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

2022-07-14 09:43蒋飞云刘梦婷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中国故事有效路径

蒋飞云 刘梦婷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职思政课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引导力和生命力,增强教学实效,促进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新时代中国故事素材的丰富性、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学生的可接受性促成了高职思政课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在高职思政课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为教师提供实际指导。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中国故事; 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2)03-0065-05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2013年、2018年和2021年的公开讲话中强调“中国故事”,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宣传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宣传工作,高职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更应该推进中国故事的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生在当代中国最鲜活的中国故事,也是与当代青年距离最近的中国故事。高职思政教师要自觉在课堂上结合教材知识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高职思政课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新时代中国故事”指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埋头苦干、不懈奋斗、不畏困苦、勇毅前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故事。新时代中国故事是当代思政课最鲜活的教科书。在高职思政课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

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具体表现为高职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1]。但由于高职思政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理论性、严肃性强,加之高职院校本身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心,所以思政课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倾向于采用较为单一的授课方式,最终造成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不足,学生不爱听、不愿听,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尊重课程标准,考虑课程内容需要的前提下,高职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通过新时代中国故事所传递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情感,增强科学理论知识的感染力,提高高职思政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愿意接触和亲近思政课及思政教师,实现学生从“低头”到“抬头”的重要转变。

(二)有利于提升高职思政课的引导力

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对规则、概念、理论的看法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不把教师看作是权威者,对教师的直接说教存在反感与抵触情绪,更愿意听从和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高职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能够巧妙化解学生的“自身免疫效应”[2]。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理論讲授者和价值灌输者,不再把理论和价值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或通过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呈现新时代中国故事,让学生成为故事的倾听者,使学生自己从故事中把握科学知识和正确价值取向,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正确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自觉性,实现学生从“抬头”到“点头”的关键转变。

(三)有利于增强高职思政课的生命力

思政课的生命力来源于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新时代中国故事是新时代中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具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具有最鲜活的色彩,不仅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的国情,还能够反映出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所具有的新时代品格和精神。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目标,将高职思政课的教材内容与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鲜活案例结合起来,从而赋予教材内容最新鲜的血液。此外,高职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促进思政课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够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高职思政课在教师与学生你来我往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中实现发展,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二、高职思政课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可行性

(一)素材的丰富性

素材的丰富性即新时代中国有故事可讲。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的故事包括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向全面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前进的故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国梦戮力同心的故事,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故事[3]。这些不同类型的“大故事 ”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小故事”,为高职思政课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新时代中国故事是“正在进行时”,中国共产党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更多的中国故事。

(二)内容的契合性

内容的契合性是指高职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和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内容是能够实现较好甚至完美结合的。素材的丰富性是二者内容契合性的重要保障。正是因为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精彩多样,才能够根据高职思政课的具体课程目标从丰富的素材库中选择和匹配最合适的故事进行讲述,避免生硬、不自然的情况出现。如,在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时,可以选择在抗疫防疫期间,中国迅速建成传染病专门医院和方舱医院的故事,14亿中国人民听从党和政府指挥自觉居家隔离为有效阻断疫情在中国传播提供可能性的故事等,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进行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讲述,学生又在倾听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同时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学生的可接受性

学生的可接受性是指高职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述的新时代中国故事。这里的“懂”不仅包括普遍意义上的听懂故事内容,更加强调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故事内容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及其所传递的价值取向。当高职思政教师采用“议题探究式”进行授课时,这就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尤其是逻辑推理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高职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获得了极大发展,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4]。高职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他们有能力听“懂”新时代中国故事。

三、高职思政课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

(一)挖掘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理论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要防止故事与理论相脱离的问题,要故事中有学理,用故事来表达学理。教师在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高职思政教师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向学生解释清楚,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向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反腐的故事,除了讲述具体故事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向学生解释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反腐,注重党内净化,持续完善和加强队伍建设,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自身不足,是促进我国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2. 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5]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在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高职思政教师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向学生解释清楚,有利于夯实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向学生讲述外交部部长王毅公开批驳“中国崩溃论”的中国外交故事时,除了讲述故事本身,还需要引导学生懂得外交部的底气来自于新时代中国的强盛国力,而中国国力的提升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体现。高职思政教师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自身的发展开辟道路,实现不断创新。

