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喉罩全麻通气应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安全性观察

2022-07-13 07:33吴立刚
智慧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喉罩全麻插管

吴立刚

(武威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喉罩全麻通气属于新型通气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喉罩主要以硅胶作为主要材料,属于新型人工气道。使用盲探法将其放置,依照患者的实际年龄和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型号,由麻醉医师合理操作,对手术方式的不同需求予以实施相应措施,保证通气的安全性[1]。在妇产科麻醉中以往常使用气管插管通气治疗,此种通气方式会使患者发生应激反应,为寻找最佳的通气方法,可使产科患者麻醉效果和手术安全性得到保障,将通气应激反应减少到最低[2]。探究对100例妇产科患者实施喉罩全麻通气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为研究实施时间,抽取100例妇产科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各50例。实验组年龄23~39岁,平均(31.25±2.14)岁。参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31.35±2.24)岁。统计分析以上材料,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全部人员和患者均充分了解本组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同意书,保证积极配合研究实施。

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对象均入院后结合其妇科检查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患者均需行外科手术,术中麻醉方式均拟行全凭静脉麻醉;②本次研究对象均获悉本次研究流程且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非首次入妇产科手术患者;②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与神志异常患者;③排除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通气:妇产科患者在术前,需进行常规禁食禁饮。均取乳酸林格液对患者输注。监测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体征变化情况予以评估。麻醉诱导0.05mg/kg咪达唑仑、0.3mg/kg依托咪酯、0.5ug/kg舒芬太尼、以及0.6mg/kg罗库溴铵对患者实施麻醉诱导,采取面罩加压给氧的方式。当患者意识消失后,下颌部位处于松弛状态,在直视下,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中使用微量泵维持麻醉,取丙泊酚、瑞芬太尼作为麻醉药物。设置通气参数:吸呼比为2:1,潮气量控制在8~10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2~14次。术后依照患者的意识、自主呼吸,肌松等情况实施拔管。

实验组行喉罩全麻通气:术前干预与参照组一致,用药种类和剂量同参照组一致。喉罩全麻通气:当患者的下颌保持松弛状态,患者意识消失后,需采取盲探法对患者使用喉罩通气。主要步骤为:将20mL气体注入气囊中,对其气囊通气情况予以观察控制,对手术患者的喉部是否漏气和胸廓起伏情况予以密切关注,对喉罩置入深度进行判断。保证手术患者喉罩通气处于最佳状态,妥善固定喉罩部位。术中麻醉维持方式和通气参数等与参照组保持一致。

1.3 判定指标

对比不良反应、各项指标以及麻醉效果。麻醉效果根据体动、痛感评价:I级患者无体动、痛感,平静接受手术;II级患者出现轻微体动、痛感,不会影响手术实施;III级患者有明显体动、痛感;IV级患者存在明显疼痛。采用Ramsay量表评价镇静效果,分值1~6分,得分越高镇静效果越理想。记录两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组基本资料全部记录在表格中,分别使用函数和公式对其进行分析检验,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以上资料进行检验,计量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经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经卡方检验;如P<0.05,证实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不良反应

将参照组作参考,实验组不良反应为4.0 0%(2/50)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良反应[n(%)]

2.2 比较各项指标、麻醉效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麻醉效果优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比较各项指标、麻醉效果()

表2 比较各项指标、麻醉效果()

2.3 麻醉效果对比

实验组I级高于参照组,II级、III级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3。

表3 麻醉效果[n(%)]

2.4 不良反应率对比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4.0 0%)低于参照组(16.00%),组间对比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率[n(%)]

3 讨论

现今医疗水平逐渐提升,在妇产科手术中,对麻醉效果的要求较高,麻醉医师需接受专业培训,在实施通气前,对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进行核查,需要重视通气质量和效果[3]。全麻通气方法是在不适宜椎管内麻醉的急危重症剖宫产和妇科手术临床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麻醉方法,产科主要是结合镇静和肌松剂、妇科加阿片类镇痛剂等常规全身麻醉药,对患者进行联合麻醉诱导和维持。

