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2022-07-13 07:33王晓冬
智慧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胰腺炎内科有效率

王晓冬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沂水 276400)

0 引言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消化内科急症,其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同时还可能引起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造成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病因较多,通常由于患者胰管阻塞、内压增高,或者胰腺内血压不足等,各种因素造成患者胰腺内胰酶被激活,导致出现自身组织消化的炎症反应,以及胰腺循环障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等,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全身脏器受损,严重会出现死亡。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不良、饮酒过量等原因造成的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明显上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现阶段,消化内科治疗手段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呈现出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通过对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确定选择研究对象是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给予了消化内科对症治疗,且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所有患者均未存在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消化道出血或出血倾向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对本次研究配合度较低患者。52例患者中包括男38例,女14例;年龄35~72岁,平均(43.5±6.8)岁;致病原因:嗜酒19例,高脂饮食21例,暴饮暴食5例,胆源性7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3例、高血脂24例、糖尿病15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明确患者病因与病型,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出现上腹疼痛进行性加重,并且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具体临床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病症情况,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首先,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禁食水,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度,针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症状,可以采取胃肠减压治疗,持续治疗指导患者各项症状出现缓解直至消除。其次,保证患者在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才可以及进食进水,饮食保持清淡。最后,严密检测患者的血容量指标,根据患者实际针对性给予吸氧治疗,确保患者体内血氧饱和度保持在正常水平。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早给予患者乳果糖、硫酸镁等药物,促进患者肠道蠕动;保护肠道黏膜,如谷氨酰胺制剂;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患者倡导菌群,通过药物催动,加快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则可以尽快恢复饮食,避免患者的肠道衰竭[2]。

(2)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传统抗生素药物治疗,如喹诺酮类药物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采用阶梯性抗生素治疗,并且使用抗生素药物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药敏测试。在抗感染治疗中,必须要严格遵照医嘱,合理控制对患者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量,杜绝抗生素误用、滥用的行为,确保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3)抑制消化液分泌治疗。抑制消化液分泌治疗主要是对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抑制药剂的静脉注射,达到抑制患者胰液、胰酶分泌的效果,药物包括奥美拉唑、乌司他丁以及葡萄糖等药物。药物使用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情况以及医嘱,确定抑制药剂的注射量。同时,根据治疗方案,确保抑制药剂注射次数的合理性,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将注射周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定治疗完成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采用螺旋型鼻肠管鼻饲治疗,及时为患者补充影响,保护患者肠胃健康,促进肠胃功能恢复。

(4)器官支持。在患者病情康复初期,通常会伴随炎性介质释放,降低血容量,出现器官灌注不足,需给予患者一定的器官支持治疗,加快患者病情康复。在患病初期24h之内,给予患者静脉补液,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控制补液速度,老年人适当减慢,防止发生肺水肿。同时,为患者补充血浆、白带白、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对于恶心呕吐患者,给予适当的胃肠减压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并且通过对患者胰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水肿消失,患者进食无不适感觉,经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并且患者胰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水肿明显减轻,患者进食略微有不适感,经检查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优化;无效为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判定患者治疗效果,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温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白细胞(WBC)、白蛋白、血蛋白酶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变化: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上腹肿痛、水肿、出血、恶心呕吐、发热等主要症状积分进行评价记录,各项症状积分范围为0~3分。其中,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不明显或患者有轻微症状感受,2分表示症状较为显著或患者有较严重的症状感受,3分表示症状严重且患者感受痛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的处理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针对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等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并进行t检验。针对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进行卡方检验。根据P值判断数据差异性,如果P>0.05,则表示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52例采用消化内科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治疗结果判定为显效的有37例,显效率为71.15%;治疗有效例数有13例,有效率为25%;治疗无效例数有2例,无效率为3.85%。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对比

观察记录52例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WBC、白蛋白、血蛋白酶等各项指标情况,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对比()

表2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对比()

2.3 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胰腺炎症状积分对比

对5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胰腺炎症状积分进行判定对比,治疗前患者急性上腹肿痛、水肿、出血、恶心呕吐、发热等各种症状积分均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后各种症状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胰腺炎症状积分对比()

表3 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胰腺炎症状积分对比()

3 讨论

综合临床调查发现,急性胰腺炎致病原因通常与患者长期嗜酒、饮食不当、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其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由于社会快节奏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发生较大的变化,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成为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急症[3]。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患者胰管阻塞、内压升高或者胰腺内血液不足等,导致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胰液排除受阻,从而造成急性胰腺炎,并造成患者自身胰酶引起自身组织消化,以及胰腺循环出现障碍,最终对患者的全身脏器造成不良影响。急性胰腺炎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以及上腹疼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并且急性胰腺炎还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治疗,则可能会向腹膜炎进展,严重会引发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急性腹膜炎治疗中,需要做好及时尽早诊断,对症治疗,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手术治疗的方式具有较大的限制,针对存在手术禁忌证或者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往往不适用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治疗方式可能会引发较高的并发症,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因此,现阶段针对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主要以消化内科对症治疗的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胰腺水肿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控制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预后效果。对于病情发展较快、较重的患者,可将其病情分为急性期、感染期、残余感染期进行针对治疗。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全身会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会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处于感染期的患者,由于肠黏膜的损伤及肠道细菌异位,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全身感染的情况;处于残余感染期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患者残腔引流不畅通,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残余感染。在消化内科治疗中,通过对症支持治疗,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将患者的应激反应降到最低,并且采取有效方式加强抗感染治疗,有效避免了手术给患者造成的较大的创伤[4]。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52例采用消化内科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可以发现患者治疗可以达到96.15%的较高的总有效率。这主要是由于消化内科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确保治疗及时性,快速抑制患者病情进展,且患者耐受程度较高,治疗手段有效性发挥良好,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治疗后,各种急性胰腺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于对症支持治疗关注患者个体病情发展情况,能够根据患者实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能够促使患者临床各项治疗快速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减轻各项症状,缓解疾病症状带来的痛苦。

综上所述,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采用消化内科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显著优化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5-6]。

猜你喜欢
胰腺炎内科有效率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很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