3.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高职思政教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优势的原因向学生解释清楚,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向学生讲述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与其他国家分享疫苗研制成果从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誉的故事时,除了讲述故事本身,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中国崇尚和平、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也是中国文化的优势之一。

(二)创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呈现方式

1. 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火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高职思政课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新时代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除了传统的语言表达呈现新时代中国故事之外,还可以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甚至是VR技术呈现故事内容,实施沉浸式和体验式讲述。例如,高职思政教师仅仅凭借语言讲述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健儿克服伤痛为国争光的故事会略显苍白,可以播放运动员赛前纪录片、比赛时的相关片段,通过鲜活的画面、动人的音效,营造浓厚的氛围和更具真情、更具感染力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 邀请故事亲历者走进课堂

故事亲历者走进课堂为学生亲口讲述他们自身所经历的新时代中国故事,与高职思政教师共上“一堂课”。故事亲历者的身份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做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模范,也可以是被救助者或受益者。邀请故事亲历者亲口讲述故事,不仅能够增强故事的可信度,提高故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而且能够让学生与故事亲历者实现实时有效互动融合,使学生在充分的沟通对话中进一步感知、认同理论,提高思想道德境界。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手艺人走进课堂,让他们为学生讲述自己学习、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故事,使学生在面对面的讲述中受到感染,进一步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3. 开展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本质是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流动课堂,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的走访,增强对故事的代入感,将行动与意识统一,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感受到活生生的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发生,对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有更深的体验和认同感。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村委会或居委会的相关岗位进行实践,或者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相关故事,把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我国的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的民主,增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三)优化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

1. 说“中国话”

“中国话”即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土语言。高职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既要凸显中国特色,增强学生对故事的归属感和亲切感,让学生明白新时代中国故事归根结底是中国的故事,而不是其他国家的故事;又要充分运用中国本土学术话语,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强化价值导向作用。例如,在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的光芒和改造现实的力量”这一知识点时,高职思政教师向学生讲述新时代中国高举科学社会主义旗帜,在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等故事,可以把“两个核心”“四个伟大”“四个自信”等中国的政治话语融入故事讲述中。“中国话”增强了故事的中国特色和理论厚度,让高职思政教师讲述故事的语言表达得更全面、更有深度,也更有力量,进一步彰显故事中蕴含的中国情怀和中国精神,强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2. 说“通俗话”

“通俗话”即接地气的通俗语言。高职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喜爱程度,有效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科学知识和正确价值取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高职思政课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是在讲故事,要把晦涩抽象的理论说教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向学生讲述当代青少年热心为疫区人民捐款捐物、不少青年学子投笔从戎矢志报国等相关故事时,可以用“拔节孕穗期”形容青少年所处的成长阶段,用“系好扣子”形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把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比作“钙”,把缺乏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青少年比作得了“软骨病”者。“通俗话”能够增加话语表达的生气和活力,增强故事内容的生动性和画面感,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故事内容以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点和价值观实实在在向学生输出。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众话不等于完全的大白话,高职思政教师在做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的同时,追求向生活回归的语言表达。

3. 说“流行话”

“流行话”即具有时代特色的流行语言。新时代中国故事不是中国发生在过去的故事,更不是其他国家的故事。高职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时,既要立足中国国情,讲“中国话”,又要结合时代特征,讲“流行话”。例如,高职思政教师向学生讲述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故事时,可以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都是逐梦人”等话语融入到故事的语言表达中;高职思政教师向学生讲述我国成功研发出新冠疫苗的曲折故事时,可以将“厉害了我的国”“为阿中打call”等等语言融入到故事的语言表达中。“流行话”结合能够使话语表达更透彻、更有力量,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消弭师生之间的“代沟”,拆掉学生与思政课之间的“屏障”,增强新时代中国故事对于学生的可接受性和理解性。

四、结语

在高职思政课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思政教师,不仅要对所教知识有准确深入的把握,而且要对国内外大小事保持极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在高職思政课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正是高职思政教师专业性和敏感性相统一的重要体现。高职思政教师要注重挖掘新时代中国故事蕴含的理论价值,创新新时代中国故事呈现方式,优化新时代中国故事话语表达,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余守萍. 话语创新增强思想政治课亲和力[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09):4-7.

[2] 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0.

[3] 本书编写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89.

[4]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5.

[5]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17:209.

[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N]. 人民日报,2017-02-13(07).

猜你喜欢
高职思政课中国故事有效路径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政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探讨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