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研究

2022-07-13 07:33王琴柯沛雯王春丽
智慧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经皮栓塞肝癌

王琴,柯沛雯,王春丽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 介入室,广东 阳江 529600)

0 引言

肝癌是临床上发病率颇高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癌症中,肝癌的发病率居于第六位,死亡率居于第四位。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尤其是随着人们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肝癌的临床发病率已经呈现出递增的发展趋势。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对较差,不仅有较高的致残率还有较高的死亡率,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此种治疗方式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控制肝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同时还有可能为患者争取二次手术的机会[1-3]。但是,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系列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且对肝储备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要予以积极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肝功能。本研究将在我院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100例肝癌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深入分析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开展研究的时间是2018年9月-2020年10月,将该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肝癌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在我院接受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用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原则进行分组,分组时保持两组中的样本数量一致,均是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4~84岁,平均(62.74±2.56)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5~82岁,平均(62.53±2.28)岁。通过对比基础性资料,结果提示P>0.05,说明是无显著性差异的,具有临床对照研究可比性。此次研究符合医学研究的伦理道德要求。

纳入标准:①研究中纳入的所有患者均具备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指征;②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完善,且患者的诊疗信息完整;③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且患者在参与研究之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意识或沟通障碍;②患有心、脑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配合度和依从性非常差,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完善对患者的各项检查,注意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术后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换药、包扎、预防感染,并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①健康教育:先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视频宣教、一对一讲解等形式,向患者详细地介绍关于疾病、治疗和护理的相关常识,让患者从科学的角度认知和对待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心理护理:对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负性情绪,以及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并了解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疏导患者情绪。在护理的过程中,多使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③预防并发症护理:保障病房内空气畅通,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若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则及时予以判断,防治消化道出血。术后对穿刺部位的情况进行观察,翻身或咳嗽时避免压迫穿刺部位,预防穿刺点血肿。定时按摩患者的双下肢,定时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3 评价指标

1.3.1 观察指标

①对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准确统计,本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类型主要有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穿刺点血肿,对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准确统计,计算两组的发生率,并将最终两组的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②对两组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准确记录,并将两组的时间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3.2 评价标准

①评价项目是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评价此项指标时使用的工具是视觉模拟量表[4],量表的英文简称是VAS,VAS的评分范围是0~10分,如果得分接近于10分,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如果得分越接近0分,则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②评价项目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在评估满意度时以满意度调查问卷[5]作为评价的工具,问卷中的内容有10项,如果患者认可其中的8~10项则归为满意的范畴,如果认可其中4~7项,则归为较满意的范畴,否则将归为不满意的范畴,计算对比护理满意度;③评价项目是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评价时间是护理前和护理后两个时间点,使用焦虑自评量表[6](英文简称是SAS)进行评价,得分在50分以下表示患者并无焦虑,得分越高,说明其焦虑的程度越严重;④评价项目是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评价抑郁情绪的时间点是护理前和护理后,评价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7](英文简称是SDS)作为评估方式,如果得分在53分以上,则说明其出现了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分析和处理本次研究数据时使用的软件均是SPSS 25.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用t进行检验,卡方用于检验计数指标,计数指标的表示方法是例数/百分率,如果最终的统计值P<0.05,则说明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

2 结果

2.1 并发症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2.0%,而观察组仅为6.0%,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并发症[n(%)]

2.2 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卧床与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

表2 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

2.3 疼痛程度的组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更低,说明疼痛程度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比较VAS评分()

表3 比较VAS评分()

2.4 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是96.0%,对照组是8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满意度[n(%)]

2.5 焦虑程度改善情况的对比

护理前比较焦虑评分的结果是(P>0.05);护理后和护理前相比,两组的焦虑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并且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

表5 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

2.6 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在护理前对患者的抑郁程度实施评估,评估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是无显著性差异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患者的抑郁情绪均有好转,而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抑郁评分的组间和组内比较

3 讨论

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虽然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8-9]。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虽然在临床上有广泛的运用,但常规护理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受限。综合护理是一种整体性和综合性相对较强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本研究结果提示,经综合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6.0%,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更轻,疼痛评分为(3.28±0.14)分,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可达到96.0%,充分体现了综合护理的优势。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系统地了解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肝癌,让患者从科学的角度获得正确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开展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了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10-11]。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运用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可获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经皮栓塞肝癌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不同年龄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