对投资选择的实证研究
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
金融素养与风险认知对投资选择的实证研究
基于金融素养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
大学生网贷背景下金融素养教育途径探析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
互联网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