喉罩通气全麻在妇产科麻醉中,应选取正确的方式放置喉罩,麻醉医师需充分掌握麻醉方法,熟练操作,使喉罩放置有效、安全。需对喉罩质量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可以正确使用,在此步骤中需重视喉罩的每个部位稳固连接,在检查后重启套囊,使套囊的气密性得到保证,防止发生漏气情况[4]。在充气后,在喉罩背端放置液体石蜡和硅油实施润滑,防止插入障碍。操作人员需采取正确的方式放置喉罩。因喉罩与气管插管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放置时不用对患者气管进行特别评估,对患者气道刺激较小,因此患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5]。对套囊实施充气,需对其充气量进行良好控制,防止因充气过多过少发生漏气情况,在充气后如发生喉罩外移,需调整到恰当位置固定。

喉罩置入标准需要将前端放置到咽喉底部,并让其与食管上段和括约肌前壁紧贴。在放置喉罩中如操作不当会使患者疼痛感增强,增加不适感,长期不调整喉罩位置,会使患者喉头部位发生水肿情况,如症状严重者会导致窒息缺氧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承受不同程度疼痛感[6]。放置喉罩中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评估,术前医患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固定放置部位,放置结束后需对其是否存在漏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其腹部是否存在膨胀情况进行判断,如两种情况均出现,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在麻醉诱导中对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如发生相关问题,需及时实施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气管插管全麻通气方式,对患者喉部造成直接影响。喉罩全麻通气优点为:①保证通气效果:在妇科手术中以往主要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对患者气管刺激大。喉罩全麻通气主要以硅胶材料为主,帮助患者建立人工通道。人工气道的通畅性较好,使手术实施得到保证。②保证麻醉安全性:依照手术管理经验,少数患者极易受麻醉药物影响,还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苏醒期躁动等情况,不良情况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喉罩通气对患者呼吸道刺激性较小,对患者的苏醒需求均能予以满足。③操作具有较优的便捷性:气管插管全麻操作相对复杂,使用喉罩通气麻醉,会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在短时间内建立通畅气道,使麻醉的安全得到保证。

以上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将参照组作为参考,实验组不良反应为4.00%(2/50)较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麻醉效果优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I级高于参照组,II级、III级、IV级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0.05)。可见,在妇产科手术中,麻醉属于重要环节,随着喉罩插管全麻在临床的普及化,对医务人员操作水平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强调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经有效麻醉处理后,确保整个手术顺利开展。在使用喉罩全麻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明确对患者进行告知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做到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增加对麻醉的理解,获取配合度。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对设备、喉罩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全麻通气效果。以往临床应用气管插管全麻,但是该方法对患者气管黏膜组织存在一定的损害,将会引发患者躁动、呛咳等症状,而与之相比,喉罩全麻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咽喉损伤,可进一步促进气管黏膜组织损伤控制。并且近年来,我国喉罩全麻发展显著,在改善麻醉后血液动力学方面也呈现出了更高的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与气管插管相比,借助喉罩有利于确保患者始终处于呼吸道顺畅状态,并且不需要与声带进行直接性接触,能够有效改善气管插管存在的机械性损伤,有利于提升整个麻醉工作的安全性。虽然喉罩全麻通气应用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以下事项: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在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喉罩全麻通气;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注射器对套囊进行充气处理;应做好各项设备的放置安排,提高患者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临床麻醉中使用喉罩全麻通气方式,对患者机体的刺激性减小,控制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证通气质量。

猜你喜欢
喉罩全麻插管
气管插管体位的研究进展*
SLIPA喉罩在不同年龄患者膀胱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美迪斯可弯曲喉罩与Ambu AuraFlex可弯曲喉罩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比较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急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