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桥面铺装中SMA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

2022-07-14 07:03林昌顺
交通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喷砂摊铺机桥面

林昌顺

(贵阳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0 引言

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对于路面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车辆大型化、超载等现象使得道路桥梁工程面临较大的运输压力。沥青路面承受着严峻的考验,普通沥青路面难以满足大规模车流量的需求。而SMA沥青玛蹄脂系列作为德国常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近年来,在我国也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由于SMA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较佳,能够减少养护工作量。因此,将其应用于钢桥面铺装工程中,能够保障路面质量。本文通过对实例工程中的SMA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

1 钢桥面铺装工程概况

1.1 项目介绍

某桥梁整体长度在700km,桥面宽度22.5m,双向6 车道。本项目铺装段为K3+830—K4+720,钢桥面铺装厚度75mm,结构组合为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体系+35mm浇筑式沥青混凝土GA-10+40mm高弹SMA-13。

1.2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关乎钢桥面铺装施工质量,对于该工程具有决定性作用。该钢桥位置处于贵阳市,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气温最高在33.7℃,最低在4.8℃。年降水量在1 049mm,湿度达到80%,年降水量相对充沛。

2 铺装与沥青混凝土材料技术指标要求

2.1 钢桥面铺装结构

该钢桥面按照厚度75mm 的设计要求铺装,结构层主要分为树脂防水体系+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首先对树脂防水体系(甲基丙烯酸)进行施工,在防水体系施工过程中,防水黏结层按照相关规范中规定的比例使用防腐漆、树脂黏结剂等;钢板使用喷砂除锈,保证清洁度达到Sa2.5。然后下层利用沥青混凝土浇筑,厚度设置为35mm;最后铺装上面层,使用SMA 高弹改性沥青进行施工,厚度在40mm;在下面层与上面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黏结层,黏结层部分必须使用改性乳化沥青。

2.2 施工材料与技术指标要求

根据工程设计标准,本次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如表1所示。

2.3 防水黏结层技术指标

在SMA 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水是一项关键环节。本项目中,钢箱梁桥面喷砂除锈清洁度要求达到Sa2.5 级、粗糙度达到50~100μm 后,经工序验收合格后设置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体系。防水体系施工工序为:丙烯酸防腐底漆、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丙烯酸树脂胶黏剂。其中丙烯酸防腐底漆和丙烯酸树脂胶黏剂采用人工滚涂施工,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层分两层进行喷涂。工程使用的材料,根据工程设计文件需要,胶结料选择聚合物改性沥青、SMA高弹改性沥青,其软化点、延度、针入度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集料与矿粉则应保证其密度、颗粒级配、吸水率等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混合料级配与性能,应保证满足施工和易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等要求。浇筑式聚合物SMA 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流动性应符合相应要求,浇筑沥青材料的稠度,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3 具体施工技术分析

实例工程钢桥铺装结构采用的是SMA-13 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结合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和树脂防水黏结体系。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分为多个部分,需要保证所有施工材料均要在进场前进行质量检验。桥面工程铺装过程要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进行施工。工程先做好喷砂除锈准备,之后采用防腐涂装结合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后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验收。最后采用SMA 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对桥面进行施工,确保符合相关技术规定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1 施工安排

应根据施工安排表安排试验段的施工工作:其中喷砂除锈工期为3d;树脂防水结构工期为2d;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工期为1d;SMA 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期为1d。这里制定的工期时间表并不能完全保证时间固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遇到雨水天气还需要将施工时间向后顺延。

3.2 施工准备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在人员和设备配置方面,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需要选择的设备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施工设备及费用清单

人力资源配置,考虑到工程质量,在保证施工工期要求的基础上,组织机构设置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置

3.3 施工过程

(1)喷砂除锈施工对钢桥面采取喷砂除锈操作,使用打磨工具对桥面进行处理。对于桥面喷砂除锈操作,应保证桥面不存在多余的污渍,能够在施工前对整体设计的标高与平整度进行验收,保证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抛丸机沿着桥面行车方向进行打磨,之后使用防腐底漆在桥面上进行涂抹。涂抹过程中,保证均匀性,等待表层干燥前,严禁与其接触。施工需规避雨雪天气,施工前要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检测,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喷砂质量应符合检测标准Sa2.5 的要求。钢桥面在施工除锈后,开始进行防水体系施工。施工时,需要在钢桥面喷涂甲基丙烯酸膜,采用分层施工的方式,保证干膜厚度在2mm 左右,每层涂完等待1h,等待胶黏剂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SMA沥青混凝土浇筑

防水黏结体系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摊铺速度以及混合料厚度。施工中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对混合料温度进行把控,并处理好边界等环节。由于本次施工为全机械作业,能够保证整个铺装过程得到合理控制。在确定行走基面的同时,对桥面整体平整度进行把控,因此整体施工对于基面平整度有较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需防止混合料侧向流动。本次采用钢制模板作为挡板,对工程施工过程加以把控。混合料搅拌过程中的集料温度应保持在300℃左右,混合料搅拌后出料温度按照240℃进行控制。由于混合料中含有大量的矿粉,需保证混合料得到充分搅拌,按照搅拌时间对混合料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3)SMA沥青混凝土拌和

为了保证SMA 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加热温度以及出厂温度,使其质量能够保持在可控范围内,需要使用检测专用温度计对出厂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检测;温度检测应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避免温度计探头插入位置不当,影响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出厂温度决定了碾压温度,因此决定着施工质量。拌和楼控制室应盘点好拌和使用的各种材料,掌控好用量的同时,需定期对拌和楼的温度进行温度校验。拌和时间应根据试拌时间来确定,确保沥青混合料搅拌均匀。外掺剂颗粒状木质纤维加入搅拌仓后,需对矿料进行10s 的干拌,确保能够与干料充分拌和均匀,再加入高弹改性沥青进行搅拌。需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当发现混合料出现离析、冒青烟等现象,证明存在质量问题,此时应作废料处理并制备新的材料。拌和楼应确保每天上、下午都能取样做一次试验,保证拌和材料的性质稳定[1]。

(4)沥青混合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经过拌和后,需采用运输车进行运输。至少需要20 辆专用运输车辆才能保证桥面施工的连续性。运输车辆的车轮在入场前要清洗干净,防止泥土杂物掉落在铺装范围内。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保温材料覆盖在材料运输车上,为其保温。运输车辆运输在摊铺机前方,不得急刹车。禁止将大量混合料撒在桥面钢板上;运输车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进场,不得在桥面掉头,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km/h;运输车辆从装入混合料到摊铺过程,期间等待的时间不得超出1.5h。

(5)摊铺作业

摊铺过程中,应按照阶梯状的方式进行分层摊铺,防止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本次工程需要使用两台摊铺机,每台宽度为6m,采取人工与机械同时作业的方式进行摊铺。边缘位置采用人工方式处理,保证摊铺质量。开始摊铺前,需将熨平板垫高至摊铺表面高程位置。启动设备进行预热,摊铺机采用传感器感应两端的熨平板标高,在传感器位置调整好后,将其架设在平衡梁上;汽车卸料过程中,应靠近摊铺机。摊铺机与装料车同时前进,保证作业的连续性。摊铺机带有夯刀和熨平板,振动时能够保证混合料不会附着于熨平板上,保证混合料摊铺的初始密度。振动器开动不宜过大,过大的振动量会引发设备故障。通常保持在4级左右即可,确保达到规定密实度,沥青表面不松散即可;摊铺机摊铺速度需根据拌和量确定,同时保证设备与前方作业相匹配,因此要保持匀速前进,不宜过快。通常将速度控制在2~5m/min,摊铺机某一位置滞留时间过长,会导致局部平整度受到影响。SMA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产量通常只有普通沥青料的60%~80%,行驶速度更要科学把控,才能保证整体施工面的完整性[2]。

(6)碾压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桥梁路面的稳定性。选择双钢轮压路机采取追随式碾压,确保摊铺机匀速前进,能够均匀地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初始阶段碾压温度应保证在160℃左右;碾压两次后,采取交错式碾压,保证压实度;复压要重复4~6 遍以上才能保证达到密实度要求,避免温度过低难以消除复压痕迹;复压后进行终压,终压使用光轮压路机对路面施工痕迹进行处理,保证路面光滑平整[3]。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交通量升级,对于路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路桥质量符合交通量的需求,保证使用寿命和施工质量,需要基于合理的施工技术,因此,需对SMA 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喷砂摊铺机桥面
喷砂工艺对铝合金薄壁件表面状态和结合力的影响
面向扫砂工艺的钢板表面喷砂处理特性试验
面向大型构件的龙门式喷砂机器人系统
浅谈简支梁桥桥面连续缝的做法
钢桥面铺装技术现状与发展
一种滑套喷砂器的研制
桥面与桥墩
SRP90S多功能伸缩摊铺机
我国压路机、摊铺机市场近况简报
阿特拉斯·科普柯推出F3030C履带式摊铺机